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非凡。同時吳湖帆在書法上也有著很高的成就。豐富的藏品,為吳湖帆的創作和鑒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他能從眾多的收藏品中吸取藝術養分。吳湖帆的書法融會各家,自成面目,其筆法豐潤俊美風姿飄逸,剛勁清腴俊逸痛快之風致。讀吳湖帆先生書作,品味再三,只覺得胸中空空靈靈,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油然而生。

吳湖帆先生之楹聯,凡有親友求贈,必精選佳句,傾力而為。民國初年的一天,大學者、書畫家王同愈約了數名志同道合的朋友聚會,席間他提到了一副七言的繁字聯,上聯為“竊翻艷襲驚鸞顧”,下聯為“權讀靈_饜蠹饞”。上聯說的是:“偷偷打開寶貝便引得受驚之鸞回顧張望。”下聯說的是:“方才打開好畫的簽條便使得飽了的蛀蟲也發饞。”兩者非但意義婉轉精彩,對仗工整嚴密,最重要的是,每個字都筆畫極繁。眾人聽了無不拍手叫絕??戳诉@副對聯,王同愈的一個朋友受到啟發,寫下了一副簡字聯,上聯為“上下古今廿四史”,下聯為“天人內外六三爻”。此聯也是一共十四個字,總共才五十四筆。更絕的是兩副對聯都想到了別人之未想,一對視奇細,一對顯大氣,真是一雙絕對,就此成為了一段佳話。
吳湖帆先生取此聯書(如上圖),以隸書贈以友人彭恭甫,聯中大字隸書取法與先生平日行楷風貌迥異,輾轉品讀,頗有出人意料之感。此聯,結構內斂外拓,點畫舒展,氣勢開張,用筆峻拔緊俏,筋骨勁健,風姿飄逸,出古化新,獨具面目。由于吳先生傳世隸書對聯極少,故其史料價值當比一般行楷更甚,實屬難得,凡此種種,當為識者所關注。此聯上款人為彭恭甫(1897-1963),字維梓,蘇州人,吳門望族。曾與吳湖帆先生共同創立“正社書畫會”,以中興吳門畫派。1952年被蘇南文管會聘為文物鑒定委員。

吳湖帆的畫素以其雅腴靈秀、清韻縝麗的畫風自開面目,稱譽畫壇。本次吳門秋拍亮相的一幅吳湖帆的《煙浮遠岫圖》(如上圖),妙筆仙成,霧靄蒼茫的畫面令人陶醉其裊裊的嵐氣、蒙蒙的云煙中,漶漶漫漫,穿行于似有似無的山巒間,云中的山巒,都成了青衣素凈的閨秀,披著輕紗,似夢似幻的如同云中仙。煙云蕩漾著把山巒、林樹分開,穿蕩回延,間了山林的蓊郁華滋,或淡水輕暈,或淺色微染,山巒立即云煙迷蒙,水霧氤氳一般,云煙飄飄渺渺的無限溢向了遠方的山,遠方的樹。觀之妙趣橫生令人不禁拍手呵贊!實在是吳湖帆山水筆墨中堪稱一絕。畫家在云霧、嵐靄的處理上極具功力,意境高妙,爐火純青。輕渲淡染信手就將云煙中浮蕩的林岫表現得淋漓盡致。山林蒼翠,煙云似仙。樹,筆法腴潤干枯、稚雅蒼勁以米點皴出深淺、遠近,遠山以淡墨揉染杳杳的似是隨時乘煙云而去,近處,樹就是山,沒有山哪里來的高低起伏的樹?以虛代實,以實襯虛,還在清醒之處不忘“白云深處有人家”的詩意想象。滿紙的煙云林岫,令人心生恬淡,產生一處世外仙地的情景來。

此外,海外回流專場中吳湖帆先生所書的行書七言古楹聯:“自把新詩教鸚鵡,戲拈禿筆掃驊騮”(如上圖),聯書每字都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充滿了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吳湖帆深得米芾的用筆要領,十分重視作品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隱現著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
另一件吳氏行書八言聯(如下圖):“虹雨霓風洞庭春晚,水邨漁市吳鲙盤豐”則偏于豐潤清腴,書體瀟散奔放,又嚴于法度,風格清超雄健,是吳先生難得見于市場的優秀聯對。

吳胡帆書法初師薛稷,又臨宋徽宗瘦金書。筆法剛勁清瘦,結構疏朗俊逸。讀本次吳湖帆《書法聯》作品(如下圖),不難感覺到薛、趙對吳書法的影響。“偶逢佳句心已醉,漫卷詩書喜欲狂”,瘦金書體端莊秀麗,結體瘦長,運筆挺峻,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利匕,捺如切刀,豎鉤挺脫有力,字體搭配和諧自然,渾然天成。其鐵畫銀鉤,玉骨顯露,冷峭俊美,風姿飄逸。

20世紀60年代起,是吳湖帆先生繪畫風格的一個轉變時期,書法上也進入到新的階段,他臨習懷素草書《自敘帖》,這一時期的書法作品大多是行草書,風格清超雄健。這次的吳湖帆《草書七言聯》“凡所難求皆絕好,及能如愿便平常”(如下圖),用筆靈動多姿,尤其體現吳湖帆書法的瀟灑清健。以書法而言,目前收藏界比較多見的是吳湖帆楷書及行書對聯,像這樣的草書對聯實不多見。

張大千生平也十分服膺吳湖帆。曾記有:“吾昔日游京師,見溥心畬,作畫出入古今,以為平生所見一人,及至上海,識湖帆先生,其人淵博宏肆,作畫熔鑄宋、元而自成一家,甚服我心。乃知天下畫人未易量也。”本次秋拍收錄有吳湖帆先生仿張夕庵的《秋山隱居圖》成扇(如下圖),作品原為朵云軒舊藏作品,兩次出版于1、1991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吳湖帆扇面選》P11。2、2006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吳湖帆畫集》上卷P20。扇面畫意清雅遠淡,依山臨水,楸樹屋舍,筆墨不多,但每一處樹石經營都保留了作者對山水茅舍隱居的文人概念的詮釋,屋前有巨石可以登高遠眺,巨石上必有一棵很有姿態的大樹,樹葉紅色顯得畫面遠近分明,屋旁,也必有一棵老樹,半攏著屋頂,顯得隱居的人不那么孤獨,合著遠處的山和水,清朗蒼然,畫家鉤廓皴擦,著色清絕雅腴,畫法上 沒骨渲染,輕松隨意,一派的溫雅平和的山居之氣蘊含其間。

吳湖帆在20世紀中國畫壇是不同凡響的,他是中國畫傳統精神的真正代表。出身于世代簪纓詩禮之家的吳湖帆深知傳統的奇正之辨,這從他的人品、畫品、書品、詞品乃至藏品,都可以反映出來:清真平和,堂皇典麗,一片雍穆氣象,絕不怪力亂神、狂肆怒張、酸頹落拓,恪守溫良、恭儉、謙讓的準則,寵辱不驚,一派大家風范,難怪張大千要推崇吳湖帆為當代第一人了。

----蘇州吳門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