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現場
相較于去年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無論是拍品件數或是主題劃分來看,今年可謂是規模空前。拍品數量上漲30%,多達81件。其中日韓藝術家的拍品所占據的比例也有大幅度的上升。往年趙無極、朱德群打頭陣的上拍順序,則由來自新加坡藝術家鐘泗賓、陳文希取而代之。

常玉的《盆中牡丹》以5216萬港元成交
夜場拍賣成績歷史上第二高
拍后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國際董事張丁元表示“本次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是我們迄今覆蓋東南亞及北亞地區的跨地域亞洲藝術作品拍場中表現最強勁的場次之一。來自亞洲前衛藝術運動的日本具體美術協會和韓國藝術家的作品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東南亞藝術作品自三年前并入夜場拍賣以來表現愈加卓越,并已經跨出地域界限而贏得了更廣泛的關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大師如常玉的作品仍然備受追捧。亞洲藝術作品繼續在來自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們中引起共鳴,年輕一代的藏家對藝術的興趣也愈加濃厚-—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到備受鼓舞。”全場總成交額達6億3500萬港幣,成交率為89%,取得夜場拍賣歷史上的第二高。其中11位藝術家刷新其個人成交記錄——四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四位來自東南亞藝術家、兩位來自中國的藝術家以及一位來自韓國的藝術家。

曾梵志創作于1998年的《面具系列》以2588萬港元成交
異常冷靜的出手
全場拔得頭籌的作品來自于常玉首次上拍的作品《盆中牡丹》,最終以5612萬港幣成交。雖然本場并沒有出現去年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過億港幣的成交作品,但全場僅有兩件拍品以低于百萬港幣的成績成交。與往年相比,曾經無數次激活拍場亮點的內地明星藝術家的拍品,在今夜到達最低估價臨界點時,卻多次顯得力不從心。本場兩件曾梵志的作品,分別以最低估價成交,其中1998年創作的《面具系列》,僅有來自兩個電話委托方的競拍,最終以2588萬港幣成交。張曉剛的封面作品《灰色背景的肖像》以低于估價值落槌,最終以1744萬港幣成交。另一件早期的作品《夢游仙境》遺憾流拍。劉野的《誰怕L夫人》也表現的異常艱辛,最終以低于最低估價落槌。在拍后的采訪中,張丁元在回答記者對于拍品以低估價成交時表示,當作品預估值與市場反應存在一定的落差時,則會對部分價格適時的做一些必要的調整。在現場的資深市場專家伍勁則表示:“目前的藝術市場已經變得非常苛刻,很冷靜。對于85,后89時期的作品,除非是特別經典的和沒有交易記錄的作品,不然市場是不會輕易給予一個高價。本場上千萬的作品交易也是很罕見的,這部分客人主要以美術館級的藏家為主。如果是往年頻繁交易的作品,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績是非常困難的。”

張曉剛的《灰色背景的肖像》以1744萬港元成交
表現依舊堅挺的它們
劉煒本場表現依然堅挺,其革命家庭系列的代表作之一《無題》,在多次競價之后,最終以遠超估價的1504萬港幣成交,由電話委托席李丹青手中連線的買家成功競得。劉小東的《兒子》則是由場內藏家余德耀以低于預估價輕松競得。另一件來自張洹曾經上拍過的作品《家譜》以高出最低估價值近四倍496萬港幣成交,并創下了藝術家個人拍場最高成交記錄。賈藹力2米多寬的大尺寸作品《不混合》同樣表現亮眼,場內場外買家競拍數輪后,場內藏家朱彤手中的電話遺憾止住,由場內9933號牌女士以成交價868萬港幣競得。來自龍美術館的電話委托號牌8865,成功競得白南準的錄像裝置作品《馬素·麥克魯漢》、以2364萬港幣刷新白發一雄拍場記錄的作品《海炎》以及日本“具體畫派”另一位重要成員田中墩子的兩件作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