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拍,北京匡時首度推出“中國書畫精品專場”,精心斟選四十余件近現(xiàn)代名家扛鼎力作以饗各位藏家。海派、京津、金陵、嶺南各擅勝場,件件值得稱道。

Lot 753
陸抑非(1908-1997) 花鳥鬧春
紙本立軸 1943年作
70×37 cm 約2.3平尺
RMB:80,000-150,000
此幅《花鳥鬧春》創(chuàng)作于1943年,是陸抑非中年時期的佳構(gòu),從整個畫面布局來看:山茶花枝從右上方斜探至畫面底部,縱橫的細枝椏在右側(cè)樹干前后穿出,老虬古勁,金石味十足?;?、枝、葉三者在疏密轉(zhuǎn)側(cè)、穿插交錯之間,形成微妙的視覺平衡。
山茶花期長,經(jīng)冬彌艷,作品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帶給人晴暖的春天之愉悅,欣欣向榮的感受。正如鄭逸梅先生評價的那樣:“抑非于花卉,工筆,寫意,沒骨,潑墨,兼及翎毛草蟲無所不長。他主張畫宜兼工帶寫入手,工筆可上追兩宋,寫意可繼元人水墨,并明人大寫,且經(jīng)過幾收幾縱,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其藝術(shù)道路,也正是實踐了這一主張。

Lot765
胡也佛(1908-1980) 春游不覺歸來晚
紙本鏡心
出 版:《春痕不老-胡也佛作品選集》P114,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
79×35 cm 約2.5平尺
RMB:300,000-400,000
胡也佛雅善丹青,無所師從,乞靈造化,力振古法,筆意恣肆,超然物外。畫面下方的人物、景物刻畫細致,畫面上方山崖聳立氣勢撼人,中間則隱約見一樓閣周邊云霧繚繞,空間感的拉升一下子就把畫面串聯(lián)起來,使整個視覺有了很強的景深效果。無論是一人一樹,還是草木樓閣,又或是布局安排都是巧妙自然,顯示出畫家對細節(jié)的用心描寫與把握。

Lot 767
劉海粟(1896-1994) 憶寫黃山
紙本鏡心(6幀) 1985年作
49×60cm×6 約2.6平尺(每幅)
RMB:350,000-400,000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與水;云和煙,自古是中國山水長廊中不朽的主題,被藝術(shù)家們視為創(chuàng)作的靈魂和源泉。劉海粟一生最愛黃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黃山為題材,可以說黃山是海粟藝術(shù)的源泉,海粟給黃山增添了藝術(shù)內(nèi)涵。從1918年第一次跋涉黃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臨黃岳,跨度達70年之久,幾乎包括了劉海粟一生的藝術(shù)實踐活動。
《憶寫黃山》創(chuàng)作于1985年,劉海粟在新時代里迎來了新的春天。此時作品已真正代表了他的藝術(shù)風格,可以說是他一生藝術(shù)實踐與人生體驗的自然結(jié)果—“人畫俱老”、“瓜熟蒂落”。
《憶寫黃山》分寫黃山天都、蓮花、玉柱峰景色,畫面峰巒聳立,煙云浮蕩,淋漓的水墨與斑斕的色彩,相錯相融,亦綺亦莊并把西畫的光感、透視及色彩諸法糅入畫幅之中,筆與腕合,古翥今翔,揮毫端之郁勃,接煙樹之渺茫。劉海粟的胸襟氣度,以及其躍動的生命力和黃山萬千幻化的神韻融合為一,營造了一種新的山水意念。

Lot 361
董壽平(1904-1997) 峽江煙云
紙本鏡心
42×64.5 cm
約2.4平尺
RMB:170,000-200,000
備 注: 王任先生舊藏。王任,字爾遐。著名書法篆刻家、畫家、書畫鑒賞家和書畫教育家。師從陳云誥、鍾剛中、郭鳳惠、汪慎生、王雪濤等,后與董壽平、婁師白等交往密切。

Lot 793
董壽平(1904-1997) 黃山松云
紙本立軸 1988年作
備 注:日本國際美術(shù)交流協(xié)會舊藏。
D:92 cm
RMB:450,000-500,000
黃山自古以奇峰怪石聞名于世,面對造化的神奇,藝術(shù)家常被這壯麗的畫面所打動。1954年,在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的組織和資助下,董壽平赴黃山、富春江等地寫生。他對黃山的物理特征、雨霧松變幻規(guī)律進行考察,搜集到的大量素材與對黃山切身的體驗感受,為其以后的黃山作品創(chuàng)作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胸襟,并為今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chǔ)。
1954年后,董壽平先生畫黃山筆耕不輟,享有“黃山巨擘”的雅譽。此件《黃山松云》以墨色為質(zhì),生發(fā)出淋漓蒼潤的山水畫趣味。用極凝練之筆墨,描繪出滔滔云海,于迷蒙變幻間,將極目千里之奇峰老松,連接在一個完整的空間序列中,又借助墨色及用筆的不同,拉開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層次,黃山之氤氳氣象和險潤之態(tài)躍然于紙上。其畫中山石樹木,看似破碎的墨跡,實則做到虛實相映,干濕有致,更添畫面靈動之氣,云霞縹緲間,使人仿佛置身于仙苑瑯境中一般。

Lot 794
王雪濤(1903-1982) 宋人詩意四屏
紙本鏡心
100×33cm×4 約3.0平尺(每幅)
RMB:800,000-1,000,000
備 注: 黃天秀舊藏。黃天秀(1918—1999),字騏良,又名奇南、逸之、勃生,廣東揭陽人。北京故宮博物院古代書畫研究部部長、古代書畫鑒定專家、書畫家。先后師從張大千、李苦禪、黃賓虹等。
王雪濤為著名書畫鑒定專家黃天秀先生所作的《宋人詩意四屏》堪稱王雪濤小寫意花鳥的問鼎之作,也是今夏最為重要的王雪濤力作。這件四條屏以四種不同的花卉入畫,配以公雞、喜鵲、草蟲、修竹、湖石等生活中的景致,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整個畫面構(gòu)思精巧,筆墨靈巧多變,色墨結(jié)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畫面充滿律動感。此幅當為王雪濤先生筆墨日臻、年富力強時的精心制作,四屏傳世,實屬罕見。

Lot 780
黃賓虹(1865-1955) 景山夕眺、秋山小景
紙本立軸
120×40 cm 約4.3平尺
125×40 cm 約4.5平尺
RMB:2,800,000-3,500,000
出 版:
1 . ( 景山夕眺) 《虹叟書畫集- 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P200,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4年。
2.(秋山小景)《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百五十周年》P165,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4年。
備 注: 黃賓虹自題簽條?!?br /> 《景山夕眺》圖為黃賓虹中早期精品。圖中雖取材于常見的自然景色,然草木茂盛挺拔,山石深秀葳蕤,屋宇相疊有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致。遠山彌濃著氤氳的煙霧,似一縷輕嵐在山谷中白紗一般地流動,又似一曲雄壯昂揚的旋律,在、峭壁與叢林中沖撞奔突,令高山與低巒形成了黑白、開合、虛實的強烈對比。鈐印“高蹈獨往蕭然自得”取自晉葛洪的《抱樸子·刺驕》,表達畫家超以象外、無拘無束的山水意境。繪畫中融入書法的精神,如張旭一般用抽象的點線去表現(xiàn)書法家思想情感高度,抒發(fā)自由,臻入化境,如此高超的畫技,令觀賞者贊嘆不已。
黃賓虹的《秋山小景》完成于“白賓虹”向“黑賓虹”轉(zhuǎn)變階段。畫家運用“之”字形平遠式構(gòu)圖,把沉郁的山水以三段不同的形態(tài)分別畫出,產(chǎn)生了縱深、怡然的神韻;中景用濕淡墨繪山石山腳,干淡墨皴擦水紋,了然明晰地區(qū)分出了山形的大小,遠近以及其陰陽向背。山頭以披麻皴法為主,點皴補氣。雜樹草木則施以點染,筆筆分明,層次豐富;遠景用米式山水寫意,暖色暈染,水墨淋漓,用筆醇厚,與前景、中景的淡赭石相得益彰,同譜一片秋意?!肚锷叫【皥D》整體畫面開合有度,筆墨風格腴潤,婉轉(zhuǎn)秀逸,給觀者帶來質(zhì)樸無華的境界。

Lot 787
齊白石(1864-1957) 墨梅蝶
紙本鏡心 1930年作
89×44 cm 約3.5平尺
RMB:1,000,000-1,200,000
齊白石一生都十分喜歡繪制梅花,在完成了“衰年變法”后,他一掃畫面中的“凡格”極力追求“超凡之趣”,使筆墨獲得了一片自由的天地。齊白石用凝重的金石筆法寫出梅花的枝干,濃墨縱橫間用梅花枝干的結(jié)構(gòu)劃定了畫面布局,用筆凝練、老鈍、變化多端,枯筆皴擦,瀟灑寫意的墨梅造型了然于心;濕筆勾勒梅花造型,配濃墨點染花心,墨色變化豐富,十分耐看;畫面右上角一只墨蝶翩翩而至,仿佛在初春里聞到了四溢的花香,在冬去春來的時節(jié)造訪者這冷艷高節(jié)、孤清傲寒的君子,蝴蝶簡練的用筆下,畫家不忘細節(jié)的修飾,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蝶戲梅間的場景;曲折、扭轉(zhuǎn)的枝干中散點暈染,增加了枝干的厚度和畫面的豐富性。《墨梅蝶》整體筆墨老辣、靈動、虛實相生之道十分考究。

Lot 775
齊白石(1863-1957) 雙喜
紙本立軸
展 覽: “造化神功—紀念齊白石逝世50周年”,炎黃藝術(shù)館,2007年。
出 版: 《造化神功—紀念齊白石逝世50周年》圖版,中國國家畫院,2007年。
130×33 cm約3.9平尺
RMB:500,000-600,000
畫中兩只喜鵲相顧而言,姿態(tài)各異,從畫題與我們的認知可知,喜鵲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一直是吉祥題材,有喜鵲先鳴,必多吉事。白石老人通過所描繪對象極其生動而又傳神的捕捉,體現(xiàn)了作品的生動性與畫面的豐富感。白石老人畫的松樹是馬尾松,亦叫“五須松”。老人畫松桿用側(cè)鋒筆,用很大力量描繪,所以能表現(xiàn)得粗厚雄健。畫枝用中鋒筆,筆筆有勁,全用焦墨,姿態(tài)雄矯。枝上畫有松塔,濃淡陰陽很有立體感。畫松針尤見功夫,用長鋒堅硬的筆,每筆都是中鋒見力,用鐵線篆法,作下垂的樣子,松針密密重重,繁而不亂,筆筆都有交代。細看起來,真像微風吹動,松針搖擺不定的樣子。
2007年,為了紀念這位藝壇巨擘逝世50周年,中國國家畫院和書畫雜志社共同主辦了"造化神功——齊白石藝術(shù)展"。此副《雙喜》就在展出之列,作品熠熠生輝,可覽名家之藝術(shù)風采。

Lot 777
徐悲鴻(1895-1953) 雙喜圖
紙本立軸 1946年作
備 注:
1. 陳之初題簽條。陳之初,新加坡著名收藏家。
2.黃曼士舊藏。黃曼士,新加坡著名收藏家。
80×34 cm 約2.4平尺
RMB:300,000-400,000
喜鵲是徐悲鴻最擅長的禽鳥形象之一,同他筆下的其它生靈一樣,筆墨中洋溢著了強烈的生命氣息。此畫是徐悲鴻眾多喜鵲圖中之一,畫面簡潔卻不失為精品。雙鵲在枝上回首佇足,一派春天的生機。畫家以沒骨筆法寫出喜鵲羽毛豐滿光亮的質(zhì)感,生動逼真,水墨色彩巧妙融合,技法純熟,韻趣天成。以書法行筆勾出樹干,配合水墨暈染,渾然天成。由于徐悲鴻具有比較扎實的素描功底。因此畫面中的物象都具有明確的光影關(guān)系。畫家又以輕松的筆墨勾染出樹葉,施以淡彩。樹葉又俯又仰,有濃有淡,有疏有密,布局和諧自然,富于變化。
此幅畫作上鈐有“曼士珍藏”乃新加坡著名書畫收藏大家“百扇齋主”黃曼士的收藏印。1925年,徐悲鴻在法國讀書時境遇窘迫,好友福建教育廳廳長黃孟圭把徐悲鴻托付給自己在新加坡的二弟黃曼士,徐悲鴻得以在最困難的時候擺脫困境,并與黃曼士結(jié)下深厚情誼,視為“平生第一知己”,尊稱黃氏為二哥。從1925年到1942 年期間,徐悲鴻曾多次到新加坡,都是住在黃家位于芽籠35巷的江夏堂。黃曼士和徐悲鴻,可謂新加坡美術(shù)界的前驅(qū),而二人的惺惺相惜、契若金蘭,也成為一段藝壇佳話,令后人無不向往。此作另由陳之初題寫簽條。陳之初與徐悲鴻乃知交,悲鴻在星洲逗留期間,彼此過從甚密,徐氏作品亦為其“香雪莊”收藏重點,本幅即其一。這幅雙喜圖堪稱徐悲鴻與南洋藏家交往的生動見證,可謂珍貴。

Lot 766
徐悲鴻(1895-1953) 鸴斯圖
紙本立軸
66×36 cm約2.1平尺
RMB:400,000-500,000
畫中鸴斯,取材來源于《詩經(jīng)》中的記載,羽翼豐滿,停駐枝頭。徐悲鴻所繪花鳥,造型和形態(tài)都相當準確逼真,結(jié)構(gòu)嚴謹合理;運用細筆的中鋒線條,顯得流暢自如,灑脫自然;畫家在設(shè)色時將西畫的明暗法運用到其創(chuàng)作之中去,墨色純凈爽然,濃淡自如,自然得體,極富透明感和真實感。畫面中描繪的花鳥形象生動且傳神,自然融匯,渾然一體。

Lot 781
潘天壽(1897-1971) 水墨菊石
紙本立軸 1939年作
展 覽:“中國十大名家畫展”,(紐約)東方畫廊,1984年11月。
出 版:《中國十大名家畫選》圖45,(紐約)東方畫廊,1984年。
69×47 cm 約2.9平尺
RMB:1,500,000-1,800,000
備 注:
1.霍宗杰舊藏?;糇诮埽幽么笕A人社團杰出僑領(lǐng),著名實業(yè)家、文物收藏家。
2.唐穎坡題簽條。唐穎坡(1905-1990) ,廣東唐家人,1931年暨南大學法律系畢業(yè),獲法學士學位,任中山縣師范校長。后到南京,任中山紀念中學校長等職。
《水墨菊石》作于1939 年,全幅以水墨為之,落筆大膽潑辣,又能細心收拾具有鮮明的獨特風格。此畫布局造險而破險,墨菊與墨竹一枝斜出,用筆簡潔有力,線條極為剛健墨菊只以筆勾形,色彩單純而不單調(diào),蒼古凝練不失菊花的氣節(jié)之美。墨竹葉枝的穿插平衡了畫面的粗細線條與墨色的對比,使畫面有了靈動的生機。淡墨勾勒湖石強悍而有控制,起到了平衡畫面的作用。題于畫面上方的自作詩句很好的調(diào)整了整個畫面的格局,具有金石味的書法與畫面所寫諸物完美契合,又承轉(zhuǎn)了斜出墨竹與墨菊在畫面中所營造的“險格”,使整個畫面變得平衡、和諧。
此作原由香港著名實業(yè)家、書畫文物藏家霍宗杰先生珍藏,霍先生收藏廣泛,尤以齊白石、張大千的精品為多,但其笥中潘天壽的作品尤為少見,此幅精品力作可見珍貴。

Lot 788
傅抱石(1904-1965) 觀瀑聽泉
紙本鏡心 1962年作
137×34 cm 約4.2平尺
RMB:2,800,000-3,500,000
備 注:
1.王俊銘上款。王俊銘,傅抱石好友,五六十年代供職于瑞典國家博物館。
2.傅二石、蕭平題裱邊,并附題字照片。
傅抱石最愛描繪高士觀瀑的題材,他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完成了許多泉瀑內(nèi)容的作品,《觀瀑聽泉》完成于1962年,這個階段也是抱石先生藝術(shù)最為成熟的時期。畫中縱向構(gòu)圖,山勢奇絕,古樸蒼勁,巍峨挺拔,一道凌空飛瀑高懸,隱秘若現(xiàn);畫面中巧妙的留白,氣貫天地,水簾直下,磅礴綿延,觀者好似能聽見奔騰的飛瀑,潺潺的水流,意象萬千。山腳一處閑庭,依山而建,亭后茂林修竹,松蔭植被,郁郁蔥蔥,草亭中一位高士憑欄觀瀑,他側(cè)耳傾聽,其情悠然,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之狀。左右兩側(cè)留有傅抱石之子傅二石及蕭平的題跋。畫作右下角鈐印“往往醉后”可見是畫家得意之作,揮灑的筆墨顯示了畫家作畫時胸中丘壑奔瀉于紙上之情。
北京匡時2014年夏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
預展:9月15日—9月16日
拍賣:9月17日—9月18日
地點:北京好苑建國酒店(建國門內(nèi)大街17號)
拍賣日程:
9月17日 星期三
書畫廳
09:30 小品扇畫專場
11:00 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
18:00 近現(xiàn)代書畫精品專場
瓷雜廳
12:30 清韻——茶香道具專場
14:00瓷玉工藝品專場
9月18日 星期四
書畫廳
09:30 當代水墨專場
11:00 百年遺墨專場
16:00 古代書畫專場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