
盧甫圣 《濠梁》240×100cm 設色水墨
東方盧甫圣——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一定是下一個市場亮點,具有意想不到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他猶如茫茫藝術海洋的藍鯨,沉默神秘!即將掀起中國當代藝術的巨浪,震撼每一個人的心靈。
嘉德14秋拍·中國當代書畫專場于11月22日晚舉槌,推出了約130件當代佳作,成交率84%,總成交額8017萬元。盧甫圣《濠梁》240×100cm 成交價368萬。
繪畫、書法、詩文、出版、教育,盧甫圣的才能全面到讓人不知該從何處開始羨慕才好。“這些領域對我而言好象是從一根繩子中分出來的多根細的繩子,它們齊頭并進或雜亂并行。”他的繪畫以山水和人物 為主要創作對象,仔細看來,他筆下的人物像山水,山水又像人物。他說:“在我的畫面中,它們‘是什么’并不重要,它們是‘什么樣’才是我最希望展現的。
盧甫圣,亦輔圣。著名藝術家、美術史論家、出版人、文化策劃者。浙江東陽人,現居上海。198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上海朵云軒董事長,同時兼任《書法》、《朵云》、《藝術當代》、《公共藝術》等刊物主編。中國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等校博士生導師,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他擅書畫,工詩詞,兼治美學理論。他的作品參加過多次國際級重要聯展和個展,并被國內外多家藝術博物館收藏。著有《天人論》、《書法生態論》、《中國文人畫通鑒》、《中國畫的世紀之門》、《中國文人畫史》等專著,主編了《中國書畫全書》、《中國畫名家技法圖譜》、《中國繪畫研究叢書》、《海上繪畫全集》、《中國書法史譯》、《現代設計大系》等大型書籍,主持了董其昌、四王、趙孟頫、海派藝術、二十世紀山水畫等國際學術研討會。
爬也要爬出來
黃賓虹一句“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已成為眾多藝術家熟之又熟的繪畫標語,指的是先深入傳統,然后再超越傳統,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對于我來說,我很早就聽到了這些話,也很早就有意愿去這樣做,但這其實并不容易。我對傳統只在其中很少一部分有所深入,某種程度上只能說是淺嘗輒止,有可能是進去一部分,又要忙著想如何出來,所以在很長時間內我是在這種矛盾和糾葛中逐步走過來的。”
盧甫圣的繪畫深入傳統,可謂橫跨宋元,直擊唐以前。深入傳統本身就很難,因為進入傳統,就意味著要改造自己,從一個無知無畏的自然人,進入專業語境,把前人多少年來形成的專業氛圍變成畫者自覺自愿的行為,往往到了那個境界,就非常難以再出來了。
然而,進去以后再出來,卻比進去本身還要困難,盧甫圣進入傳統如此深,怎樣走出來則成為其另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點。“有個成語叫邯鄲學步,走出來的過程就像那種感覺,很可能會連原來的路都不會走,只能爬了。但只要過了爬的過程,又會看到新的希望,然后再梳理出一種新的可能,慢慢的信心也會重新起來。”
“什么樣”比“是什么”重要
在中國畫里,山水、人物、花鳥,往往是截然分開的,大家習慣上把它們題材的區分作為對藝術形態的區分,并且作為一種身份的標志。盧甫圣一直在探索如何用一種方式將不同題材的事物融會貫通起來,“我想探索一種新的可能,這種可能能夠打破這種界線,完全是自由的。也就是說所謂的題材只是一種載體,具有真正表現的繪畫本體自身是可以無處不在的。”
盧甫圣通過對傳統的變革,逐漸形成了一種人物像山水,山水像人物的風格面貌,即在畫山水的同時不僅僅畫山水,畫人物的同時也不僅僅畫人物。“是人物還是山水的題材本身已經不重要了,它只是畫面造型的一個最初級的依據。所以畫山水的時候,也許有人會從我的山水里看到人的成分,在畫那些大頭大臉的人物時,也可以看到山水的成分。這點也是我沖破原先傳統禁錮的一種方式,在我的畫面中,它們‘是什么’并不重要,它們是‘什么樣’才是我最希望展現的。”
名家評述
劉大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盧甫圣先生是一位有思考,立足傳統,又在現代藝術的基礎上作出突出成就的非常獨特的藝術家。他是畫家、理論家、思想家,也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藝術出版家,是修養很全面的當代的中國藝術大才。從他的作品里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國的文化精神,這種氣質里面,又不完全是傳統的、程式化的技巧,而是對中國的繪畫優秀傳統進行了非常深入細致全面的研究吸收,然后又用自己的繪畫語言把它釋放出來。他藝術中現代構成意識,色彩處理手段、裝飾風格,甚至很多畫面把中國的篆刻、書法,大量地融匯到他的作品里。雖然是幾條線、幾塊顏色,但單純中追求著豐富,簡練當中追求博大。他的藝術正是中國當代的文化精神。
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
盧甫圣先生是我們當代美術學界一位十分獨特的學者型藝術家,又是一位藝術家學者。在他身上集中了作為當代知識分子、當代文化人的優秀品質。那就是對于學術真理的嚴肅追求,對于藝術理想的真誠實踐。他在藝術史論方面的著述,成果十分豐厚。可以說是為我們整個當代中國美術的治學建設做出了貢獻。但與此同時,他雙管齊下,在中國畫的探索和研究上又長期自立。正是因為他有高度的文化學養,對于中國文化,特別是美術文化的歷史發展具有洞徹性的見解,尤其對于中國畫的歷代傳承和當代使命有長期的研究和思考。所以這些學養成為他繪畫實踐的有力支撐。他也像在治學上為自己提出高遠理想一樣,在繪畫上走獨特的道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在他下筆之際,我想他是進入一個純碎的精神境界。他的創作心境是一個獨立、自我而豐足的世界。沉浸在這個世界里,他的下筆便有不同的形象,便有不同的筆墨情緒,更有不同于古,不同于他人的藝術意境。
觀眾語: 進入盧甫圣的藝術世界,就好比探尋一個 “隱于市 ”的 “大隱 ”,入世與離世并存。他的入世,是試圖去貼近當代人的視覺經驗和審美感受,他的離世,則是試圖保持并傳達一種當下浮躁的社會現實所稀缺的生存狀態與精神生活。“隱 ”是一種自處方式與處世態度,是用出世的心態作入世的事業。走進他的畫,觀他畫,讀他的心,悟他的世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