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郁郁生靈·周巍雕塑》2014.11.21華藝廊出版
鴨舌帽、夾克衫、脖子上還系了一條小花圍巾,一副與三湘后生全然不同的地下交通員模樣,打扮有一點點刻意,這小帥哥,就是7年前湘南小子周巍給我的第一印象。
自高校擴招以來,作為精英教育的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從歷史上的每一屆招收10名學生,發展至每年招收6、70名新生,這對當時的教學管理者而言,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就是這么龐大的數字,對于全國成千上萬立志學習雕塑的青年人而言,要考上廣美雕塑系,僧多粥少,依然是可望不可及。雕塑系這塊金字招牌,得益于老一輩雕塑大家打下的堅實基礎,也得益于改革開放后幾代雕塑人的努力和奉獻。因了這顯赫的聲名,也因了外省人的千、萬中取一,為求穩妥,這小子選擇了曲線救國——報考了相對容易上線的國畫系,入學后第二年,學院有轉系的政策,他立馬抓住了這一契機……。
對于年輕人,學習環境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道路。什么老師的指導,與什么同學的交往,藝術思想、觀念的形成,甚至學習的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影響等等。當年周巍為轉入雕塑系,第一次出現在我辦公室門口的時候,他做人的機敏和成熟,就已讓我刮目相看了。及至日后師生之間的交往多了,他待人的真誠、熱情和他做事的主動、積極,還有性格的細致和周到,慢慢地,我開始欣賞他的能力和信任他的人品,并不時委以“重任”,或曰給予機會——參與一些接待專家的任務、出席一些學術性的活動等等,這對于一位尚未入道的青年學生來說,比一般同學就更早有機會和眾多名家近距離接觸,且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考的空間。
和他熟悉后,周巍告訴我,年少時,他曾是一位不思進取和淘氣犯渾的臭小子,家人都奈何不了他,在社會上渾渾噩噩混了幾年,終于一次頓悟,浪子回頭,使他斷然與過去訣別,洗心革面,成為一位積極向上的青年人。這聽起來似有點天方夜譚,但就他為人的機敏成熟到他學習時的投入專注,我不得不承認,一個從學校到學校的青年,和一個像他一樣的后生,內在的差異是必然的。當小小的年紀就切身體驗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甚至朱門酒肉臭之時,心路歷程是如何起伏而最終又歸于坦然和淡定,這是前者所無機緣面對的。這些別樣的體驗,促使他對生活有比同齡人更深層次的認識。有了這樣的歷練,在日后的創作活動中,卻成了他取之不盡的源泉和礦藏,此乃后話。在雕塑系接受教育的4個年頭里,轉學的他,勤學苦練,迎頭趕上。
周巍的畢業作品令他名聲大噪,點贊的人很多,我不必在此贅述,只記得成名作《周小鬼》的初稿孕育和誕生于我主持的《中國傳統雕塑》系列課程,是一個倒掛金鐘式的雜耍小鬼。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似欲將中國傳統小鬼進行到底。上超寫實課:一個植毛的仿真人小鬼;到醫院矯牙:又誕生了一個矯牙的小鬼;同學紋身了,小鬼也開始紋身……一切來源于自己熟悉的、有情感有意味的生活,而且,相信還有大量的生活畫面在他的腦海里積累,當腦瓜一激靈,林林總總,就演變出各種豐富多變的“小鬼”。因為作品“周小鬼”的名氣和影響,周巍已不自覺的易名為“周小鬼”了。但這一次的展覽,大家看到的,將不僅僅是小鬼在當家,今日由“周小鬼”所派生出來的,是更多充滿郁郁生機的生靈,這些生靈似馬非馬,似羊非羊,但可及萬類,以至無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靈動、活潑、調皮、機敏、恣意;既有古代《山海經》中神獸的跡象,又有未來世界怪獸的特質。這些生靈的誕生,使這個周姓大家庭,更加充滿活力,將為這湘南小子拓展著無限的未來……。
2年前,周巍成功的結束畢業展覽,又開始馬不停蹄的為下來做著周密的籌劃和準備。他目標純正而不旁顧,看準一個方向而勇往直前。“我現在做鬼都沒有時間了!”這是雕塑系老師們曾盛傳他的“名言”。一位本科畢業生,作品能夠如此叫座,得到眾多觀眾追捧,才華、勤奮、執著和機緣等方面自不待言,但這份閃光的戰績,還有賴于他湘人的血性、獨特的秉性和浪子回頭的特性。
去年60周年校慶,筆者為廣美雕塑系寫了《雕塑百言》,現在此轉贈周巍,愿出身于雕塑系的周巍,勿忘往昔,以實際行動,踐行《雕塑百言》,我愿與他共勉。
腳踏實地, 銜枚疾走, 拓展未來, 秉承傳統 打造經典 飲譽內外 風水寶地 助我前邁 歲月無痕 冰心一片 物換星移 幾多英才。銅鑄精神 鋼煅體魄 敏行訥言 行器問道 內外兼修 古今求索 豪氣達觀 我等推崇 甲子一輪 弟子八百 師生同慶 好酒共酌。
湘南小子周巍,一個發奮的血性男兒,一個富有創造力的精靈。
文/吳雅琳
2014、10、29
丹心生萬象 青銅鑄三春
旋風摧百態 熱血寫三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