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貂蟬拜月瓷板
“拜月”是中秋節非常盛行的一個活動。在瓷器作品中也有許多體現,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貂蟬拜月”。傳說貂蟬將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引入云中。因此,在瓷器傳統繪畫題材中,貂蟬與月亮往往組合在一起,稱之為“貂蟬拜月”。

抱月瓶
在眾多瓷瓶中,有一種瓶因瓶腹似圓月,而命名“抱月瓶”。其外形最早源于宋元時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馬掛瓶,左右雙系,用以掛于馬鞍之側,極具民則特色。抱月瓶自身獨特的風格將色彩與器形完美融合于一體。是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瓷器常見器物之一。

月白釉
除此之外,釉色宛如淡淡月光的“月白釉”同樣體現了人們對于月亮的喜愛。“月白釉”是鈞窯獨特的釉色之一,它是一種比天青釉還要淡的釉色,由于釉層厚而不透明,并以鐵的化合物為著色劑,上看去月白風清而又儀態萬方。而宋代的耀州窯月白瓷承襲汝瓷青瓷“月白釉”的基礎上,更成功地燒制出了具有美白玉效果的月白釉瓷。這時的月白釉瓷多以素面,主要以釉色取勝,釉色豐富,有多重釉白色,如皓月,如美玉。有的白中漂青,有的白中泛綠,有的白中透出微微的金黃色。無論何種形色,無不富有玉質感,好似深秋一輪皓月,恬靜、溫潤。它們以天然之美展現出更高的境界,不僅深受文人雅士追愛,而且也是王公貴族生活中的雅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