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嘉禾秋拍西方雕塑名作洽購
2014-10-23 上海嘉禾拍賣
戀人(Amoureux)
勒·塞夫(Le Sevres)
陶瓷 銅
28×22×28 cm
RMB: 35,000-60,000
勒·塞夫(Le Sevres):
法國塞夫皇家瓷廠 的前身爲位於萬塞納,建廠於1740年,1756年工廠遷移到勒·塞夫。作爲法國的一家皇家瓷廠,勒·塞夫瓷廠擁有大批頂級的藝術家、設計師。瓷廠的産品挑戰了瓷器精致程度的極限。從洛可可風格的彩繪到各種附加裝飾,無不金璧輝煌,華麗富貴。勒·塞夫瓷廠的生産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中期。
戀人(Amoureux):
作者完美的塑造了一對深情依偎在一起的戀人,女子雙目柔和溫暖的依偎在愛人懷里,微張小嘴品嘗戀人送來的葡萄。從此件作品可以看出藝術家對人體的結構有著很深的研究,以及他對人物、衣紋、獵狗等不同質感的物體表現極爲精準。精美的銅雕底座更彰顯此雕塑的高貴氣質。

出埃及記(Exodus)
勒·塞夫(Le Sevres)
白陶
28×22×43 cm
RMB: 30,000-50,000
出埃及記(Exodus):
白陶瓷組雕表現的是圣經故事中逃往埃及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整座雕像有一種紀念碑式的崇高感。受法國大革命影響,18世紀後半葉,新古典主義借用古代藝術形式和古代英雄主義題材的重大事件,隱喻現實。這座雕塑氣氛莊重肅穆,構圖層次分明,約瑟、圣母和圣子占據整座雕塑的矛盾和視覺中心。約瑟魁梧、英勇并充滿力量,他身著盔甲,雙腿邁開。一只手放在圣母肩頭,另一只手穩定地扶住圣子的胳臂,給予圣母子最大的安全和保護。

女郎與鹿(Cerfs et fille)
阿希·彼特(Ary BITTER)
(1883-1973)
銅 大理石座
65×17×24 cm
RMB: 50,000-80,000
阿希·彼特(Ary BITTER):
阿希·彼特是法國近代雕塑家,主要以動物及女人爲藍本創作。
女郎與鹿(Cerfs et fille):
少女身材纖細優美,她正在用腳逗引旁邊的小鹿,神情悠然。展現出生活的無限閑適美妙。配以墨綠色大理石底座,節奏舒暢,給人一種靜謐、深遠的意蘊。頗有現代雕塑的風范。

女郎與龜
(Tortue avec une fille)
卡塞沃斯 安托萬
(Antoine COYSEVOX)
(1640-1720)
銅 大理石座
24×16×33 cm
RMB: 30,000-50,000
卡塞沃斯 安托萬(Antoine COYSEVOX):
卡塞沃斯 安托萬是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雕塑家,年輕時在羅馬學習雕塑藝術。1671年他回到巴黎,受太陽皇路易十四的委托,成爲凡爾賽宮的雕塑藝術家之一,并獲得巨大的成功。
女郎與龜(Tortue avec une fille):
雕塑家設計維納斯蹲坐在小烏龜的背上,像是在海上航行。雕塑采用青銅和黑色花紋大理石兩種材質,手法渾厚鈍重。

耕(Cultive)
馬榭·帝布(DEBUT Marcel)
(1863-1933)
銅 大理石座
53×24×27 cm
RMB: 80,000-150,000
馬榭·帝布(DEBUT Marcel):
馬榭是一位雕塑和油畫家,出生於雕塑家家庭,師從父親迪帝埃·帝布(DEBUT Didier)。從1883年開始參展法國文化藝術沙龍,主要從事青銅及陶藝的藝術創作。
耕(Cultive):
在19世紀,雕塑的題材范圍難以置信地擴大。中產階級、市民階層、流浪藝人,日常生活甚至是農民勞動的場景都進入到雕塑家的視野。雕塑表現的是田野勞作的情景。春天來了,農民趕著犁馬車,翻動泥土,為春種作準備。雕塑家對人物、馬匹以及工具的刻畫都非常精細。田地里看上去似乎不是那么平整,兩匹壯碩的駿馬奮力地拉著車,老農也費力地往前推進,有些艱難但趣味十足。

漁歸(Retour les peches)
洛朗·尤金(Laurent EUGENE)
(1832-1898)
銅
19×19×56 cm
RMB: 60,000-100,000
洛朗·尤金(Laurent EUGENE):
洛朗·尤金從1861年開始參加法國文化藝術沙龍展。他的人像雕塑特別精美,廣受當時貴族的喜愛。他熱愛雕塑藝術,從1861年到1893年,三十三年之中他每年都有作品參加。他精細的雕刻作品一直被收藏家視爲十九世紀雕塑非常重要的收藏品。
漁歸(Retour les peches):
青銅雕塑表現的是一位趕海歸來的漁女。少女側著身子,一只手置於額前,在張望遠方。她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即將歸家。這是外出勞動中經常見到的畫面。少女目光中略帶一絲倦意,她舉目遠望,似在眺望遠處的景色來紓解勞累。19世紀,藝術家們認爲藝術應以實際生活爲基礎,要求“爲生活爲民衆而藝術”,現實主義藝術思潮應運而生。他贊美自然,歌頌勞動,深刻而全面地展現現實生活。

采葡萄女(vigneronne Travailleuses )
瑪主漢·莫荷(Mathurin MOREAU)
(1822-1913)
純銅 雕塑
30×22×60 cm
RMB: 100,000-150,000
瑪主漢·莫荷(Mathurin MOREAU):
瑪主漢·莫荷從小師從其父親讓·巴蒂斯特·莫荷(Jean-baptiste MOREAU),十九歲畢業於巴黎藝術學院。莫荷家族成名於十八世紀中葉,十九世紀是瑪主漢(Mathurin)、伊波利特(Hippolyte)、奧古斯特(Auguste)兄弟三人的輝煌年代,一門三杰,其中以瑪主漢的藝術成就最高,他們活躍於法國沙龍展及博覽會。瑪主漢作品獲獎無數,巴黎檢察院大樓(Le palais justice de Paris)、法院大廳、巴黎歌劇院(L'opera de Paris)、巴黎市政府(L'Hotel de ville Paris)都有擺設他的作品,其作品以表現現實生活及人體美而著稱,瑪主漢的優秀作品被盧旺博物館(Musees Caen)、他的出生地迪戎博物館(Musees Dijon)、漢斯博物館(Musees Reims)及巴黎藝術裝飾博物館(Musees des Arts decoratifs Paris)收藏。
采葡萄女(vigneronne Travailleuses ):
勞動中的葡萄園少女作品散發著濃郁的現實主義氣息。少女戴著頭巾,身著寬松的裙裝,爲了方便勞作,她還將裙子的一角掀起,赤裸雙腳走在結滿葡萄的田間,她一只手扶著葡萄藤,另一只手正從藤上采摘成熟的葡萄;少女眼睛望向遠方,她面帶笑意,爲眼前的豐收情景所陶醉。雕塑家選取了勞動過程中一個不經意的場景,用純熟的技法將葡萄園少女的神情和姿態表現得惟妙惟肖,凸顯了瑪主漢·莫荷在其作品中所體現的對生活一貫的關注和熱愛,以及對勞動之美的歌頌。

沐浴(Baigneuse)
讓·朱諾·卡布斯(Jean Jules CAMBOS)
(1828-1917)
純銅雕塑
35×30×78 cm
RMB: 250,000-350,000
讓·朱諾·卡布斯(Jean Jules CAMBOS):
1853年卡布斯進入法國高等藝術學院,并從1857年開始在法國文化沙龍里展示他的作品,卡布斯的個人專長是人物及半身像的雕塑,他的作品爲奧塞博物館所收藏。
沐浴(Baigneuse):
此雕塑作品榮獲法國藝術沙龍金獎。藝術家用極具寫實主義的手法,描繪了一個即將進入沐浴的妙齡少女,她有著柔軟彎曲的頭發,雙手提著輕薄的衣裙,一只腳踩在水邊的巖石上,一只腳已經跨出,走向水中;她的目光專注地望著眼前的水面,顯示出嫻靜優雅的氣質,身上的衣裙不小心滑落,露出了少女剛剛發育的胸部。整件雕塑作品不論在動態、神情還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體現出雕塑家深厚的功力,也顯示出其在雕塑材料的運用上高超的技巧,他用堅硬的青銅塑造出少女溫潤而充滿活力的身體,使得此件雕塑得到它應有的榮譽。

保衛家園(La Defense du foyer)
埃米爾·波素(Emile Andre BOISSEAU)
(1842-1923)
純銅雕塑
55×40×87 cm
RMB: 350,000-400,000
埃米爾·波素(Emile Andre BOISSEAU):
1870年從巴黎藝術學院畢業後就開始不斷地參加法國藝術沙龍展,埃米爾·波素以大理石雕塑見長於藝術界,其藝術也常用大理石和銅雕相混合的形式去表現。
保衛家園(La Defense du foyer):
這是一位丈夫爲了保衛家園和親人勇敢奮起而戰的形象。作品具有古典主義的英雄氣概和希臘時期的典范美,他有堅毅的臉孔和強壯的體魄,一手拿著武器,一手保護著身邊的家人。在丈夫的身邊,是他保護的家人,妻子蹲在地上,她一手扶著丈夫,一手保護著腿上的嬰兒,而嬰兒顯然受到驚嚇,驚惶地哭著,使得整件作品的緊張氣氛更加濃厚,也體現出對戰爭和動亂的無聲控訴,作品所表現出捍衛家園、保護家人的崇高和偉大。

女郎與她的狗
(Fille avec son chien)
佚名
大理石
60×19×37 cm
RMB: 50,000-80,000
女郎與她的狗(Fille avec son chien):
雕塑家塑造了一位身體修長的美麗女子和一只乖巧小狗的場景。女子面龐嬌小,面容嬌美,深邃的眼睛,小巧的鼻子,抿著小嘴,左手輕輕摟著小狗,右手優雅的托著臉頰,用溫柔憐憫的眼神看著身邊的小狗,而小狗格外的溫順,依偎在她懷里。雕塑家選用裸體女人更能體現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無間,這件雕塑作品被作者刻畫非常到位,尤其是她那圓潤的乳房和平滑的腹部,以及修長的雙腿都無疑不顯示出人體的生命之美。

小丑(Le clown)
佚名
大理石
20×16×56 cm
RMB: 40,000-80,000
小丑(Le clown):
這件白色大理石坐像表現的是紅白小丑中的白小丑。白小丑盤坐於石凳上,身著華麗的舞臺裝正在演奏,華麗的著裝稍有滑稽。白色大理石材增加了莊重的感覺。他陶醉於自己的樂聲之中。他頭部向右仰著,閉著眼睛,所有的情緒都放在琴上,非常地沈醉。這座雕像對衣服的處理很精彩,圓領蓬松有張力,上身的布料質感輕薄,柔軟下垂,好像輕輕用手就可以將衣角撩起。

阿多尼斯(Adonis)
奧古斯特·莫荷(Auguste MOREAU)
(1834-1917)
大理石
21×26×57 cm
RMB: 60,000-100,000
奧古斯特·莫荷(Auguste MOREAU):
出生於著名雕塑世家讓·巴迪斯特·莫荷(Jean Batotiste MOREAU)家族,爲其第三位兒子。奧古斯特也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雖然沒有他兩位哥哥十九世紀法國著名雕塑家依波利(Hippolyte)和瑪主漢(Mathurin)盛名,但他的藝術也曾經獲得過個世界博覽會獎章和榮譽勳章,他憑借深厚的寫實功力創造了很多爲後人稱道的作品。
阿多尼斯(Adonis):
這是希臘神話傳說中阿多尼斯的幼年形象,這是他在叢林中穿梭打獵的情景。是希臘神話中的植物神。他出世便俊美動人,有如花一般的五官,令世間所有人與物,在他面前都爲之失色。愛神維納斯也爲之傾心,但他對戀愛沒有絲毫興趣,只喜歡馳騁於山林之間打獵。在雕塑底座基底的處理上,藝術家選用了樸素的圓形底座,爲了美化雕塑底座,藝術家在阿多尼斯的兩腳之間設計并刻畫處散落的玫瑰花枝,充滿了浪漫的情調。

少女(La fille)
佚名
大理石
31×20×53 cm
RMB: 90,000-150,000
佚名:
此件大理石雕塑為典型十八世紀風格,作品不署名是當時雕塑界的做法。
少女(La fille):
少女看上去只有十四五歲的樣子,非常地青春和可人。年輕的肌膚、圓潤的臉頰,水靈靈的眼睛目光炯炯,充滿靈性。肖像雕刻要求酷似,具有寫實主義特點。少女頭上的發帶將少女的秀發束於肩後,肩膀後面披散著及肩的打理良好的松軟卷發。女孩子的著裝端雅秀麗。用肩上披的絲巾的完整形態來完成胸像完美的切割,恰到好處。絲巾波折的線條增加了畫面的層次和美感。胸像的臺座采用圓形的裝飾底座,在十八世紀,已形成固化的方法。

孩子們與鴿子(Les enfantset le pigeon)
佚名
大理石 銅雕大理石柱
33×27×50 cm
RMB: 100,000-150,000
佚名:
十九世紀作品。
孩子們與鴿子(Les enfantset le pigeon):
潔白無瑕的大理石表達著爛漫的童真:水塘邊兩個歡快的兒童在戲耍的間隙發現了一只覓食的白鴿,他們既興奮又小心翼翼地往前靠近。鴿子竟絲毫沒有察覺, 兩個小玩伴側身一前一后地推搡著,興致勃勃和快樂。男孩的褲腿挽起至膝蓋,右腳趨前,左腳在后。雕塑表達著張揚熱烈的情緒,具有浪漫主義氣息。浪漫主義反對單純的形式美和理性的束縛,追求跳躍式的生命,追求生命的真感受和真實的形象,以極大的熱情去肯定生活和自然。

手捧鮮花的女孩(La fille qui tient les fleurs)
古斯塔夫·米歇爾(MICHEL Gustave)
(1851-1924)
大理石 大理石柱
22×22×79 cm
RMB: 160,000-250,000
古斯塔夫·米歇爾(MICHEL Gustave):
今天我們可能已忘記了他—古斯塔夫·米歇爾。但在十九世紀古斯塔夫可是赫然有名的大師—蘇華(jouffroy)的優秀學生。他參與了巴黎歌劇院的裝飾工作;亞歷山大三世大橋的裝飾建設;圣心教堂杜樂麗花園都裝飾有他的作品。他在1889年及1900年的巴黎美術博覽會上都獲得了獎章。
手捧鮮花的女孩(La fille qui tient les fleurs):
少女如沫春風,徐徐走來。白色大理石溫潤潔白,不見一點瑕疵。她頭部微仰,雙手置於身前,左腿直立,右腿蜷曲抬起,步態優雅得體。雕刻家對少女的衣裙、發絲,皮膚的處理有的放矢,又很和諧。少女面容溫婉,帶有東方情味,發絲精細柔順,嘴角附淺淺的微笑。少女著紗質長裙,輕風吹來,紗裙飄散,如水面微波,撩人心魄。

女天使(Ange)
巴利·凱利(Paris Rene)
(1881-1970)
大理石
29×37×73 cm
RMB: 190,000-250,000
巴利·凱利(Paris Rene):
巴利·凱利在其早期創作就已經參加了法國文藝沙龍的展覽,主要作品都是以大理石爲主,多以展現女性魅力爲主要創作主題。
女天使(Ange):
白色大大理石雕塑表現了一位純潔而又美麗的天使,她的身上只是簡單的披了一件輕柔的紗布,翹首以盼的坐在巖石上。圓潤的臉龐和小巧的下巴,淺薄的嘴唇和高挺的鼻梁勾勒出天使清秀的面龐,柔和的眼神表現出天使悲天憫人的性格。眼睛凝視著下界,嘴唇微抿,形成一條優雅的弧線,右手的手指托著下巴,仿佛被什麼事情所吸引,若有所思的看著。藝術家用大理石的溫潤與柔和質感襯托出天使的柔美,使得整個雕塑充滿了和諧之美和韻律感。

花樣少女(La fille)
亨利·安樂喜·彼(Henri Honore PLE)
(1853-1922)
大理石
30×27×64 cm
RMB: 150,000-220,000
亨利·安樂喜·彼(Henri Honore PLE):
亨利·安樂喜·彼師從舍空和瑪主漢·莫荷,他是一位雕塑家和畫家,從1877年開始參與法國沙龍展。他在1879年榮獲了法國文化沙龍的一枚銅牌,并參與了1900年世界博覽會。
花樣少女(La fille):
這件雕塑作品具有典型的濃郁浪漫主義色彩,藝術家把這件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溫婉而儒雅,像一首浪漫的敘情詩,勾勒出悠揚婉轉的意境。她美麗動人的眼睛低垂著,高高的鼻梁,嘴角上揚,清秀的臉上露出溫柔的表情,長發輕柔的順著肩膀滑下,右手手里還攥在花朵,雙臂自然伸展開來,似乎聽到了曼妙的歌聲,不由自主的要起身跳舞。雖然少女身著白色衣裙,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少女豐滿的乳房和纖細的腰圍,被包裹著的身體刻畫的尤爲細致,與少女光滑的皮膚形成鮮明對比,充滿節奏感。白色的大理石將少女的柔軟和細膩的質感表現的十分到位。

波斯女郎(Jeune Persane)
拉斐爾.南理利(NANNINI RaphaeL)
(生卒不詳)
大理石 大理石柱
38×18×47 cm
RMB: 230,000-300,000
拉斐爾·南理利(NANNINI RaphaeL):
拉斐爾·南理利出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斯。從1882年開始參加發加法國文化美術沙龍至1909年。主要從事大理石人物及肖像雕塑。
波斯女郎(Jeune Persane):
這尊胸相表現的雖為一位衣飾華美的婦人,卻一洗凡塵,帶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女郎低首,垂目,似有所想。這是中東地區婦女平常出行少見到的裝束,脫卻黑罩袍之下的她是如此美艷動人。她高鼻深目,眉毛濃厚,下巴尖巧,卓具異域風情。頸項上墜有精致的幾何形項鏈。漂亮的頭巾與置於胸前發絲尾部也襯托著女人的美麗。女郎脖頸至前胸豐滿而水潤,胸像切割處配以玫瑰花葉,清怡而高貴。因宗教習俗等原因,中東的婦女充滿著神秘色彩。西歐人對中東女性充滿著遐想。阿拉伯婦女在家中會穿居家的便服,但若有男性親屬在場時,仍然要包戴頭巾,然而在純女士們的正式晚宴上,女士們會亮出她們的美貌、身材、名牌服裝、亮閃閃珠寶首飾,穿著性感的晚禮服,這時的婦女著實令人驚嘆!

小憩(Petit reste)
佐治·菲嘉特(G.FRECARD)
(生卒不詳)
大理石
43×43×86 cm
RMB: 120,000-200,000
佐治·菲嘉特(G.FRECARD):
(生卒不詳)法國十九世紀雕塑家。
小憩(Petit reste):
雕塑家巧妙地利用了石料本身的色澤,雕刻出一位美麗的、手持鈴鼓低頭凝思的女性形象。她的頭上裹著頭巾,穿著領口及肩的短上衣,溫潤的粉色長裙。在粉色的映襯下,她的皮膚更顯白皙。鈴鼓本是一種表達歡快熱烈情緒的樂器,在這里,雕塑家邀你一起細細地體味這位流浪女藝人狂熱表演后停下來稍事休息片刻的那種寧靜。

阿弗洛狄忒(Aphrodite)
安東尼·穆東尼(MOUTONI Antoine)
(1765-卒年不詳)
大理石 銅雕大理石柱
40×28×86 cm
RMB: 260,000-350,000
安東尼·穆東尼(MOUTONI Antoine):
穆東尼為十八世紀法國雕塑家。他的優秀作品多次出現在十九世紀初的藝術沙龍展,他參與了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的基礎建設及雕塑裝飾,楓丹白露皇宮中藏有他為拿破侖一世雕塑的半胸像。
阿弗洛狄忒(Aphrodite):
這件白色大理石雕塑所表現是代表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誕生時候的場景,阿芙洛狄忒是宙斯與流水之神奧克阿諾斯的女兒迪奧涅所生,司掌人類的愛情、生育以及一切動物和植物生長繁衍,相傳她誕生在海水的泡沫之中,這件作品所表現的就是阿芙洛狄忒在從海水中誕生的場景,女神有著一頭秀麗的長發和勻稱修長的身材,她一只腳立在巖石之上,另一只腳自然地彎曲著,用左手輕輕撫著頭發,右手自然地向身旁舒展開,她似乎剛從沉睡中醒來,這與古希臘人的想象相契合,阿佛洛狄忒從海中降生之時就是一個少女的形象,這一點借鑒了希臘古典雕像的形象,但與古代雕塑和繪畫中常見的豐腴的女神形象不同,藝術家在這里著重強調了少女秀美與清純,表現了如夢如幻的含蓄之美。

沉思(Meditation)
佚名
大理石
30×18×50 cm
RMB: 40,000-80,000
沉思(Meditation):
作品表現的是一位哀怨的修女。她眉頭微微深鎖,眼睛緊緊地閉在一起。她的面部表情,我們仿佛可以感受到一位心懷大愛女子。藝術家之所以選用溫潤的白石大理石,主要是其純凈的材質可以體現出修女的純潔與高尚。修女頭上的頭巾,處理非常到位,輕柔而不失質感。對於修女衣著的刻畫,作者也是著實費了一番心思。整個雕塑繁簡相宜,疏密有致。此件作品雖查無作者,但不失爲大師之作。

祥和(Paisible)
阿道夫·奇普亞尼(A·ciprianni)
(1895-1930)
大理石
24×15×44 cm
RMB: 30,000-50,000
阿道夫·奇普亞尼(A·ciprianni):
意大利雕塑家。
祥和(Paisible):
這件大理石半身像雕塑的年輕女子,她有著一頭濃密的長發,清秀的面龐上有著高聳的鼻梁和纖薄的嘴唇,她的頭驕傲的揚起,眼睛向下俯視,眼神中溫柔而又伴隨著些許的高貴,雖然身著簡陋的服裝,但是依舊擋不住她渾身上下所散發的清高氣質。雕塑家細致的觀察和精確地寫實主義手法將年輕女子的精神世界和外在表象刻畫的精準無誤。

上海嘉禾拍賣
官方網站:www.jhpmzx.com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2616738357/profile
微信公眾號:shjhpm
傳 真:021-32558666
郵箱:jhpmgs@126.com
公司網址: www.jhpmzx.com
公司地址:上海靜安區延安中路1111號延安飯店東苑一樓嘉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