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涂鴉藝術都有反對權威和表達政治思維的功能,而柏林墻上的涂鴉藝術更是把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
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墻倒塌25周年紀念日。1961年,當時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自己的領土上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建起邊防圍墻,以阻止人們自由往來于東德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這堵全長155公里,后期加建了望塔、混凝土墻、以及反車輛壕溝等邊防設施的墻正式的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墻”,是德國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戰時期的重要標志,直至1989年被政府下令拆除。

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在冷戰期間曾是東德與西德之間通行的關口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被拆除

1989年11月15日,一名男子透過柏林墻的縫隙拍攝對面世界的樣子

1989年11月12日,一對愛人在東柏林的勃蘭登堡門前擁吻,慶祝柏林墻的倒塌
其實,柏林墻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清清楚楚記錄了涂鴉文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發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數的藝術家和普通公眾跨越圍欄和城墻之間的“死亡地帶”,用畫筆和噴漆刻畫下思想,把原本黯然的一道墻裝點成世界上最長與最繽紛的畫布。
最開始,人們只是在柏林墻上寫下他們的名字或留下政治標語。到了1984年,以特里·諾爾(Thierry Noir)為首的藝術家們開始在這里匯集,用最鮮亮的色彩,在墻上留下涂鴉創作。諾爾事后回憶,當時畫下這些涂鴉無非是厭倦了這堵墻的灰白無趣,希望為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柏林墻涂鴉是違反法例的,所以諾爾只好找到同伴,一個人創作,另一個人把風,用最快的速度填滿三米高的高墻。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柏林墻上創作了不同主題的繪畫,形成了今日的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畫廊。盡管藝術家們每個人說著不同的語言,卻一起用色彩代言思潮,留下了一副又一副奇妙動人的涂鴉藝術。

人們使用各種工具拆除柏林墻,很多人將帶有涂鴉的墻面碎片以紀念品保存
柏林墻倒塌之前,由于東德一面戒備森嚴,少有人可以靠近,更不要說在墻上進行涂鴉。這也導致,在1989年以前,柏林墻長期處于西面蓋滿涂鴉,東面則灰暗一片的格局。柏林墻倒塌后,各國的藝術家們紛紛涌入東德,把這里變成了自己的創作樂園。而由于墻面有限,藝術家們不得不時常覆蓋前人的畫作,在其基礎上進行新的創作,許多極具象征意義的涂鴉也因此只能“曇花一現”。
下面有5位最具代表性的柏林墻涂鴉藝術家作品,讓我們一起看看藝術是如何記錄并改變著歷史的。
1. 特里·諾爾(Thierry Noir)
諾爾是最早在柏林墻進行涂鴉創作的法國藝術家,善用鮮亮的色彩勾畫有著卡通外形的人物。他在柏林墻的涂鴉畫作連起來長達一公里。

諾爾背后是他的創作。在這張圖片所拍攝的1986年,諾爾忙時幾乎會一整天都創作涂鴉。

這幅大象涂鴉是諾爾最早期的作品。諾爾認為,要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就必須每天勤奮外出作畫,而不是在家待著就能得到靈感。他的作品深受藝術家畢加索、米羅以及齊柏林飛船和大衛·鮑威等音樂人的影響。

為了紀念自由女神像創作100周年,諾爾和他的朋友共同噴漆繪制了這幅兩米高的作品。在當年美國國慶日當天,柏林墻上共“豎起”了42座由他們繪制的“自由女神”。

諾爾以這幅作于1985年夏天的作品,來紀念在曾在“死亡地帶”生存的兔子。由于“死亡地帶”遭到破壞,兔子們的棲息場所最終消失,導致它們在當地區域滅絕。
2.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哈林是美國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他的畫作時常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味。由于涉獵的藝術領域廣泛,哈林時常被美國當代流行文化引用或效仿。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和蓬皮杜中心等均收藏他的作品。

黃、紅和黑是哈林作品中時常出現的顏色。這三個顏色正好代表了東德和西德的國旗色彩。哈林希望通過繪制手腳相連的人物來表述一個思想:東柏林和西柏林應該是一體而不是分割的。

這張圖片上的背景涂鴉是哈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于后來藝術家們居上,他的作品無奈被新的涂鴉所覆蓋。好在哈林認為,涂鴉藝術的永久性并沒有那么重要,對于涂鴉作品來說,其產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奠定了它的永恒性。
3. 迪米特里·弗魯貝爾(Dmitri Vrubel)
弗魯貝爾是來自俄羅斯的一位畫家,他的涂鴉藝術代表作《兄弟之吻》讓他聞名遐邇。

這幅涂鴉無疑是柏林墻上最著名的涂鴉之一,描繪的是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戰友埃里希·昂納克的畫面。而由于柏林去翻修,這幅作品已被官方擦除。不過,弗魯貝爾的仰慕者們已經在不同地方臨摹了這幅涂鴉,試圖還原這極有政治意義的畫作。
4. 羅斯瑪麗·辛斯樂(Rosmarie Schinzler)
德國女藝術家。柏林墻倒塌后,她在1990年來到柏林,并在東邊的墻上留下了她的涂鴉作品《和平鴿》。

這一對象征和平的鴿子是辛斯樂的代表作。作為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她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來到柏林墻,尤其是孩子們。她呼吁人們通過涂鴉藝術去了解這個城市與國家曾經是如何被割裂的。
5. 布吉特·坎德(BirgitKinder)
德國女藝術家,以代表作《特拉比》而聞名。

畫面中的轎車,有一個昵稱叫“特拉比”(Trabi)。這款車自1957年制造以來,共生產了3百多萬部,是東德的國民車。這輛極具動感、看似行駛中的轎車巧妙地展現了東德人民的理性訴求。
除了以上的這些著名涂鴉作品,柏林墻還見證了包括卡薩拉·阿拉維(Kasra Alavi), 卡尼·阿拉維(Kani Alavi)等在內的藝術家的作品。可惜的是,由于柏林墻上的涂鴉時刻都在更新變化,不少曾經轟動一時的涂鴉創作如今已經不復存在。假若沒有留下照片,這些涂鴉免遭被遺忘的命運。不過,也許正如凱斯·哈林所說,哪怕存在過一天,便也能算永久。
更多柏林墻上的涂鴉作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