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沈乾石(RS_PROJECTS自由策展組織創立者)
卓克:創立RS_PROJECTS這一策展組織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命名為RS_PROJECTS?
程然:初衷是想做一些展覽,一些實現自我意愿,自由度高一點的展覽。當然,我們也沒有想把這事情做得很嚴肅,更在意的是能夠平行于藝術家,切實的做一些雙方都會覺得有意思的東西。使用英文當機構名稱也有淡化我們兩個人本名的意思,相當于是一個代號,讓大家更關注于展覽本身。
沈乾石:RS是然和石的拼音首字母的縮寫。平日里都會用各自的本名做各自的事情,和起來之后才是RS_PROJECTS。至于為什么是兩個人,我想是因為對于一個實驗性的策展項目,一個人的精力太不夠用,兩個人可以互相分擔和補充。
卓克:“RS_PROJECTS側重于探討本區與不同城市間的當代藝術生態區隔,不同于傳統策展依托于固定的展示空間,而是依據策劃中的實驗項目的實際需求在武漢當地選取活動地點”,這有別于傳統的策展理念是如何提出的?
程然:在地性是我們非常在意的問題,武漢跟其他城市非常不一樣,他有東湖。“當代藝術生態區隔”這個詞比較大,我們目前做的是很細小的環節,并準備在之后的計劃中串列這些環節形成鏈條。然后,目前我們以非營利組織的形態活動,但對于資金的問題確實很讓人頭疼。好在愿意參與的藝術家都非常理解,愿意自籌一些款項完成作品,我們只需要拿出完成展覽的費用就可以了,而且這個機構保持狀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非營利。最后,是關于空間的問題。我們把空間放在這個地點是為了有意與常規體制的空間進行一個區分,職能不同,做法不同。場地選擇后策展人主動退場引發藝術家內場自治,這也是我們在最近一個展覽中做出的嘗試。因為我們也是想通過不斷的努力,讓大家自由評判。
卓克:對于策展人在藝術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有什么看法?
沈乾石:這個問題很具體。獨立策展人、美術館策展人、商業策展人針對的問題和方向都不同,但同時身份也可能會被混合,所以主要專注于學術本身也是我們在成軍的時候定下的軍規之一。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藝術家理解我們,然后加入進來,至于“地位”我更愿意稱它為公信力。至于影響,非常希望有人能通過我們的工作關注到藝術家個體,這個比較切實。

卓克: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媒體關注度要高于畫廊、博覽會,這對策展人有壓力嗎?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程然:我會更關注畫廊、博覽會。可能會有一些壓力,但這個壓力太整體了我們可能感覺的不太切實,特別是當我們打算不以盈利為目的時候。
沈乾石:策展人的壓力主要在于發現藝術家和整理作品上面。媒體對于拍賣市場投入更多的關注有部分原因是其中包含著經濟因素,天價是很好的噱頭。不過對于我們自己來說也確實需要反思,爭取做好更多展覽吧。

卓克:在國外很早就有獨立的策展人協會,國內目前美術家協會非常多,但策展人協會卻很鮮見,您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協會嗎?希望這個協會能給策展人帶來哪些影響?
沈乾石:策展人協會我覺得是有必要的,會產生一個相互討論的空間。我們機構是一個相當自由的年輕實驗團隊,并不能算作很正式的策展人或組織,所以我們更愿意用學習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問題。希望協會能提供給策展人之間更多交流的機會吧。
卓克:您平時策展接觸了很多青年藝術家,您覺得湖北的青年藝術家整體來說有什么特點?
程然:本區藝術家跟其他地方不同的特點,這也是我們正在積極探討的問題,很難概括的講出來。我覺得有一個很令人安心的點是大家雖然都清楚武漢的市場與北上廣沒辦法相比,但是還是愿意在武漢活動。比如這次的展覽也是一樣,一般涉及場地制作的展覽美術館或策展方都會提供一些資金幫助,但是因為我們能力有限,沒有資金,大家也都非常理解,自掏腰包做東西。這樣說完我覺得還是可以概括一下,用武漢話叫做“講胃口”。
卓克:八月份“獨抒己見Strong Opinions”當代藝術邀請展的參與對象為活躍在武漢地區的青年藝術家,作為同樣非常年輕的策展人,您是如何挑選青年藝術家?
程然:我們的方式是直接拿展覽的策劃案和盡可能多的藝術家對談,喜歡這個計劃和時間充足的藝術家就會同意加入。作為一個相當年輕的策展組織,在做某些工作的時候肯定會受到一些善意的質疑,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著解釋和說明進行。當然我們在選擇討論對象的時候也有一些相應的考慮,本次主要是要求在武漢地區生活工作過一段時間,創作經歷比較豐富的藝術家。邀請到的人中間有湖北美院的年輕教員,k11駐村藝術家等等。在之前的回答中,我也提到了內場自治一詞,這是本次展覽相當關鍵的一環。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本次的工作實際上是在判斷藝術家本人,而不是根據選題挑選作品。
沈乾石:同時,我們也尋找到一些作品很棒,非藝術類專業的青年參與進來。本次展覽策展方式和具體作品的介紹,可以關注我們與組織同名的豆瓣和微博。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藝術在線》39期湖北專刊敬請關注! 詳情請登錄卓克藝術網點擊“藝術在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