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岱宗,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博士生導師、山東美協副主席、油畫藝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作品曾入編《中國美術·油畫卷》《當代油畫風景精品選》《當代油畫靜物精品選》等大型畫冊。并多次被中國美術館、國際藝苑美術館,北京畫院,中華兒女美術館以及臺灣、香港等美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在國外曾被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等許多國家美術館及個人收藏。

這里集結了我的一些油畫寫生作品,對它們自身我沒有什么好說的,因為作品的直觀信息是它們的全部,文字的解釋和描述都是多余的。我只想說說寫生對我的意義以及我是如何對待寫生的。

一說到寫生,我就佩服中國的文字界定"寫生"這件事所體現出來的智慧性。為什么不叫做"寫實",或"再現"、"復制"?

寫生這件事用了"寫生"這個稱謂,實實在在反映了在中國的文化氛圍中它得到了一個中的的把握。

寫生的要義是在這個"生"字上,它首先是相對"熟"而安身立命的。"熟"字本身并沒有什么貶義,而多數狀況下它還是褒義的。如"成熟"、"嫻熟"、"熟中生巧"等等。

可偏偏在畫畫這件事上,"熟"給畫家帶來了厄運。如畫的風格面貌熟了,人稱似曾相識,無興趣光顧;畫的技法熟了,甜、膩、油、滑之類的東西伴隨而來。因此,對畫家來說,誰沾了"熟"便沾了些晦氣。

再者,它是相對于"死"而安身立命的,所謂的"死"是傳統中某些死去的部分。如那些類型化、程式化的東西。

本來它們是藝術成熟的標志,但成熟同時也標志著一個生命開始走向它的反面。

徐悲鴻先生就曾警示人們:"一本芥子園畫譜,斷送了中國畫的生命。"話雖偏激,卻道出了真理。

因為畫家一味地因襲模仿,去走捷徑,似乎占了便宜,卻斷了源頭活水,最后其藝術只能枯萎。

所以說寫生的意義,并不只是照著實物畫,它像是一種延伸藝術生命的抗生素,增強藝術健康的維他命,是繪畫藝術求生的一種方法。

說到此,我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從中受益的事情,在一次就我參展的畫請教了韋啟美先生,他說:"你的畫探索了一種新的語言形式是好的,但是我建議你回去畫畫照片,會更有益。"

這句話讓我好生琢磨,回來后終于豁然明白:照片是最能破壞繪畫的程式化的,我的藝術創造應該從生活中去找,不應從古人堆里去找。韋先生說的畫照片不是一般意義的畫照片,而是畫原本的生活。

這使我在中西融合的摸索中看見了一條生路。治病的藥往往不是那些名貴的,而是對癥的,韋先生給我開的就是一付幾毛錢的草藥,可治了我的"病"。

在寫生中,我走過了一個從印象到意象的過程。前期寫生多半是依靠一種新鮮感,依賴第一印象。以后慢慢地對這些作品覺得不滿足。因為新鮮感雖然是撩撥畫興的重要因素,但作畫只停留在這種感覺的刺激上,往往流于平庸、膚淺。

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加進了自己的一些情感與想象。長期的實踐使我意識到,寫生的第一印象只有被激情和想像托起的時候,才放大了它的價值。否則,就會變成一個機械性的掃描儀。

寫生時常有的體會是:剛到一處寫生,覺得無一處可畫,可過了幾天又覺得處處可畫。讓人好生奇怪!說穿了是主客觀未達成默契的時候是不可能有畫意出現。也就是說對大自然只有真誠的待它的時候,它才真誠待你。

寫生難的不是技法,也不是眼睛的搜尋掃視能力,而是難在靈府的明澈,所謂不澄懷無以味象。

作為畫家要使大自然向你敞開襟懷,你也向大自然敞開心扉。要達到純潔交流,我體會需要突破三層如塵的障礙:第一是俗障,主要是指俗物纏身,心迫于物,又被功利所役,使之不能安分,雖然勉強去畫,難免筆在畫上走,心在他處游,畫得味同嚼蠟

第二是知障,這往往是前人的經驗或范式的束縛。使之不知不覺戴上一種有色眼鏡,尤其對你有影響的那些畫家,經常出來做亂。

所以在表達的瞬間中知不如不知,有不如沒有,虛以待物最好。這第二道障礙更難過,因為往往容易認賊為子。

第三是景障:寫生中經常發生這樣的狀況,即越是好景越畫不好。

原因是景太美了,以致于被對象迷住,像是在熱戀中失去自我的年輕人,以致于唯唯諾諾束縛住自己的手腳,放不開膽子。寫生中保持一種清醒和超然,達到亦即亦離、不即不離的狀態才會心平意遠。

這第三關是"美人"關,有柳下惠的情懷,自會自然過關。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寫生就是創作,而且更帶有原創性質,因為它是直接從觀看開始。

圍繞寫生中的如何觀看我越來越體會出馬蒂斯下面這段話的深刻性:"不帶偏見的觀看事物的努力,需要勇氣這類的東西,這種勇氣對要像頭一次看東西時那樣看每一事物的美術家來說是根本的,他應該像他是孩子時那樣去看生活,假使他喪失了這種能力,他就不可能以獨創的方式來表現自我。"自然和生活雖然是源頭活水,但它通往藝術時經過的是一條心渠。跟孩子相比在這條心渠上我們不是少了什么,而是多了什么……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感悟,未必自己就做到了,實話說自己也時明時暗。畫得好的時候,心路暢通一點,畫得差的時候,自然有不通暢的地方。同行朋友,看得會比我更清楚。





畫的立意扣動欣賞者的情意......敬請關注寫意精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