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策展人,大多數人關注的是“獨立性”的問題,作為獨立策展人,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獨立性”的呢?
唐克揚:所謂獨立性其實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不可能完全擺脫他的社會關系和一些利益牽扯的影響,但只要是一個人的經濟收入有可能獨立于他所從事的職業的時候,他就可以獲得某種意義上的獨立性,他的經濟來源不是直接因為做展覽這件事情決定的,那么他就可以獲得相對而言的獨立性,我想我就是如此,因為我并不是完全以策展這個行業為生的。當然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后還會有一個所謂獨立性的問題,這就是一個個人操守或者是個人意愿的問題了。
卓克:您是建筑設計專業博士,是什么樣的機緣讓您走上策展人道路的呢?
唐克揚:我自己是學建筑設計的,但是從我小時候開始就對繪畫一直很有興趣,小時候也想考美術學院所以我后來一直挺關注于美術界的一些情況,正好去美國的時候,那一陣我的老師他做一些當代藝術的展覽,所以趁這個機會,我也熟悉了當代藝術的一些情況,我覺得其實還不僅僅是一個從建設專業跨界到當代藝術領域的一種問題,因為藝術是一種沒有設邊界的領域,它不是像其他學科的是一個專業領域,它其實是面對每個人的感受的,換句話說只要是從事文化相關工作的人,甚至不從事文化相關工作的人,他對于藝術這個領域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至于是不是要有更專業的意見取決于他在這個領域花的時間的多少。
我想我是學建筑的,這個建筑專業也給我意外的獲得了一種策展也好,評論藝術創作也好,一種空間的維度,空間的維度代表著一種社會的情境,有全面的看待藝術創作消費接收的一種角度,所以也就自然而然轉到藝術策展的方向上來了。

卓克:您在美國接觸過很多的策展人,您覺得國外的策展人的工作方式和國內的有什么區別?
唐克揚:國外的策展人的知識背景比國內的可能要廣博的多,因為很多人不一定是學美術史專業的,也不一定是搞藝術的,很多人學人類學,社會學或者是至少在成為藝術家之前接受了一些比較基本的通史教育的訓練,很扎實的學術背景和思維思考方式,另外一點就是說國外有一個完善的博物館系統,有一個權威的扎實的博物館研究的機構,同時也有相對可信的值得尊重的一種權威性,在我們這兒好像這一點不是特別具備。
卓克:您在策劃展覽的過程中是否會運用到建筑設計方面的理念呢?
唐克揚:剛才說了這個主要的區別在于是把藝術創作看成制造物品過程還是一種現實戲劇的演出。前一種的藝術作品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是一種客體;后者強調主體和客體之前的一種互動關系,是藝術創作和消費的一種上下文;所以我自己因為是學建筑的,所以比較關注后一種角度,與此同時這也好像是當代西方藝術的一個明顯的特色或是它有別于傳統的古典藝術的一個方向。
我自己同時也關注很多展覽的一體化的進程,比如說展覽的內容,展覽的地點,展覽設計的手段以及展覽呈現于觀眾的形式,伴隨著后續的一些展覽活動等等,所以我把它理解為展品、展場、展事,最好是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
卓克:您如何看待策展人在藝術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
唐克揚:策展人本來是沒有辦法影響藝術市場的,因為藝術策展人只是用他的方式使得藝術價值得以顯現,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不是策展人決定了藝術市場,而是藝術市場成就了策展人。

卓克: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媒體關注度要高于畫廊、博覽會,這對策展人有壓力嗎?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唐克揚:我想你說的問題應該是藝術行業中的一種商業成疾的問題,但是策展人其實在社會里的數目應該不會太多,廣義上的大的社會市場其實對于策展人的工作不應該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少批人他不是在從事具體的買賣,他是制定游戲規則的這么一批人,所以他們的工作如上所述應該不太受到具體的經濟運營的影響,當然社會也有責任去保護這批人的工作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
現實中因為策展人很多的工作是和買賣經濟混為一談了,這個就會有些壓力,但是對于一種理性的狀態而言,他們不應該有太多壓力。
卓克:雖然拍賣市場時溫時冷,但整個藝術市場的活躍度明顯提升,從您策展人的角色來看湖北的藝術市場當前有什么變化嗎?
唐克揚:其實我并不了解藝術市場,但是我理解藝術市場的活躍程度也取決于整個社會的文化生活的活躍程度,這個東西其實不完全是由商品的規律決定的,因為文化有文化的規律,文化的活躍來自于社會的進步,最終來說中國社會目前還是處于一種正向的狀態之中,那么它必然會有很多文化的活躍,也包括藝術的活躍,所以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湖北是整個中國的文化生活趨勢的一種間接地反映,因為中國一般來說從中央到地方就逐漸開始活躍的,因為地方上更多的受制于一種局部的經濟的邏輯,總的來說因為湖北的一種地理位置,它捕捉和感受全國的文化生活的風向性還是挺敏感的,近年來我覺得明顯的感覺湖北的藝術和全國愈發的趨于同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高鐵建成的原因,也可能是全國的流通影響著湖北。
卓克:您策展的“2014江漢繁星計劃——氣候”,6月份已經在武漢美術館開展,請問您為什么會用“氣候”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呢?
唐克揚:采用氣候這樣的主題有好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小來說就希望在這樣的藝術展覽中,藝術家也好藝術的觀眾也好甚至藝術的從業人員也好,他們有一個比較個人化的感性的層面去理解藝術的意義,“氣候”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很通俗的主題,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關系比較大。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氣候它不僅僅是和一些藝術作品有關系,它不是孤立的干凈的,像是在白盒子里面出現的那個現象,它更多像是一種系統,一種社會運作的系統,不是只用氣候的角度來看藝術創作的這么樣的一個事情,對象是社會系統運作的一種反應,他可以打破傳統人們對藝術品的一種迷信,覺得說的藝術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和自己孤立分離開的東西,所以這是第二個大的層面的意義,把藝術看成一種系統的運作而不僅僅是單個的個體。
卓克:在國外很早就有獨立的策展人協會,國內目前美術家協會非常多,但策展人協會卻很鮮見,您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協會嗎?你希望這個協會能給策展人帶來哪些影響?
唐克揚:我個人感到國內其實也并不缺什么策展人協會這樣的組織,因為這些行業的從業者其實自己已經有一個小小的圈子了,問題不在于他們是不是有某種社會組織能把他們相聚在一起,其實這樣的活動并不少,關鍵是在于有沒有一種自覺性形成一種共識,有一些行業的規則,共同解決一個行業的心愿。這個想法,這些動作也不是僅僅是策展人單方面可以實現的。
換句話說,我們不是缺少策展人協會,我們是缺乏權威的美術館或者是真正能對美術館事業起到建設的重要的美術館機構。

《藝術在線》39期湖北專刊敬請關注! 詳情請登錄卓克藝術網點擊“藝術在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