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館里可以拍照的地兒不多,但人們還是想在梵高身邊留個紀念
土豆、鞋子、向日葵、星空,還有那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臥室,誰有如此魔力讓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物變得眾人追捧?沒錯,只有一人——文森特·威廉·梵高。作為荷蘭現當代最為著名的畫家,荷蘭人在他們首都最重要的位置給了這位藝術家一座獨立的美術館,在它的不遠處就是陳列包括倫勃朗的《夜巡》等眾多尼德蘭知名大師作品的荷蘭國家博物館,但人們似乎更愛戴這位情感畫家,美術館的門口永遠排著長隊,慕名而來的全球崇拜者熱愛這位色彩熾烈的后印象派大師,盡管其畫作生前基本沒有賣出過。
有人說,梵高是被塑造出來的,他的偉大并沒有在其生活的時代所體現?;诖耍蟾呙佬g館的責任之一就在于令人信服地解釋了梵高為什么偉大,無論在其所處時代還是以后的很多年中。美術館陳列的不僅有梵高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還展示了梵高的好友、老師、追隨者以及與其同時代的眾多知名畫家的相同題材作品,通過一系列比對,映襯出一個偉大畫家的成長史。梵高在色彩上的天賦毋庸置疑,他把油畫的本體語言探求發揮到了極致,但顯然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
學院派的灰調子以及寫實靜物,梵高也畫過,甚至幾次進入不同的美術學院學習繪畫,那些學院里學生該做的,諸如畫人體骨骼結構等,他一樣不落。只是其總不忘加點什么,例如給枯燥的骨架加上一根燃著的香煙,而就是這個創意做成各種產品被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消費著,當然,這與梵高無關而是美術館經營者的再創造。相信,誰也無法否定巴黎對梵高的影響。美術館里的作品清晰地呈現了畫家如何從陰暗的灰調子走向絢麗的色彩實驗。勞特累克、高更等一眾巴黎畫家在創作中給予他的啟發與鼓勵,都是成就其偉大藝術的重要因素。當然,還有不得不說的日本繪畫,對浮世繪技法、表現方式的借鑒,促成了梵高巔峰時期藝術作品的重要特色。展廳里,他模仿日本繪畫的作品,以及稚拙的漢字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撇開這些,陳列展最有研究價值,也最體現美術館功能的一部分,當屬科學地展示了梵高為什么會被譽為色彩大師。黃與紫、紅與藍、黃與綠,色彩如何對比、如何互補,以及更重要的——如何抒發情感,都有詳細的分析,甚至不惜動用顯微鏡,讓觀眾在細微處觀察那些色彩怎樣被一層層地刷在畫布上并產生神奇變化。頗為諷刺的是,梵高顯然沒有條件使用顯微鏡,他的試驗全部集中在一個古舊盒子里,里面擺放的各色毛線團才是梵高畫畫前反復擺弄的——是的,他用各色的毛線進行調色實驗。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畫家生前生活的拮據?;蛟S,很多人不知道,梵高作品里各種各樣的花,除了他個人喜好外,重要的原因是那是最容易獲得、也最適合他實現色彩追求的題材。
大多數藝術史的書寫者都無不遺憾地表達了對這位生前不得志且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畫家的同情。美術館也特別開辟專門展廳展示其生命的最后時刻,以及關于梵高的一切——他熱愛的巴黎郊外奧維爾,他生前僅有的堅定支持者、兄弟提奧,還有最近才發現的,在離奧維爾不遠處、梵高在彌留之際所畫的風景畫。對梵高而言,命運太過弄人,自命不凡的他苦苦追求的藝術理想乏人問津;但梵高又是幸運的,他的自畫像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出名的自畫像了。畫家的幸福在此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體現,沒有哪個職業可以如此輕松優雅地將自己永久展示于最高藝術殿堂,供后來者瞻仰與反復討論。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西方的重要美術館都有顯著的關閉手機鈴聲的提示,無論多么時尚的青年也不會在館里讓自己的手機發出鈴聲,更不要說接打電話,當然,這里也不是絕對安靜,嬰兒的哭聲偶爾會嚇你一跳,不過這是他們的特權,相信梵高也會理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