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61-蔣喜-和田玉籽料龍鳳對牌
縱觀2014年上半年的玉石拍賣市場,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現象:一方面是玉器珍品拍賣價格的直線上升。在七月份北京博觀的春季拍賣會上,吳德昇的《和田玉籽料鶴望把件》和陳冠軍的《和田玉籽料漁樵耕讀套牌》分別拍出了350萬元、300萬元的高價,市場反應極為活躍。另一方面,很多玉石雕刻大師在上半年的拍賣會中鎩羽而歸,其作品成交價不甚理想或者沒有成交,許多高檔翡翠拍品也處在無人問津的地步。面對這種兩極分化極為嚴重的現象,不禁讓人產生這樣一個問題:究竟什么的玉雕作品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或許我們可以從北京博觀找到答案。作為專注于當代珠寶玉石拍賣的北京博觀,8年來舉辦了數十場有口皆碑的拍賣會,在樹立了自身質量品牌的同時,也聚集了數量龐大且較為固定的藏友群體。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對目前普羅大眾對玉雕作品的偏好需求,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性價比高的作品

12318-吳德昇-和田玉籽料秋水牌
對于普通藏友來說,玉雕作品的性價比是否高,或者說,玉雕作品所體現的價值與其價格是否對等,是他們所關心的首要問題。誠然,作品的價格是對大師藝術價值的肯定,但過高的價格會產生屏蔽效應,將許多對玉石收藏抱有熱情的藏友拒之門外。而北京博觀拍賣的拍賣會之所以能夠屢創佳績,甚至無底價拍賣會能夠達到100%的成交率,與其相對合理的價格定位、拍品價值與價格高度契合大有關系,也因此贏得了廣大藏友的接受與認同。
有特色的名家作品
在玉雕作品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的今天,作品打上名家旗號便能一勞永逸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藏家更為樂意接受的是精致、好玩、有風格、有特點的名家作品。說白了,就是與眾不同,構思新穎的作品。在北京博觀舉辦的歷次拍賣會上,有特色的名家精品一直受到藏家的熱烈追捧,在2014年北京博觀第八期“玲瓏美玉”珠寶玉石精品拍賣會中,蘇州玉雕名家王一卜創作的“和田玉籽料地藏王掛件”就因其玉質佳美,設計獨特,拍出了13萬余元的高價,創造了本場拍賣會和田玉籽料中單克最高價的記錄。由此可見,玉雕作品是否新穎、是否別具一格,決定了它是否能夠在同質化的玉雕創作中脫穎而出,為大眾所喜愛。
繼承傳統有藝術內涵的作品

12239-葛洪-和田玉籽料龍行天下牌
題材獨特,構思卓絕的玉雕作品受到人們追捧,但不代表玉雕作品就可以脫離傳統,求異炒作。那些繼承了傳統工藝,且擁有豐富人文價值和文化內涵的玉雕作品依舊大受人們歡迎。在北京博觀,由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吳德昇、蔣喜、瞿利軍、陳冠軍、林光等人所創作的玉牌作品,在歷次拍賣會中均表現出色,而諸如筆洗、香薰、香插等文玩把件,在博觀拍賣會中取得的成績亦是不俗??梢姡挥兴囆g內涵的傳統玉雕作品在人們心目當中仍有廣大的市場空間。
由此看來,我們所需要的是材質良好、風格迥異、價錢便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富有文化藝術內涵的玉雕作品。只有這樣的作品越來越多的在拍賣會上出現,才能夠使目前的玉雕市場從雜亂無序、風格雷同的窘境中早日掙脫出來,營造一個更為合理、更為穩健的市場環境,進而促使整個玉石行業規范有序的發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