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揚《星光》布面油畫 1991年
早在2012年市場調整初期,市場就已經做好了用版塊整合來加強市場粘性的準備,版塊的重新規劃或新版塊的開發整合才是調整初期需要干的正經事。年輕藝術家版塊和抽象藝術版塊同時受到了市場關注,而今,年輕藝術家版塊市場已經風生水起,抽象藝術版塊是否會厚積薄發?
在中國美術史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抽象藝術作品并不鮮見,但與具象藝術相比,抽象藝術在受眾、市場與大眾關注中一直處于較為忽略的位置。近年來,一、二級市場都在推動抽象藝術的發展,如香港蘇富比不斷增加抽象藝術作品的比重,在今年秋拍中推出了50到80年代的抽象作品單元,更首次推出韓國抽象藝術家的作品;北京保利也瞄準抽象藝術,預計在夜場中推出專題。雖然放眼望去,中國的抽象藝術市場尚未形成,可是進入到拍賣市場的抽象藝術作品已是越來越多,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資深專家黃杰瑜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藏家關注抽象藝術,我們是順應市場的趨勢,挖掘到這個市場的新熱點。”
2011年起,趙無極和朱德群的市場價位同時在香港和內地走高,但由于這些藝術家早就具備足夠的市場背景,導致市場只認可他們,而忽略了背后代表的“群體”:抽象藝術家們。近兩年,香港市場持續重點推出吳大羽作品,作為未被市場挖掘的國內早期抽象藝術家代表,其市場的上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買家對抽象藝術版塊的關注,而市場對吳大羽、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藝術家的梳理,也逐漸理清了國內早期抽象藝術發展脈絡。“從老一輩抽象藝術家吳大羽、趙無極、朱德群,到尚揚、丁乙、孟祿丁,再到年輕藝術家王光樂等,經過市場的整理,抽象藝術家的發展脈絡已漸清晰。”李艷鋒說到。與此同時,一級市場也站在學術角度為市場提供了不少藝術家名單和線索。偏鋒新藝術空間已多年不間斷策劃推出抽象主題展覽,轉型后的Boers-Li也在近年關注和挖掘了一批國內具實驗性的抽象藝術家。拍賣行和畫廊對抽象藝術市場的同時推廣迅速擴展了抽象藝術家的市場名單,這批名單則又反過來加速市場的發展。
抽象版塊市場扔出起步階段
實際上在此前,從趙無極,朱德群到尚揚,孟祿丁再到年輕藝術家王光樂等藝術家作品就長期出現在二級市場中,此次不過是將他們歸納到抽象藝術家的領域。李艷鋒也指出,目前市場雖然在對抽象版塊進行重新梳理,但并不意味著抽象藝術版塊市場的整體成熟,對藝術家的梳理才是市場梳理關鍵。而起決定性因素的在李艷鋒看來有兩點,其一便是是內部環境的影響,作品的學術性及作品特色是被市場選擇的首要條件,王光樂極具辨識度的作品特色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其二則是外部環境對抽象藝術版塊市場的影響。抽象藝術在中國過去幾十年的藝術發展史上一直處于邊緣地位,抽象藝術在世界范圍卻影響巨大,目前架上繪畫拍賣TOP榜前列也多被抽象藝術作品占據。李艷鋒也將抽象藝術未得到市場重視的主要原因歸咎于此前藏家對抽象藝術版塊認識的分歧。“抽象版塊市場的發展跟整個藏家的趣味有直接關系,這個板塊之前一直不溫不火主要因為整個中國藏家對于抽象的理解。”
隨著日漸增多的時尚抽象藝術展,抽象藝術也越來越被國人接受。“之前很多藏家對抽象看的不太清楚,這兩年在各類抽象藝術展覽的帶動下,對抽象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西方抽象藝術家在市場上的優越表現,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新興藏家,他們大部分都住在海外,或者有海外留學、生活背景,他們對抽象藝術作品更容易接受。”李艷鋒說到。林家如也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其實國內抽象藝術市場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這幾年由于整個收藏族群的年輕化,很多收藏家對抽象藝術有感覺,也帶動了國內的抽象藝術市場。”
藏家培育2.0計劃?
目前,港臺和海外藏家對抽象藝術的接受度較高,但國內新興藏家的培育才是拍行關心的重點。“因為國內市場還是需要靠國內藏家來支撐,海外藏家只是一部分。而目前市場所指的和需要培育的還是中青年抽象藝術家作品,他們的價位相對較低,例如王光樂、丁乙等藝術家幾十萬價格范圍內的作品是能夠接受的。”李艷鋒表示。
由此看來,抽象藝術市場在國內還仍屬起步階段,李艷鋒坦言:“抽象藝術市場想在未來幾年中有大突破可能比較難,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的抽象藝術家市場才剛剛有好的起色而已。”北京匡時拍賣油雕部負責人謝揚也表示:“未來幾年的市場小突破還是會有的,大家會對這一版塊的認識慢慢加深,但是市場的反映速度我們也得看整個市場的推廣,比如只有一家或者是兩家做這個事情,推起來會比較慢一些,如果從上到下整個體系都在對這個版塊進行強烈的關注,則會加速市場的推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