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衍庸《橘色仕女》(1902-1978)
《文物拍賣許可證》年審結果公布拍賣行業將面臨洗牌
近日,北京、上海數十家拍賣企業被暫停或取消藝術品拍賣資質的消息傳出,媒體對此進行了跟蹤和報道。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也有3家拍賣企業被取消資質、5家被暫停資質,有拍賣行表示將推遲秋拍計劃。
拍賣行業是否進入整頓階段?秋拍會否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認為,拍賣行業將面臨新的洗牌。
影響一: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據國家文物局公布的2012至2013年度《文物拍賣許可證》年審結果,全國范圍內共有35家企業被撤銷《文物拍賣許可證》,65家企業被暫停文物拍賣經營資質。其中北京地區有8家企業被撤銷拍賣許可、12家企業被暫停資質進行整改,而上海地區包括朵云軒在內的14家拍賣企業被暫停資質、監督整改。
記者了解到,廣東也有3家拍賣行的資質被取消、5家被暫停,被取消資質的拍賣行分別為兩家珠海企業、一家深圳企業,被暫停的3家為深圳拍賣行和廣州本土的華藝國際拍賣行、廣東古今拍賣行。
有市場人士對此發表觀點:“隨著拍賣市場競爭的加劇,如今行業亂象也在與日俱增。”認為此舉既是對拍賣亂象的治理,也是有關部門響應國家反腐而對文化產業進行的一次監督和整頓,“看這個勢頭,拍賣行業很快就要面臨一次洗牌。”
不過,據上海媒體報道,上海市拍賣行業協會在結果發布后迅速對外公布稱被暫停的14家拍賣公司“均是上海第一批獲得第一類文物拍賣資質的企業,占有80%市場份額的企業,也是操作最規范的經營企業,不存在任何誠信或能力和實力問題”。
一位拍賣行的負責人向記者訴苦:“被暫停的消息一公布,坊間就認為肯定是拍賣行做‘壞事’受罰,實際上我們也是‘躺槍’。”“廣東被暫停拍賣資質的5家拍賣行不是有問題,只是沒有對國家文物局的年審要求有充分的了解,以為老公司老辦法,沒有按照新的要求提供足夠的證書。”廣東省拍賣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5家拍賣行只要補齊資料就沒問題,而另外3家被取消資質的只是小企業,基本沒有進行藝術品經營,所以被取消資格的影響并不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次“風波”會導致拍賣行業的洗牌:“很多公司根本湊不齊這些證,他們別說一年拍4場藝術品了,有的一年都沒拍一場,根本就不可能通過審核,最后只能被‘刷’下來。這樣一來,業內的格局也會出現變化。”

清乾隆+祭藍釉大天球瓶
影響二:
“偏偏在秋拍之前來這一‘出’,本來就不樂觀的市場行情看來只能是‘雪上加霜’了。”一名從事藝術品多年的經營者對記者嘆息道,本來業內就預計這一次秋拍要“扛一扛”才能過去,沒想到秋拍的計劃還可能被打亂。
“大部分大拍賣行都已定下了秋拍計劃,一是租場地、定房間的費用已經是‘潑出去的水’,二是突然改變時間對于已經聯系好的客戶來說是一個麻煩。”
有媒體透露,上海14家被“暫停”的拍賣行中將有11家秋拍受到年審結果的直接影響,預計有80%的業務量將蒙受損失。記者通過業內人士聯系上海拍協有關負責人采訪,但對方表示上海拍賣行方面已與文物局協商好解決辦法,不會影響他們的秋拍,不愿意接受記者采訪。
有行業協會負責人認為,按目前的情況看,本次對廣東企業本身沒有什么影響,只是如果確定了11月要拍賣藝術品,而資質暫停,就可能會稍微影響到拍賣會的效果“個別拍賣行可能會承受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不清楚情況的民眾的猜疑、外界客戶對公司的信心有變等。”
記者向華藝國際有關負責人了解到,他們原定于12月上旬的秋拍將如期舉行,而廣東古今拍賣行的拍賣會可能從明年1月推遲至3月進行。

吳冠中《山城魚池》(1919-2010)
影響三:
資質審核或能遏制業內亂象
“這次被暫停資質的大多數是正規的、老牌的、第一批拿到資質的拍賣公司,而這些證件是自2009年文物局開始有相關的培訓班后才出現的,反而是新公司才持有,所以他們這次反倒沒被‘波及’。”一家拍賣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被取消資質的基本上也與拍賣行的“品質”沒有關系,“大多數有問題的公司根本沒有拍賣資質,只是展覽公司、文化公司而已,而文物局根本管不到這些沒有拍賣資質的企業。”
一名藏家告訴記者,他曾向文管會投訴某家展覽公司賣假古董,卻被告知展覽公司沒有資質、不是拍賣公司,文管會管不著;而他找到工商局,又被告知因無法分辨真假所以管不了。最后只能自認倒霉。
近日,佳士得又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佳士得目前并沒有于澳門、深圳、廣州、山東或其他地區設立代表處或其他實體,亦沒有授權委托任何第三方公司進行藝術品征集、評估或代表佳士得進行任何業務”。這是今年以來其做的第二次聲明。
一個拍賣行的業務經理告訴記者,“沒資質的企業那些圖錄根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隨便出,有資質的拍賣行圖錄第一頁就有文物局發下來的批函,所有拍品經過審批才可以拍賣。你說誰相對更可靠?”
業內人士宋先生告訴記者,大多數被暫停的拍賣行其實就少了金屬器證書。他直言:“在我看來要求這些證是形式多于實質,如果拍賣行真的拍某類藏品,他難道還不找各種專家來幫自己掌眼嗎?”他戲稱金屬器的證書很快會成為市場上的“熱餑餑”,很多人會削尖腦袋就為鉆進去考到證。也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是有關部門為了培訓獲利而做出的規定。
然而,市場中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有業內人士表示,拍賣行本身就是專業性很強的機構,無論是老企業還是新企業,都要不斷調整、規范,使自己的專業程度能夠不斷提高:“拍賣行賣的是‘眼力’。”他認為要求拍賣行提供相關的專業證書,就是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剔除一些“渾水摸魚”的投機者:“行業能不能更好發展,看的不是這一次秋拍拍得好不好,而是行業健不健康,有沒有走得更長更遠的‘耐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