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秋拍作為藝術品市場的“晴雨表”,為世人所關注。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在近日內的表現,成為內地藝術市場的參照系數,吸引著關注的目光。島城本輪秋拍也在火熱進行,面對市場調整,拍賣公司在堅守中尋找機會;本土藝術品成為青島藝術品秋拍“黑馬”,買家偏愛本土藝術家;一場場秋拍預展,為藝術愛好者帶來視覺盛宴;藝術品消費呈現大眾化趨勢,人們購買藝術品出于投資與消費雙重動機。
本土書畫家作品漲勢現狀:本季秋拍理性調整中
此時,島城秋拍拉開大幕,多家拍賣公司陸續展開秋拍。山東金石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于9月21日在青島金石館隆重開槌,拍賣共上拍400余件精品力作,立足本土推動本土藝術發展,推出本土名家保真專場;青島開元國際2014秋季書畫精品拍賣會于10月12日開槌,匯集近現代和當代書畫名家精品數百幅;青島中藝拍賣2014秋季書畫精品拍賣會10月18日開拍,5個專場呈現500余件珍品佳作供藏家賞鑒。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秋拍籌備之初面臨作品征集難的困境,在市場調整的大潮下,一方面珍品沉底,藏家惜售,一方面資金緊張,買家觀望,出價謹慎。島城各拍賣公司嘗試多種方式刺激市場,金石拍賣提出保真保障,基于金石博物館的場地優勢,預展8天,為買家提供足夠的看展時間。拍賣公司在堅守中尋找機會,青島中藝拍賣推出“歷久彌香·瀘州老窖(000568,股吧)陳年佳釀專場”,為喜歡陳年酒的買家提供精品。
青島中藝拍賣負責人介紹,經過一天的激烈競拍,青島中藝金秋書畫精品拍賣會圓滿落幕,現場氣氛熱烈,競價踴躍,吳冠中、陸儼少、王雪濤、崔子范等現當代名家作品均以高價成交;青島本地書畫家作品也表現搶眼,張朋、張伏山、梁天柱、隋易夫、宋新濤等畫家的精品力作尤為買家矚目,成交率高。
契機:平穩,成最大黑馬拍賣公司堅守中尋找機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9月下旬,島城秋拍大戲紛紛拉開帷幕,在各場次的拍賣中,青島本土書畫家的作品無論從數量、質量和成交比例都占據了整個拍賣的五成以上,而從買家的構成來看,今年秋季,除了本土藏家購買,很多外地藏家也開始關注青島本土書畫家的作品,這其中又以省內買家居多。島城一位藏家告訴記者:從多年“的收藏經驗來看,關注與收藏本土藝術家作品,一直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比如近年來,青島本土的張朋、張伏山、梁天柱等老一輩畫家的作品漲勢平穩,不但給予藏家以很大的信心,同時也對推動青島文化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山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由來已久的收藏傳統使得山東書畫市場繁榮。書畫拍品中,歷代山東地區名家王懿榮、關友聲、黑伯龍、彌菊田、岳祥書、郭味渠、徐培基、赫保真、陳壽榮、張朋、張伏山、梁天柱、宋新濤、馮憑、隋易夫等人的佳作受推崇。近現代和當代書畫作品中,陸儼少、吳冠中、王雪濤、李苦禪、孫奇峰、舒同、沈鵬、歐陽中石、武中奇、范曾、劉大為、崔子范、許勇等名家的真跡佳作頗受喜愛……
島城秋拍呈現出推崇本土藝術、書畫一統天下、市場平穩等特點。古代書畫以及近現代書畫征集難、鑒定難、價位高,拍行受貨源限制,買家受價格影響,古代書畫的交易數量有限。業內人士認為,本土書畫家作品價格透明而且真實性不用懷疑,因此更受本地買家歡迎。
市場:資本觀望,各方態度謹慎,市場有待提振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的藝術品市場大勢是調整、平穩,市場調整的時候就要多看看,多讀書學習,不能激進,出手要謹慎,不能亂花錢。面臨資金吃緊的現狀,買家賣家對于交易都更為謹慎,賣家的謹慎表現在惜售,擔心作品成交價會低于預期,買家的謹慎表現在不輕易買進作品,面對藝術品市場,更加理性。大染堂畫廊張長偉關注書畫市場多年,他在拍賣季很忙,忙于到各個拍賣預展現場看作品,忙于到拍賣現場競拍自己喜歡的作品,忙于跟圈子里的好友交流。
張長偉表示,拍賣預展看作品跟到博物館和到書畫市場看作品感受完全不一樣,到嘉德等大拍看預展,能在短時間內較為集中地看到很多高端珍品,長眼力,看真東西、好東西多了,眼力就練出來了。看青島的各個拍賣公司的預展,則能近距離較全面地了解島城藝術家、山東藝術家的真品、精品。
拍賣預展較之于博物館看展覽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叫上懂行的老師同行,可以無障礙零距離觸摸端詳作品。請老師幫忙鑒定、估價,能夠更加理性地選擇買進哪件作品,更加理智地決定在怎樣的價格區間買進合理。青島中藝拍賣在預展期間邀請故宮博物院文博專家、古書畫鑒賞家楊丹霞,資深藏家顏明、馬德光、李笠,嘉禾拍賣公司總經理魏輝親臨“青島中藝2014秋季書畫拍賣會”預展現場,與廣大藏友及書畫愛好者交流探討、鑒定鑒賞、答疑解惑。買家在預展期間對有意向的作品展開研究、交流、討論,避免沖動或以過高價格買進作品,顯示出買家謹慎的態度。
趨勢:由完全投資為主漸漸轉向消費藝術品
藝術品投資是有錢人的游戲,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普通大眾消費藝術品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購買藝術品的動機逐漸由完全投資轉向投資與消費雙重動機。對于那些把購買藝術品作為投資方式的人群,專家建議,參加競拍之前留出足夠的時間看預展,把喜歡的作品通過向專家請教或者看書等多種渠道查資料仔細研究,對預期的成交價形成合理的心理預期,當競拍中價格超過預期就放棄競拍。這種方式尤其適合把藝術品作為投資方式的人,以接近或低于預期價成交,留出上升空間,保有幾年漲價后再售出,則帶來可觀的收入。若是沒有事先經過研究,盲目甚至過激地以高價買回作品,則可能支出過大,影響投資收益。
市場應該引導大眾享受高雅文化,引導人們出于喜愛的動機而不單單是獲利的動機消費藝術品。大染堂畫廊張長偉表示,市場在不斷地變化,在藝術品市場里闖蕩,要堅持學習,研究某幅字畫的作者、年代、創作背景、人物關系、風格特點、市場動態等因素,多讀書,所看作品,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辨別真假好壞的能力,提高把握市場動向的能力,具備這樣的能力,減少“打眼”的次數,也能在看到精品的時候不至于錯過,在學習中獲得藝術知識,獲得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拍賣公司應該嘗試多種方式,比如增加拍賣藝術品種類、挖掘拍品背后的文化藝術價值、培育藏家市場、加強品牌建設等,更好地滿足大眾藝術品消費的需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