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作品
把達利的畫掛在客廳?
還是將亨利·摩爾的雕塑放在花園里?
購買藝術 品好像是一件大事,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專家指點,總不如去逛連卡佛買PRADA來得輕松有保證。
城市里風起云涌的各類展覽、拍賣、藝術家聚居地和藝術活 動著實讓大家受到了熏陶,可當動輒就聽說某某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被拍賣到一兩千萬元就不禁懷疑,我們真的已經“富有”到可以消費藝術品了嗎?
藝術品消費
據說演員休-格蘭特創出了藝術品投資的新聞:6年前,他以200萬英鎊買進了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創作的一幅繪有伊麗莎白-泰勒的絲網版畫,如今轉售后賺了900萬英鎊。在中國,當代藝術品的行情也正如火如荼,俏江南的女老板張藍以2000萬人民幣拍得劉小東巨幅油畫《三峽新移民》,張曉剛的作品《血緣系列:三位同志》在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場以211.2萬美元價格成交。
30歲的Yasmin在一家外企市場部供職,去年和老公一起買了四環路邊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原來的裝修預算是15萬元,按說已經有小檔次了,可Yasmin不滿足,原因是3個月前她去了一趟798藝術區的畫廊——那里原來是大片的廢棄車間廠房,結果被簡單地用白灰粉刷后,掛上幾幅當代藝術的油畫,立刻蓬蓽生輝起來。
經過Yasmin的不斷游說,老公終于同意了她的“削減裝修預算用來購買油畫”的計劃,但Yasmin現在發愁的是:買什么樣的畫?到哪里買?自己幾乎一無所知,手里的預算有限,不知道從何花起才最“值”。于是研究藝術期刊、每個周末逛畫廊和藝術家村,成了Yasmin和幾個志趣相投的閨蜜樂此不疲的事情,由此結識了一群朋友,生活似乎打開了另一扇明窗。

藝術作品
其實對名牌服飾的熱衷和追求,來自于名牌服飾本身非同凡響的設計和品質,想借助這一品質滿足和提升自我的愿望。從這個角度講,藝術品與名牌服飾有異曲同工之效。如果說過去藝術品給我們的感覺還是高不可攀,那么現在,從創意別致的主題雞尾酒會到設計師量身訂做的小禮服,從家居店精致的櫥窗布置到藝術家為大品牌設計的限量版,藝術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有太多途徑可以讓我們接觸到。
買有設計感的衣服,買精美的家居擺設,我們都樂于去做,但是,我們真的已經富有到可以斥資去購買一件純藝術品了嗎?
買不買藝術品是經濟實力的問題嗎?
初段:開始購買有品位有設計感的衣著服飾;
中段:開始講究室內裝潢、家居用品;
高段:開始收藏純藝術品。
的確,目前中國各大拍賣場上購買藝術品的除了外國買家,大部分是富有的大老板們。除了擁有足夠的財富之外,他們的“跟風與玩票”心理促成了購買藝術品的另一個動機。白手起家的經歷、天馬行空的性格,使他們陶醉于藝術品投資這樣的投機行為,雖然他們很可能并不懂得欣賞。
但在國外,中產階級構成藝術品消費市場的主流。在街上散步,你可以看到很多家規模小小的畫廊,誰都可以推門進入流連其中,扛一幅回家。而中國的中產階級,錢包日漸充盈,但“沒時間,沒精力關注藝術品”則是普遍的抱怨。金領海歸Sandy表示,業余時間財經媒體是她關注的首選,可是對于有關藝術的內容,以前讀書或在國外的時候經常會看,但現在則很少看。不是因為沒興趣,而是沒時間,太忙了。
Sandy的觀點應該被很多中高級白領認同,他們收入很高,工作強度很大。平時很關注新聞、經濟類管理類的報刊雜志,休閑時就去旅游度假,平時能有時間看場電影做個SPA就不錯了,至于藝術展之類的活動則很少參與。對此一位藝術專家評論道:“大部分的中國中產階級屬于技術精英人群,他們的務實和規范化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對藝術這樣相對務虛的東西不感興趣。另外,中國的中產階級還是把物質目標訂在房子車子股票上,從心理上還沒有分配足夠的財富照顧到欣賞藝術的這個精神層面。”
由此可見,消費藝術品所需要克服的障礙遠遠不是金錢的缺乏,而是心理上的認同。好在大批的小資茁壯成長,讓藝術快速地擺脫“少數人的喃喃自語”,那些講究生活品質、內心浪漫敏感的人在迫不及待地赴專賣店搶購上市新品的同時,也激動萬分地尋覓自己心儀的一幅原創畫、雕塑??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當代的,藝術品因其禁得住玩味的美,讓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它與我們精神和情感需求的貼近。有拍賣行的專家說,當代藝術市場升穩的原因,是人們變得富裕的年齡越來越輕,他們想購買自己同時代的作品。
買藝術品,不管是裝飾客廳的一幅畫還是精致的限量版咖啡瓷器,都不再是為了“時髦”或“酷”的附庸風雅的名頭。買回來的藝術品也不再像壓箱底的珍寶一樣是為了拿出來炫耀,而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抬眼看得到,抬手用得到,伴隨我們一起度過難以忘記的生活歲月,與我們產生親密的感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消費藝術品的時候,也投入了感情。如果它有增值,就更是難得。而股票、地產,沒有與我們有更多的情感關聯。
當然,藝術品的投資與其他投資不同,不單純是數字的收益,更多的是情感的記憶,小小的成就感和得意,日后欣賞和擁有的快感,購買的細節復制出當時的心情與生活態度。在國外,大多數西方人購買藝術品,主要是因為喜歡,放在家里賞心悅目,其次才是一種投資方式。其實,買一幅好畫,遠勝過華麗取寵、雞零狗碎的俗裝修。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