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余幼時好玩,蓋童子無知也。自束發涂鴉,弄筆墨,性之愚鈍,兼之鄉居又無可問道者,固無多得。及長,常偕祖母往滬上探親,得覽海上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稍有所獲,志趣益增,遂發愿以此為業焉。其后,負笈西南,又訪學湖上,得益于諸師友之指導又何其多耶?
回思學藝之道,初學小篆,凡嶧山刻石、泰山刻石、三墳記、城隍廟記等皆有涉獵,復因此傾心于篆刻,因于漢印、古璽勾摹甚勤,于圓朱、滿白一路印風,探賾用時尤多,自謂略得門徑也。其間,亦留心二王圣教、蘭亭、黃庭經。年二十,始學山水,方知與我心性相諧,遂于五代宋元之經典心追手摹,日耽其中,因略諳其中玄微也。古人亦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年來多暇,輒往游東西名山大川間,但欲以自然山川之廣博、山水造境之奇古,擴我心胸,益我筆墨也。
竊謂,書畫乃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以故,志于藝者,需積終生之力,豈能稍作懈怠耶?吾年甫而立,學藝之途不可謂不短,今撿點篋笥,裒為一編。其中,書、畫、印皆有所涉,淺陋之處,固無待言,唯以此求教于世之博雅君子,亦自為黽俛云耳。
是為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