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旺,又名:張一夫,祺旺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服飾協會理事,九三學社安徽書畫院畫家,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為安徽合肥服裝學校教務處主任兼教研室主任,高級教師。
卓克:您和方軍老師都是安徽省內著名的畫家,同為畫家,請問您覺得方軍老師的畫屬于什么風格的?
答:我認為方軍的繪畫總體上混雜了中國傳統文人畫與西方現代派超現實主義的現實主義風格。
卓克:您經常觀賞方軍老師的畫么?您覺得方軍老師通過自己的畫表達了怎樣的心理訴求?
答:作為繪畫與生活中的朋友,我經常與方軍聯系,也經常觀賞他的繪畫作品。方軍的繪畫試圖表現他內心世界對于現實社會的中諸多體驗,從對民族風情眷戀,轉而對自我的孤芳自賞和渴望超脫,再到對光怪陸離現實社會的不適從。他試圖進入理想國,渴望玫瑰色的浪漫生活,又囿于社會規范的約束,常常退守在世俗的邊界以內,在出世和入世之間徘徊,折射出當下社會大多數人內心深處的矛盾,難以確定的社會心理定位。
卓克:您認識方軍老師至今,他的繪畫風格有轉變么?您覺得是什么影響了他的創作?
答:方軍的繪畫風格經過三次轉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作品是表現的民族風、邊寨情,帶有較強的模仿痕跡;世紀交接時期表現的是夢想與孤獨,憂傷與彷徨,在繪畫語言上進行了具有個人符號的探索;近年來表現的是現實生活矛盾,常常以第三只眼看世界,作品試圖突破純繪畫性,輔以道具木偶娃娃。他的世紀之交以后作品有一些調侃的意味,更多的作品是對大變革社會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境遇的陳述。當今中國人的境況、傳統的水墨畫以及西方超現實主義對他的作品有較大影響。
卓克:您認為方軍老師試圖給觀畫者帶來怎樣心靈感受?
答:每個人的體驗都不相同,無需把我的感受強加于其他受眾,也無需用語言去過多解釋方軍的繪畫,他的不同時期的作品既有聯系又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受是他與“夢想和孤獨”始終形影不離。
卓克:您和方軍老師日常進行繪畫交流時,對彼此的創作產生過怎樣的影響?
答:肯定對方語言符號的個人特色和魅力,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尋找快餐文化背景下能夠沉淀的價值。
卓克訪談——張其旺談青年畫家方軍
卓克訪談——張其旺談青年畫家方軍
卓克訪談——張其旺談青年畫家方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