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嶺南名士黃詠雩
集學者、教育活動家、工商企業家及社會活動家、慈善家于一身的嶺南名士黃詠雩“天蠁樓”舊藏文物12月份將亮相廣東拍場。
該批舊藏中包括清四王之首的王時敏《蒼巖晚翠圖》卷,元代馬文壁的《春云欲雨圖》以及廣東著名詩人、書畫家黎簡的十開《山水冊頁》等重要文物。

(元)馬文壁 《春云欲雨圖》
黃詠雩字肇沂,號芋園,廣東南海人,為黃顯芝先生第四子。有“南海詩人”的美譽,早在二三十年代,即以詩詞著稱于嶺南文壇,與黃祝蕖、黃慈博、黃任恒并稱為“四黃”,其書齋天蠁樓得名于傳為唐代成都名琴匠雷氏所制古琴天蠁琴,為詩人韋應物所有。此琴在嘉慶年間一位姓石的秀才以千金購歸嶺南,后為海山仙館的主人潘仕成收藏。上一世紀三十年代黃詠雩以重金收得。解放后,該琴歸入廣州博物館和廣州美術館(即現在的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
黃詠雩是集學者、教育活動家、工商企業家及社會活動家、慈善家于一身的嶺南名士,又為嶺南著名鑒藏家,天蠁樓曾經珍玩云集,古畫薈萃,石濤、八大山人、沈周、文征明、黃公望、王時敏等,雅集于此。
廣東崇正拍賣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亮相的《蒼巖晚翠圖》長卷甚為罕見,是清“四王”之首的王時敏仿梅道人之作,此卷畫心長度超過3米,加上引首和后跋,長卷達7米多長,清代任有剛題引首,任有剛、張學曾、董元度、容庚先后題跋于后,全幅秀潤華滋,為“天蠁樓”重要藏品之一。在容庚《頌齋書畫小記》著錄此作自明、清至近代遞藏有序、品相完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