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連五日的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季拍賣會進入第四天,繼10月5日舉行的“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之后,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亞洲藝術及現、當代東南亞藝術之日場拍賣亦圓滿結束。每場拍賣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三場拍賣的總成交額達923,908,750港元/118,449,840美元。

張曉剛《失憶與記憶系列:2000年1號》,2001年作,油彩畫布,成交價:7,240,000港元,估價4,000,000-6,500,000港元
10月5日晚間和10月6日當天,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兩場拍賣中216件作品共成交176件,成交率達81.5%,而總成交額亦達420,077,500港元/53,856,089美元(估價逾3億港元/3,800萬美元)。
對此,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門主管林家如表示:“過去兩天,我們于兩場精心籌劃的拍賣中為藏家呈獻一系列陣容堪稱近年最強的當代亞洲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共420,077,500港元/53,856,089美元,直逼拍前總高估價。當代亞洲藝術市場于過去十年增長迅速,而從本系拍賣中我們觀察到兩大趨勢:其一,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重要作品持續吸引藏家熱烈爭奪,當中來自蓋伊·尤倫斯夫人(Guy and Myriam Ullens de Schooten)私人珍藏的方力鈞作品《系列二(之四)》在激烈競逐下以高估價近兩倍成交,更刷新藝術家作品世界拍賣紀錄;其二,市場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需求若渴,從賈藹力的《瘋景1號》以接近高估價三倍成交即可見一斑。兩場拍賣在極為國際化的競標下,共刷新六項當代中國藝術家作品世界拍賣紀錄,成績彪炳。”

趙無極《27.01.83》,1983年作,油彩畫布,成交價:10,600,000港元,估價6,500,000-8,500,000港元
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分,經過10月5日晚間和10月6日當天的兩場拍賣,212件作品拍出了170件,成交率達80.2%,總成交額達350,416,250 港元/44,925,161美元(估價逾2億1,000萬港元/2,700萬美元*)。
對此,香港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主管張嘉珍表示:“蘇富比一直致力于發展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市場,令這板塊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蘇富比的環球網絡征集到不少初現市場的名家之作,吸引藏家踴躍競投并拍出穩健成績——當中常書鴻的《重慶大轟炸》以估價三倍成交;趙無極睽違市場50年之《秋之舞》亦取得佳績,致使蘇富比成功囊括趙無極作品十大拍賣紀錄之其中八位;而我們本季特別呈獻的‘飛石樓之席德進收藏’專拍也深受藏家歡迎,34件拍品全數拍出香港作為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拍賣中心,吸引了購買力強勁的亞洲藏家參與其中,當中包括中國、臺灣、印尼等地的新進藏家。其積極參與為過去兩天舉行之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拍賣會帶來350,416,250 港元/44,925,161美元的總成交額,同時刷新四項藝術家拍賣記錄。”

亨德拉·古拿溫《與孩子的自畫像》,1978年作,油彩畫布,成交價:4,600,000港元,估價800,000-1,500,000港元
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兩場拍賣的成績亦不俗,192件拍品拍出了136件,成交率達70.8%,總成交額為153,415,000港元/19,668,590美元(估價:8,800萬港元/113萬美元)。
對此,香港蘇富比東南亞藝術部主管莫錦川表示:“承接昨天晚間拍賣的強勁勢頭,今天來自亞洲的資深藏家與新進買家互相競逐多位最炙手可熱的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今季這們很高興從多個私人珍藏搜羅了一系列精彩拍品,并且拍出理想佳績,當中包括李曼峰珍罕大尺幅油彩畫布杰作《峇里民采》,以及新加坡‘南洋畫派’畫家如釧泗濱及陳文希的佳作。隨著市場漸趨成熟,藏家們深知其個人品味,為爭奪心頭好投標往往超越拍前估價,對來源有緒及首現市場的作品尤其趨之若鶩。蘇富比一直積極推動東南亞藝術的發展,并不斷把新藝術家引入蘇富比的拍賣,從而吸引更多區內新藏家參與。過去兩天的拍賣共錄得153,415,000港元/19,668,590美元的總成交額,且刷新多項藝術家作品之拍賣記錄,計有安妮塔·馬賽賽·何(Anita Magsaysay-Ho)、米高·柯瓦盧畢亞斯(Miguel Covarrubias)及李綾瑄(Jane Lee)等,成績亮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