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可染《云山田園》成交價八百零五萬
讓上海藝術品拍賣再次崛起
提起“拍賣”這個詞,很多人以為是舶來品,其實不盡然,早在魏晉時期,中國佛教寺廟處理已故僧人衣物,便采用“唱賣”形式,五代十國時,吳越國的龍泉縣縣民張延熙用1009貫819文錢撲買了縣內三個酒坊,獲利豐厚。楊億《武夷新集》十五《論龍泉縣三處酒坊乞減額狀》里說:“縣民張延熙貪婪無識,遂入狀,添起虛額,撲買勾當。”這是史書最早記載的撲買行為。“撲賣”可以寫作“博賣”。而今天拍賣的“拍”,又曾有與“博”一樣的音。也許今天的“拍賣”一詞便是由此而來。我國的近現代拍賣業始于19世紀中期以后。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國家剩余物資大量傾銷,中國對外貿易增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便將更加先進的拍賣機制引入中國。而上海作為當時對外貿易頻繁的通商口岸與金融重鎮,成為除香港以外,當時中國最早的拍賣行發源地。1874年,英國的魯意斯摩拍賣公司在上海成立。拍賣史上(在當時中國的范疇內)劃時代的開卷之筆在上海這個具有非凡地域意義的城市凌空生成。1992年8月上海朵云軒拍賣有限公司創建成立,1993年5月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6月20日朵云軒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書畫拍賣會,隨即中國嘉德作為北京首個藝術品拍賣會在1994年3月舉槌,北京、上海各據一方。上海,作為拍賣的起源之首祖,藝術品拍賣最早,卻未在中國整個拍賣演進中占據主導地位,地域文化,心理特質,人文氣象,操作風格,城市角色與此無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北方操作風格比較“豪放”,藝術品市場在拍品布局上更為廣泛,拍賣門類最為齊全和完整,在征集,策劃,宣傳,客戶聯系方面自有一套,南方做事穩健,靜中有序,氣氛相對理性溫吞,關注點則以本地藝術家為主,拍賣門類的規模也不及北方大而全。身處東南的上海,以長三角經濟為依托,有巨大潛力可挖,有資金!也有大量買家!境外大規模的拍賣公司進駐上海便可窺見一斑。
敬華,這個上海的拍賣老字號,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重組后的第一拍,2014年春拍讓人眼前一亮,以總成交4.15億元躋身上海最好的拍賣公司之一,共推出中國書畫、 瓷器雜項、珠寶翡翠三個板塊,其中中國書畫8個專場,成交3.3億元,居滬上前茅。拍賣現場,精采紛呈,北派大家李可染,本次上拍的兩件小幅作品表現非凡,僅3平尺的《雁蕩百崗》以160萬元起拍,以799.25萬元成交,另一幅《云山田園》更斬獲805萬元高價;傅抱石2.3平尺小幅精品《浮云高士》以417.5萬元被藏家納入囊中;隆慶皇帝《行書五言詩》僅十余字,260萬起拍,歷經數十輪的激烈爭奪,終以552萬成交。瓷器、珠寶也精彩紛呈,如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麒麟招財童子一對,激烈爭奪后以860多萬成交;珠寶翡翠專場中5.38克拉心形粉橘色鉆石配鉆石戒指550余萬成交。敬華——1998年由上海文物店和博物館藝術品公司合資成立,十年前已是上海拍賣行業的翹楚,此后重組。在敬華看來,上海藝術品拍賣迎來了重新崛起的歷史機遇,上海在藏家、藏品、資本、人才、技術、服務文化等方面都有優勢,但是這些要素的配置效率不高,亟待構建現代化的拍賣產業體系,需要進行現代化的產業改造:在產業組織層面,運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產業組織體系;在行業文化層面,以誠信建設解決行業的服務信用和產品信用;在運營創新層面,通過金融化、科技化、國際化,實現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敬華建立了新型的藝術品產業組織體系
拍賣是個傳統行業,到今天已是典型的現代服務業,能否做好做大,取決于拍賣公司能否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需要建設以產業鏈為支撐的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體系,需要現代化的改造升級。另一方面,文化藝術品產業的發展,需要產業資源跨行業、跨地區的整合與重構,需要一批資源優化配置、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的大型文化產業機構,帶動產業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不斷優化。敬華綜合運用藝術品行業資源、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經驗,建立新型的文化藝術品產業鏈,業務涵蓋資本提供、藝術品交易、投資顧問、文化推廣,已經構建了多功能、多平臺、多市場的文化藝術事業群,包括敬華拍賣、敬華藝術空間、敬華藝術基金、敬華藝術研究與教育、東方藏品網和東方藏品雜志(與東方網合作)、朵云藝廊(與朵云軒等合作)等諸多文化企業和機構,提供以中國書畫為主的多種藝術品類的產品和服務。
敬華以誠信作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長期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誠信機制缺乏,制約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敬華注重練“內功”,從企業內部的誠信文化、專業能力、業務規則、拍品品質抓起,堅定不移地把誠信作為敬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潛移默化中影響員工在工作中的價值導向和由此產生的言行,敬華把“至真至誠”作為企業信條,通過企業培訓、主題宣講,并細化為工作標準,實行誠信價值觀考評等,對員工進行自主內化的誠信教育,通過強化傳導,讓員工深刻理解誠信的內涵,從而貫穿于工作的始終,更好地服務于客戶,為整個品牌的樹立增添扎實的“軟件”。拍賣公司的誠信,除了意識之外,需要強大的專業能力作為保障,敬華擁有業內一流的鑒定專家,培養和引進了一大批具有現代的藝術品管理知識、高素質的專業拍賣人才;敬華注重學術研究帶動藝術拍賣,注重挖掘拍品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審美價值、市場價值,也為拍品的真實性提供了佐證,春拍中王庭筠之《山林晚秋圖》,出版著錄齊全,藝術性強,真品質的同時“貨樣上等”,堪稱博物館館藏級別,便是專家團隊精挑細選后的滿意答卷;敬華通過學術交流與藏家互動,春拍推出“敬華大講堂”,由收藏、學術和投資各界知名專家學者坐陣,形成“敬華”學術口碑,擔負起傳播文化,合理引導藝術品鑒賞與投資。規則方面,公司在接受委托時嚴格把關,專家團隊實行“一票否決”,寧缺毋濫,避免贗品流入拍賣場;堅持“精品路線”,立足于本地優勢“海派”資源,推動古代書畫、瓷雜等全面發展,本次春拍中吳湖帆《稼軒詞意圖》,傅抱石《浮云高士》,謝稚柳晚年佳作《疊嶂驚濤》,瓷器雜項及珠寶翡翠專場中《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麒麟招財童子一對》……,“生貨”多多,亮人眼目,成交果然讓人驚喜。
敬華通過國際化、金融化等打造現代拍賣業
敬華立足于上海,服務于全球賣家和買家,公司在海外市場布點設立了多個辦事處,為業務的國際化發展打下基礎。今年秋拍,敬華除了把本土的征集工作做好之外,7月份同步啟動了全球鑒寶尋寶活動,已經走過臺灣、日本、加拿大多倫多、渥太華等地,每到一處,以良好的服務口碑,得到了當地藏家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收獲頗豐。現代金融服務,看似與傳統拍賣不相關,其實這是拍賣服務中最現實的客戶需求,也是達成交易的重要因素,是做大拍賣產業的杠桿。敬華已將金融服務引進畫廊業務,包括“誠藝購”和“融藝購”兩個金融產品。“誠藝購”即保值回購,幫助客戶實現零風險的藝術品投資和隨時變現;“融藝購”即分期付款,由銀行提供借款,所借款項服務費率低于普通信用卡,幫助客戶解決資金短缺,實現低成本的藝術品投資。這些貼心的服務,得到了客戶的歡迎和認可,敬華正在積極籌備,將金融服務引入拍賣業務中,服務于廣大的藏家。除此之外,敬華注重在拍賣服務中,廣泛應用信息化技術等現代科技,提供更加快捷、全面、準確、人性化的服務,今年春拍現場布置不但氣勢宏大,格調高雅,而且運用創新科技,富有現代感,創滬上先河,與國際一流拍賣接軌,得到各界盛贊,“敬華”形象深入人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2014敬華春拍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希望,走向閃耀的征程,依托整個藝術產業體系,以上海這樣一個充滿生機、資源的沃土為基礎,敬華人愿意盡自己的努力,去創造一個讓你驚嘆的嶄新時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