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量版“颶風戰魂”陀螺玩具
如今有人將抽陀螺和遛狗、廣場舞并稱為“社區三害”。現在的年輕人講求質量,而抽陀螺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有些不雅,讓人心煩。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陀螺除了供人抽打玩耍,它還是我國的一項傳統工藝品,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陀螺游戲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時期的《帝京景物略》中便有記載,書中有一首民謠唱道:“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從歌謠中不難發現,當時打陀螺是一種流行于春夏季節的娛樂活動。
我從小酷愛玩陀螺,小時候玩的陀螺都是父親用木頭做的。父親是村里的巧匠,每次父親做陀螺我都會在旁邊等候,等到準備完工的時候,就樂呵呵地拿著書本上的卡通圖案要求父親刻上。父親做的陀螺總是伙伴中最特別的,常常讓小伙伴們羨慕不已,那時我便萌生了收藏陀螺的想法。我把玩了一段時間的陀螺藏起來,然后跑去告訴父親陀螺壞了,父親便又重新給做一個。久而久之,我積累了不少陀螺玩具。
長大后,我不滿足于收集簡易的陀螺。借每次到外地出差的機會,我便會淘一些風格獨特的陀螺。不久前我在云南省的景訥鄉游玩,景訥鄉素有“陀螺之鄉”的美譽,制作陀螺的工藝也分外講究。在那里我有幸淘得一枚“紫云木”做的陀螺。該陀螺直徑8厘米,高10.5厘米,重0.8斤,是用“紫云木”干心木做的。據當地人介紹,“紫云木”其實就是紅豆杉,其木材堅硬,很耐打。聽當地制作陀螺的人講,“紫云木”生長在景訥鄉高山懸崖間,生長緩慢,難尋且不易采伐,如今極為罕見。閑時把玩這一枚陀螺,雖沒有現代機械做的陀螺般圓滑,細微的紋理中卻透露著工匠的用心,雙手與紋理的摩擦間,讓人安心靜思。
除了收藏一些具有紀念價值的陀螺。我還會收藏一些現代小孩子玩的陀螺。如今的陀螺無論是材質還是造型都可謂豐富多彩,早已不僅限于當時我們玩的木陀螺。現代小孩玩的陀螺多是用塑料做成的,每個陀螺上都有漂亮的卡通圖案,有些還會配上炫麗的燈光和音樂,可謂絢麗多彩。我收藏的一套颶風戰魂2陀螺玩具,是根據熱播動畫片《颶風戰魂》里“正義少年”手持的陀螺制造的,制作工藝與圖案都極為精致奪目,各具特色,我極為喜歡。
如今有了一定收藏規模的我反而更加珍視父親做的陀螺,雖然它們的材質、工藝都十分簡單,但對我來說,其中蘊藏的父愛與回憶是最寶貴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