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工作人員在展示張大千《驚才絕艷》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2014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0月7日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呈獻逾360幀近現代名家作品,包括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力作,總估價達2億港元/2,560萬美元*。今季蘇富比征集之作品,不少首次推出市場,如民初名家書法,及由成扇、手卷、冊頁組成之“銘心絶品:重要私人收藏近代名家書畫”;另有部分作品源自蘇富比歷年拍賣,鮮有曝光,今再度釋出,為近年加入收藏行列之新晉藏家提供親身觀賞之難得機會。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表示:“是次秋拍,我們繼續發揮蘇富比國際業務網絡之優勢,成功征集多幀本地及海外收藏之精品,當中包括多位名家具代表性的重要杰構,更不乏首次出現于拍賣場的作品,令人引頸以待。是次拍賣會總估價達2億港元,為近年來蘇富比估價最高的一次中國書畫拍賣。蘇富比作為全球首家在亞洲經營中國書畫拍賣之國際拍賣行,累積豐富經驗及人脈網絡;以是次秋拍為例,不少作品乃經蘇富比拍賣,今再獲委托拍賣,充分反映客戶對我們長期的信賴及支持。”
“是次秋拍亮點首推張大千的《驚才絶艷》,此幅寫于畫家工筆創作巔峰時期,為其居南美阿根廷時傾力之作,水平極高,亦充分展現畫家取法自敦煌之行所研習之石窟藝術。此作曾于張大千首個西方大型個展——1956 年巴黎近代美術館《張大千畫展》中展出,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同場重點拍品包括齊白石《旭日東升》;及前法國駐華外交官收藏之傅抱石《黃山煉丹臺》。”
重點拍品

張大千《驚才絕艷》
1956 年巴黎近代美術館《張大千畫展》展品
張大千(1899 – 1983)《驚才絶艷》
1953年作 設色紙本 鏡框 135.2 x 57.5 公分 估價待詢
“紅拂女”題材出于唐代杜光庭傳奇《虬髯客傳》。她與李靖、虬髯客合稱“風塵三俠”,是后世不少文藝作品描述歌頌的對象。1933年三月,大千先生赴湖南長沙旅游訪友,游蹤遍及南岳衡山和衡陽等地。據本幅題詩所示,他曾順道往醴陵憑吊紅拂墓,謁墓后賦成七絶四首,惟以“紅拂女”或相關題材入畫之作,卻直待1944年方出現,中間相隔十年,未見有此題材作品登錄于公開數據中。
本幅寫于1953年秋,與1944年本距約十載。時移家南美阿根廷,居曼多灑之昵燕樓,寫時正屬其工筆創作巔峰時期,暫棲樂土而傾力成此寄懷之作,水平之高,自不待言。
《驚才絶艷》之寫法,可見大千先生敦煌之行受石窟藝術的影響。其人物由疏簡轉向工細寫實、服飾圖案趨向裝飾性、設色呈繽紛古艷等,都取法石窟中唐或以前的壁畫。他亦兼擅各家技法,故線條流暢利落,勾勒精確,結合了明人細致秀麗的筆意,將壁畫中的技法修飾得更婉轉流麗,化成他筆下獨特的人物畫風。
本幅承襲1944年本,構圖大抵相同。但前者寫于金箋上,故設色敷彩較厚重。本幅改以宣紙,發現墨色效果較佳。雖云創作受石窟藝術影響,惟用色上,參合消融前人之技法,毋拘限于唐人極富裝飾性之鮮麗色彩。他因材施變,敷色素淡,艷麗不減卻多添一分清秀古雅。衣服裝飾亦化繁為簡,如衣裙轉作素凈,下擺的花邊以淺絳取代重彩。人物開臉變動極微,只是本幅紅拂女的臉龐較修長清秀,雙瞳注視前方而非斜瞟左側。
大千先生去國后,足跡踏遍歐、亞、美,展播其畫藝于各地乃目的之一。1956年,巴黎近代美術館主辦《張大千畫展》,乃其在西方藝術殿堂首次舉辦大型個展,共展出61幅作品,范圍涵蓋自1929年至近作。好友高嶺梅、郭子杰、巴黎塞勞奇美術館分別借出藏品參展外,他從自存精品中細選不同題材最具代表性者參加,重要性堪與二十載后美國舊金山亞洲文化中心舉辦《四十年回顧展》等量齊觀。本幅即展品之一,畫家如何自珍,于此見矣。

齊白石(1864 – 1957)《旭日東升》
1919年作 設色紙本 立軸 130 x 52.3 公分
估價:800萬至1,200萬港元/102萬6,000至153萬8,000美元
齊白石之《旭日東升》乃其重要山水題材“洞庭帆日”的變體創作。如此題材成型于他第一次遠游后,圖中基本元素見紅日、輕帆、遠山、云彩、江浪等。本幅強調云霞部份,見朱霞漫天;以勾線法代替留白表現江浪,令畫面更為豐富;紅日一輪,出江面而越青山,日出灼灼,天布彤云,朝暉落江上,有微瀾,浮光躍金,以飽蘸水分之筆帶一抹遠山,將“日出紅塵生,不見青山色”的情境貼切表達。
此圖之象征意義,喻宦途如旭日東升,齊白石屢畫“日出”,多贈為官者。本幅上款“晉卿”似為陳晉卿,河南洛陽人,曾任吳佩孚部隊軍法執行官、徐世昌時期最高法院院長等職。齊白石彼時尚居京華之初,與上層關系或多靠夏午詒等官僚,由此背景推之,寫贈陳氏亦為接近當時情況。
畫上鈐“戊午后以字行”印,為齊白石1918年自刊,現藏于北京畫院,僅見鈐于1918、1919年前后少數作品,乃其早年作品斷代的重要依據。

傅抱石(1904 – 1965)《黃山煉丹臺》
1945年作 設色紙本 立軸 98.3 x 50.3公分
估價:600萬至800萬港元/76萬9,000至102萬6,000美元
《黃山煉丹臺》創作于傅抱石創作鼎盛之期,其人自創“抱石皴”之運用如臂使指,熟練自如。本幅入畫乃黃山勝景之一的“煉丹臺”,畫面幾為巨巖層疊,奇峰迭生,密樹連撗所滿蓋,僅余右上方寸空間以顯天隅一角,布局緊密。傅抱石構此圖時悟自詩意,雖非對景寫生所得,仍無違自然之貌,他取其地貌梗概,復施挪移造化之功,圖此蒼茫之情狀。
本幅所見,巖層密樹,相纏糾結,連綿交織,渾然一體,惟細部處理,一樹一石,交代清晣,無含糊搪塞之弊,于混沌蒼茫中,秩序自生,層次現于隱顯間。細微處,尤見用心,如右方臺上高士結伴觀景,下臨深壑,留白少許,即點出匹練細流狀,對應“石壁劃流泉”詩句;畫面正中處,鋪以靛藍,蓋煉丹臺前有小山峰曰“紫玉屏”,石色呈黝紫,故以鮮用之色狀之,詩境相應,亦脗合實貌,可見畫家經營之用心。

于非闇(1889– 1959)《胡家紅牡丹》
1948年作 設色紙本 立軸 84 x 49.3公分
估價:80萬至120萬港元/10萬3,000至15萬4,000美元
于非闇愛寫牡丹,他寫牡丹摻以春之花,夏之葉,秋之干;夏葉繁茂,秋枝遒勁,最能襯托春花嬌艷富貴。本幅《胡家紅牡丹》中牡丹盛開,中心一朵正面朝觀畫者,稍遠者對空怒放,色粉嫩而姿婀娜,引得蜂蝶俱來,于二十世紀寫工筆牡丹者當中實無出其右。
本幅圖中同繪墨蝶、蜻蜓、九蜂、螞蚱等昆蟲,在于非闇作品中極為罕見,富貴之余,一堂生機。細觀畫中昆蟲,當中蜜蜂的飛、立、正、側姿,躍然紙上。其余昆蟲如螞蚱、蜻蜓、蝴蝶等之細節無一不清晰呈現,其察物之精微實令人嘆服。畫中所鈐象型“非廠”朱文印,錄于印譜,鮮見鈐于作品上,本幅屬稀有之例證。

溥儒(1896 – 1963)《河蹲人》
約1940年代作 設色絹本 立軸 21 x 35.6公分
估價:12萬至18萬港元/1萬5,000至 2萬3,000美元
畫中見河里蹲人,實取“何敦仁”諧音而貌之。何敦仁(1910-1981)者,乃福州同光體詩人何振岱第五子。三十年代,何敦仁隨父入京求學,投溥儒先生門下,集山水畫。1949年后,任福州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分會理事。本幅若非明示于題跋,觀者當誤為《太平廣記》或志怪小說中之異人奇行。此等“怪力亂神”者,偶現溥儒筆下,有志不能伸,委以曲筆之意。本幅則以其門人為對象,隨手拈來,揮灑自如,充分流露其幽默詼諧的真性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