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
周小愚:194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00年國家文化部授予職稱-級美術創作研究員。2005年起任湘潭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湖南省正、副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享受政府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文聯的“湖南省‘德藝雙馨’藝術家”,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五大職能部門的“湖湘之子”。
畫布上的激情抒寫——漫寫周小愚先生的油畫藝術
近百年動蕩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完全“他文化化”是不可能的。中國文化在外來挑戰與沖擊中表現出的自我保護、主動汲取、吸收同化、更新再生的能力是前所未有的。作為一種視覺文化,中國當代油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受全球語境的影響較之哲學、音樂、詩歌、戲劇等文化形態更為巨大,藝術樣式也更為豐富。中國油畫以畫布、色彩、線條等物質元素為表現手段,其直觀性又成為中國當代社會生活和文化思潮最形象、最生動的再現,油畫語言本土化也因此成為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思潮之一,并最終在各自的油畫作品創作中得以凸顯。
周小愚先生是一位具有強烈本土化意識和濃厚民間情懷的藝術家,“用中國畫的語言畫油畫,用油畫的語言畫中國畫”,這就是周小愚先生的油畫。他的油畫極具東方神韻且充滿了古典滄桑的寫實風格。寫實油畫就語言本身而言是一種古典形態的事物,經過現代文化的浸染后寫實語言發生了分化和變革,產生了許多新的寫實流派和風格,這些流派和風格,說明了寫實油畫藝術在當代文化中還有很多的可能性。
弗洛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說:“黃昏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我選擇其中一條,留下另一條待改日再走,可是我知道每一條路都綿延無盡頭,一旦選定就不能返回,從此決定了一生的道路”。周小愚先生選擇了最適合自己表達的寫實主義油畫。他覺得,寫實主義油畫既可以適應中國現代文化,亦可以表現現代中國人的精神和情感。藝術和傳統是相關聯的,藝術家只有以最合適自己的藝術形式去表達人性的精神和自然精神才具有永恒的價值。在流派和風格層層迭起的現代藝術浪潮中,在當代油畫的多元化格局里,周小愚先生十分自律而清醒地選擇著適合自己的位置。無論是繪畫方式還是繪畫語言,他都穩健、從容而自信。先生以一種開放性的心態看待一切藝術流派,并潛心研究探索。他將印象派的光色,點彩派的用筆,懷斯的單純,古典寫實的造型融為一體,同時借鑒于中國工筆畫的勾線,水彩畫的運筆,注重光影的描繪和形的塑造,使畫面呈顯出一種很強的“素描”感。其作品色彩豐富而單純,畫面細膩而大氣。先生將古典寫實油畫語言運用得如生活般純樸自然、輕松和諧而統一。在藝術變革上他既是積極又是溫和的,在油畫創作的整個過程中,他堅守著作為一個中國的油畫家以中國畫的理念去畫油畫,開拓出了一條個性鮮明的藝術之路,形成中國當代油畫中有著強烈個性語言的藝術風格。
作為一個油畫家,周小愚先生的藝術創造激情和情感總是來自對生活的自然狀態和生命存在的深切體悟。他執著地思考和探索著藝術的表達方式和語言。他善于在人性的表現中闡釋審美的力量:自然、純樸和善良。周小愚先生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執著的堅守著他心中的那一方凈土。
先生是一個極具美好內心世界的藝術家,他有一顆熾熱而善良的心靈和一雙熱情而敏銳的眼睛。其個人經驗和心靈體驗賦予了先生藝術以雋永和溫情,意蘊著敏銳的思考,淡然的憂傷和發自心靈的嘆息。這種內在的情懷使先生在作品中孜孜不倦表現的是:女孩、老人和動物(和人共處共存的動物)等平淡的人生和事物。先生把視角轉向純樸古老的山鄉風土人情,從這些微不足道的平凡人生和普通風情中,先生看到一種更為真實的存在,更能打動人的情愫。這些形象不僅僅具有題材層面上的意義,在先生的作品中他們(它們)都被賦予了主題的意義,這個主題的內涵是:自然、純真、美麗、善良。它是先生和自然的親和和親近。先生筆下的人物和環境的和諧,無論是樹林、河流、籬笆、小舟、小道,還是景致中的女人和孩子,都喚醒著現代人對自然的古老情懷。這種情懷具有某種超脫的宗教意義,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疏離在主題闡釋中都得到了昭示。
周小愚先生是在用熾熱、真誠、細膩的心靈描寫世界。他的畫溫情而輕柔,偶爾還蘊藏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像《山妹》、《曙光初照》、《喇叭花》等,畫面質樸清新,輕松溫柔,如和煦的陽光鋪灑在身上,散發著一種自然、淳樸又古老的氣息,仿佛是從生活中隨意剪裁而來。他的大型油畫《人民的耀邦》,六十多個畫中人物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先生既注重西方的審美意識和形式的寫實特點;又注重中國傳統的審美意識,關注內涵、精神,傾向于寫意特點。在描繪胡耀邦與人民群眾親密無間的關系上,遵循來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準則,加入其主觀意識,增添表現的因素,體現了和諧即美的精神。在作品的構成上,先生運用中國畫“計白當黑”的靈動空間,把油畫的厚重,水彩畫的流暢,以及中國畫的完整,巧妙地糅和在一起,畫面充滿了靈氣和意境。這種寫實主義與浪漫情懷的結合,表達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出單純、質樸、典雅與靈秀的藝術境界。
在先生的油畫作品面前,能清晰地聽到藝術家心旅脈搏的跳動,能看到藝術家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奮發向上、永不懈怠的精神,能讀到先生心潮澎湃激蕩的無限情懷。周小愚先生是一位“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畫家。雖曾經過坎坷人生之途的創傷和憂患,但一直堅守著做人的善良與質樸,恪守著藝術的理想和信念,先生以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刻的思想感悟以及聰穎的智慧、執著的精神創作出一幅幅令人心動、心醉的作品。
先生以熾熱、真誠、善良而細膩的心靈感受世界,以敏銳的目光觀察社會。始終堅持將人文關懷貫穿于作品中,每一幅都仿如從生活中隨意裁剪下的一個畫面。雖均為生活化的情景,但又絕非瑣碎、復雜,而是經過藝術提煉、概括和加工,從而令畫面充溢一種安然、寧靜、清新以及淡淡感傷的情調。如《小羊羔》作品中,描繪著一位衣衫襤褸的小男孩身背一個大竹樓,孤孤零零站在空曠土地上呆呆地望著兩只小羊羔在綿羊媽媽身旁嬉戲溫存……讓觀者對畫中男孩產生無限憐憫、疼惜之情,有欲將男孩攬入懷中施以呵護關愛之沖動,使人對畫中人涌動出更多的人文關懷。
“仔細去觀察、記錄、體驗生活,站在唯美的角度挖掘生活的本真,一直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強調挖掘主題的精髓,是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周小愚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從小就浸潤在杏花春雨的江南意境中,故其畫清雅、俊逸、壯美、鮮活、質樸,無論寫人畫景,都洋溢著一種卓爾不群的藝術品味。一路風雨,一路坎坷,年過半百的先生經歷歲月的洗禮與沉淀后,更多了一份寬容,一份淡定。自始至終,他都在自己的油畫世界里潑墨揮灑,用色彩淋漓盡致地傾瀉著藝術才情,享受著自己的精彩。
作品賞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