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前的蘇州古玩店
所謂“埋地雷”,說出來似乎很簡單。把地雷通過各種渠道,事先安置到各種預定位置:例如老頭老太家里,名門望族的后人家里,以及有地位的領導家里;還有拍賣行、古玩店、博覽會甚至地攤上等等。然后編一個美麗的故事說動買主上鉤。接著領“鬼子”進村,一番游說,一番表演。最后踩響“地雷”,交易結束。但實際操作起來,其實是一個精密的系統工程,是不見硝煙的“定向爆破”。
寫完“鏟地皮”,有必要說說“埋地雷”。有媒體曾發布過全國文物造假產業地圖,看了簡直就是一幅駭人聽聞的“地雷”布局圖。不過,有“鏟地皮”的就有“埋地雷”的。非但如此,“鏟地皮”的常常一不小心會踩上“地雷”,而“埋地雷”的又通常假扮成“鏟地皮”的來忽悠你。這,大概就是古玩世界五彩斑斕的“無間道”。
所謂“埋地雷”,說出來似乎很簡單。把地雷通過各種渠道,事先安置到各種預定位置:例如老頭老太家里,名門望族的后人家里,以及有地位的領導家里;還有拍賣行、古玩店、博覽會甚至地攤上等等。然后編一個美麗的故事說動買主上鉤。接著領“鬼子”進村,一番游說,一番表演。最后踩響“地雷”,交易結束。但實際操作起來,其實是一個精密的系統工程,是不見硝煙的“定向爆破”。
老胡財大氣粗,多年前涉足瓷器收藏,馬上有一批古董商不請自來,團團圍住,流水般送上各種貨色。這幫人比伺候親爹還殷勤周到,天天陪著他邊吃喝玩樂,邊地質勘探般到處尋寶掘寶。碰到的貨色,每一個故事都說得神乎其神:有爺爺做過乾隆保鏢的(時間對不上啊);有父親偽滿時期當過中央銀行行長,厭惡日本鬼子而把國寶窖藏地下的;有從海外四大家族手里處置遺產而直接拿過來的……個個忽悠起來巧舌如簧,天衣無縫。時間長了,交過幾次學費后,老胡也算有些眼力,一般的東西,小打小鬧的已經感覺不過癮了。他要搞個大的。
一天,有遠方的線人來報,說發現一件重器,明洪武時期的釉里紅將軍罐。這元明之際的釉里紅瓷器,比元青花還要難燒,史上留存的很少,保存完整的更是鳳毛麟角。來者說,這件東西難得的完整。他拿出彩色照片好幾張,側面底部都有,但只讓老胡看一眼就收回去了,說是不給留底。來者表示,真假你們盡可以帶專家來看。老胡他們再三問東西出自哪里?回答是在四川達州發現,現在當地某某手上。“我是第一個讓你知道。”他掏出手里的機票,說馬上要飛北京,感興趣的人還有一溜呢。言下之意,你要抓緊。
達州,老胡心頭迷糊。看照片東西倒是像的,可達州,從來沒有聽說出過什么瓷器啊?當晚,大家圍著老胡反復合計,想來想去,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只是一致覺得,東西如果是真的,那是國寶無疑。半夜,戴眼鏡的小梁一拍大腿,找到書上說,朱元璋有個兒子死后葬在達縣,莫非靠譜……?大家立時來了精神,老胡兩眼放光。
于是一班人心急火燎地趕到達縣。等了兩天,千呼萬喚始出來,東西隆重登場。周圍的人都說好,連一貫穩重的“老法師”也拍案叫絕。老胡像喝了藥似的興致高昂,當場付款走人。東西帶到上海,后來請最頂級的專家一看,委婉暗示老胡那是高仿一枚。老胡開始不信,背地里罵他是“假專家”。但時間長了,慢慢看出端倪,終于明白自己踩了“地雷”。
有“埋地雷”的,就有“運地雷”的,這個當然是物流公司般一條龍的服務,這里就不必細說。但可悲的是,有些運地雷的人其實是純粹被人“當槍使”,壓根不知道東西的真假,還以為自己是“奪寶奇兵”呢。1989年秋季,香港蘇富比拍掉一件清代雍正粉彩花鳥紋瓶,器形碩大,42厘米高,畫牡丹綬帶,精美絕倫。這件銘心絕品,私下以為比2002年張永珍買了捐獻上海博物館的那件更要精美。最后此器以創紀錄的1210萬港元成交。如果擱到今天,東西要是再露面,那還了得。可巧十年后,我有一個朋友,律師出身,業余好古,提了同樣的一件東西,遠涉重洋,去倫敦見某國際拍賣公司的專家。木箱剛剛打開,英國紳士就和藹地笑了,笑得意味深長。他說在這十年里,已經看到數十個同樣的花瓶了,而且做得,嗯,確實不差……朋友頓時臉色通紅,簡直無地自容。原來,他據說是受某某“大家族后人”之托,幫助人家處理遺產糾紛呢。哈哈,被人“埋”了也不知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