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實節 《秋山清妙》圖
水墨紙本 立軸
88×36.5cm
出版:
一、《中國名畫第二十一集》圖9,上海有正書局印行,民國十四年。
二、《木扉藏明遺民畫二十家》,原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八卷第二期,1976年。
三、《支那南畫大成》第十卷·山水軸二,p53,興文社株式會社,昭和十一年。
姜實節(1647----1709)字學在,號鶴澗,山東萊陽人,名士姜埰的次子,明禮科給事中。“有孝行,篤友誼”。明亡后,姜實節遵從父命,不事舉業,不入城市,布衣終老。晚年于蘇州虎邱筑諫草樓,門人私謚“孝正”。《蘇州府志》、《國朝畫徵續錄》、《桐陰論畫》、《國朝別裁詩傳》、《樸庵文集》、《樊榭山房集》、《清朝書畫家筆錄》等史籍對其生平、詩文、書畫皆有所記述。
姜實節畫得倪云林(倪瓚)法,落筆更為荒率,書法亦出自云林,其筆勢如篆籀。此《秋山清妙》圖以云林法繪疏林遠山之景,峯巒簡淡,林木蕭竦,備清曠之致。自題云:“秋雨空山葉落時,清奇妙境耐人思;窗前檢點新詩稿,多在離離楓樹枝。偶作小幀,得詩如右,聊自適意,不知倪之為倪也,姜實節。”姜氏擅書畫亦工詩,有《焚余草》傳世,因姜實節詩書畫三者皆精,是以當時蘇州書畫收藏者,在向姜實節求畫時,“必得其題句以為重”。
姜實節與揚州才女陳素素的愛情故事向來膾炙人口。陳素素,康熙年間揚州名妓,擅寫詩作畫,亦能譜曲,自號“二分明月女子”。姜實節為陳素素的才貌所傾倒,為求得芳心,不惜重金購買從皇宮散落民間的宣德窯脂粉盒,贈與素素。正值兩人情投意合,心有所屬之際,一位揚州豪強看中了陳素素,強行奪走。失去了陳素素的姜實節,整日魂不守舍,寢食難安。為解相思之苦,姜實節暗中派人送信給陳素素,痛陳自己的思念之情,并發誓說此生非她不娶。陳素素見信,感動得肝腸寸斷,立即咬斷手上所戴的金指環,請來者捎給姜實節。“環”,諧音同“還”,素素用以暗示自己必還之意。姜實節得信,感泣不已,遂將此事告訴好友吳彤本,并請其題詞以作紀念。吳彤本于是填《醉春風》一闕,一時傳為韻事。
數百年韻事而后,我們再回到這幀詩書畫三絕的《秋山清妙》圖上,賞讀竹垞老人的題詩。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詞人,著名學者、書法家。號竹垞,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朱彝尊作文、考據皆擅,詩詞工整雅健,與當時王士禛南北齊名。以他為代表的浙派詞(一稱浙西派)和以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詞派,在詞壇并峙稱雄。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可謂著作等身。
朱彝尊比姜實節年長18歲,于康熙年間辭官返鄉專事著述。秀水、蘇州相去200里之遙,輾轉得見姜實節此幀《秋山清妙》圖,欣然依韻題詩:“想見幽人破墨時,倪黃深意費尋思;此間我欲安茅屋,更種蕭蕭竹幾枝。竹垞老人題于曝書亭,并次原韻。”竹垞老人的題詩無疑為這幀三絕之作又添兩絕,可謂錦上添花!
上海嘉禾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預告
預展時間:2014年10月28日-29日
拍賣時間:2014年10月30日-31日
展拍地點:上海浦西洲際酒店三樓宴會廳(上海市閘北區恒豐路500號)
上海嘉禾拍賣
官方網站:www.jhpmzx.com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2616738357/profile
微信公眾號:shjhpm
傳 真:021-32558666
郵箱:jhpmgs@126.com
公司網址: www.jhpmzx.com
公司地址:上海靜安區延安中路1111號延安飯店東苑一樓嘉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