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正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時節,上海富豪環球東亞,明軒秋拍如老友踐諾,將如約與您同賞佳作。
“寥齋藏名家書畫專題”、 “聞道梅花坼曉風—朱梅村先生家藏書畫專題”、“白石造化奪天工:霍宗杰先生藏珍”、“寄懷楚水吳山外賴少其書畫作品專題”、“嬉笑怒罵皆成戲,妙筆乾坤看良公—關良書畫專題”“文心翰素古質今妍—名士書法專題”“中國古代書畫專題” “墨彩華章:二十世紀油畫及當代藝術作品專題”。那么多專題中星光熠熠的拍品,是明軒延續與突破的主題。
古代書畫專場中也有多件重量級的作品。

伊秉綬《隸書仲軒》
水墨紙本 32.5×93.5 cm
出版:
1.《默盦集錦》全套3冊,王云五先生所主持的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二十二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3-1937)。
2.《伊秉綬法書集粹》,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
3.《默盦集錦伊秉綬書畫集》P49,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
4.《中國書法家全集:伊秉綬·陳鴻壽》,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上款人簡介:焦循(1763-1820),清哲學家、數學家、戲曲理論家。字里堂,江蘇揚州黃玨鎮人,嘉慶舉鄉試,與阮元齊名。
伊秉綬是清代著名的隸書大家,是漢碑法書傳至清代集大成者,其隸書的廟堂之氣在凜然之中獨有一種士大夫文人的風骨。伊秉綬自言其書,追求"方正、奇肆、恣縱、更易、減省、虛實、肥瘦,毫端變幻,出乎腕下。應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
本幀巨幅書“仲軒”兩字。筆畫平直,分布均勻,四邊充實,方嚴整飭,長橫順勢波出,短橫則略頓即收,橫向舒展為隸意,運筆流走則是篆意,斷而不離,和而不流。結體左右平均勻稱,墨色柔潤,烏亮如漆,筆劃光潔精到;其筆力雄健,中畫沉厚挺拔,凝重而有韻致,舍棄成熟的華巧動作,回到樸厚的單一中鋒,故寬博、偉岸,拙樸敦厚。
仲,源自于“中”,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朱熹注曰: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君子之所以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隨時以處中也。故排行論輩或歲月時序,“仲”皆列第二。老子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持中者,其道遠矣。
后人推崇伊氏為清代分隸書之大成者,堪稱有清一代直至今天的隸書最高峰。蔣寶齡《墨林今話》稱伊秉綬"以篆隸名當代,勁秀古媚獨創一家"。梁章鉅謂其"能拓漢隸而大之,愈大愈壯",絲毫不遜色于摩崖石刻。做匾額、楹聯更是縱橫有力、氣象萬千,懸掛壁間則異常壯觀,本作尺幅宏大,熔金鑄漢,正可當之。

文嘉《盤古圖》
設色絹本 手卷 一五七二年作 23.5×122 cm
書法:23.5×97.5 cm
著錄:
1.《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P108 徐邦達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8月。
2.《改編歷代流傳繪畫年表》徐邦達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10月。
3.《國寶沉浮錄》P580 楊仁凱編,上海人民美術,1991年。
4.《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P168第41號,“文江隱吏”印和P169第77號“文嘉”款取自該手卷,文物出版社,1987年。
5.溥儀贈溥杰清單。
注:1.此畫乃秋醒樓舊物。秋醒樓起源于明末,一直延續至民國末年。秋醒樓為明末大收藏家朱之赤(明崇禎——清康熙)所創,收藏了大量的明清時期名人手札、書畫,著有《朱臥庵藏書畫目》。民國后秋醒樓藏品大部分歸銀行家周淑廉。周氏所藏秋醒樓名人手札、書畫、瓷器、古董在文革時被查抄藏于上海博物館,87年上海博物館編輯《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秋醒樓部分書畫作品亦被收錄、采樣。87年后按國家政策,部分藏品退還周家后人。
2.《盤谷圖 》卷之裝池所用綾,簽條等為清宮造辦處統一格式,以此推斷此卷當為宮廷舊物。
文嘉《盤古圖》,此畫乃秋醒樓舊物。秋醒樓起源于明末,一直延續至民國末年。秋醒樓為明末大收藏家朱之赤(明崇禎——清康熙)所創,收藏了大量的明清時期名人手札、書畫,著有《朱臥庵藏書畫目》。民國后秋醒樓藏品大部分歸銀行家周淑廉。周氏所藏秋醒樓名人手札、書畫、瓷器、古董在文革時被查抄藏于上海博物館,87年上海博物館編輯《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秋醒樓部分書畫作品亦被收錄、采樣。《盤谷圖》卷之裝池所用綾,簽條等為清宮造辦處統一格式,以此推斷此卷當為宮廷舊物。徐邦達《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及楊仁凱《國寶沉浮錄》均提及本作。

乾隆《水仙四幀》
水墨、設色紙本 13.8×27.3 cm.×4
展覽:
1.“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中國書畫展”,故宮博物院主辦,2002年5月。
2.“游藝—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重要中國繪畫展”,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2009年4月8日-26日。
著錄:
1.《石渠寶笈續編》(四),《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6冊),3121頁,上海書店,1988年出版。
2.《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中國書畫選集》66-69頁,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乾隆帝所繪《水仙四幀》,《石渠寶笈》著錄此作品原為八開冊頁,今僅見四開。其余四開未知去向。乾隆政務之暇,極好翰墨,據其自云,書法幾乎每日必作。偶涉繪事,或山水,或松竹花卉,雖非專門家,但出筆不俗,殊不易。此水仙四幀,以極佳紙作,或水墨,或雙鉤,或設以淡色,或竟以沒骨,估計是目之所見,心有所感,興之所至,泚毫所作的。構圖雖簡,但造型甚準,最不易者能神閑意定,故有安祥平和之趣,堂皇富貴之態。自題“金玉其相,足以儗之”,帝王出口,位置自高。本作曾于“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中國書畫展”中展出,「石渠寶笈所藏」、「太上皇帝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等印璽均能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乾隆卷》。

王原祁《京江詩思圖 》
設色紙本 91.5×43 cm
出版:《藝苑掇英》,第六十八期,P35,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著錄:
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十二卷,P343,瀘8-047,文物出版社,1993年。
2.《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第四冊,p1827勞繼雄著,中國出版集團。
注:1.吳湖帆先生題簽。2.本作品原為錢鏡塘舊藏。

仇英《麻姑獻壽》
設色絹本 112×56 cm
注:1.潘仲麟(1895-1986),江蘇宜興人,與吳湖帆為蘇州草橋中學同學,曾任交通銀行副理。本拍品由其家屬提供。2.軸頭為粉彩綠地蓮花紋瓷軸一對。3. 吳湖帆題簽
此外還有王原祁《京江詩思圖》有吳湖帆題簽,錢鏡塘舊藏,出版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仇英《麻姑獻壽》,由吳湖帆為蘇州草橋中學同學,曾任交通銀行副理的潘仲麟所藏,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惲振霖先生藏畫專題,安東先生藏畫專題,香港知名文物收藏家霍宗杰先生舊藏珍品專題中精品也如群星璀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