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并非高不可攀。它并非只為有顧問提點的投資者和資金雄厚的行家而準備,其實,大部分藝術市場都對中小買家敞開大門,市場供應的大部分作品都在5,000美元以內。這一價格水平的作品占到了全球市場的70%,但這部分市場在本十年中正在分崩瓦解(2013年以來比例降低了5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最大的高端市場拍價見漲。但不要認為5,000美元這一價位只是針對那些配角,那些只有地區性知名度或剛剛進入拍場小試牛刀的年輕當代藝術家。完全不是這樣的。其實5,000美元即可購得的作品也可以出自大師級藝術家,如17世紀身價極高的名畫家倫勃朗(超過60%的拍品都以低于5,000美元的價格成交。這些作品主要是版畫,建議關注其品質及創作日期)、日本著名攝影家荒木經惟(超過80%的偏光片拍品都在此價位拍出。偏光片的優點在于它既是原創作品,又是獨一無二的作品)、新現實主義的領軍人物凱撒(CÉSAR,他一半以上的拍品成交價在此水平);以及著名法裔美國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40%的版畫以低于5,000美元的價格成交)。
價格平易近人的作品最為集中的市場非歐洲莫屬。地區性拍賣行經常可以搜羅到珍品,德魯奧拍賣行(Drouot)更是法國最大的藝術品寶庫,匯集74家拍賣行,每年推出約500,000件拍品。其實,除了法國珍藏的歷史性作品以外(盡管不如阿里巴巴的寶藏),大批二十世紀的藝術品價格過低。由于大部分歐洲藝術家(一些英國和德國的領軍藝術家除外),尤其是法國藝術家并未受到投機行為的影響,因此他們不失為要購買名家名作的藝術愛好者的首選。
這些都是作品進入國家館藏,或是在二十世紀藝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而他們的作品拍價卻遠低于美國或中國后來者的作品。除了明星級藝術家以及有潮流效應的作品外,整個歐洲藝術市場(不光是新興藝術市場)都有待挖掘或重新挖掘,何況如今資訊獲取十分便利,發掘藝術品更顯輕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