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世紀初以來,藝術家們一直都在試圖突破傳統藝術觀念的束縛,在藝術的表現力,尤其是表現形式上進行了不少革命性的探索。換句話說,與前輩及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相比,當代藝術家們至少得夠大膽!而說到藝術家的“膽大妄為”,在上海為他的個展《九級浪》進行一系列預熱活動的旅美華人藝術家蔡國強,在全球范圍內也稱得上是登峰造極。

蔡國強在創作中
這位出生于福建泉州、已在國際藝術領域斬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大獎、 “世界文化獎”繪畫類終身成就獎、廣島獎等諸多頂級國際藝術獎的藝術家,在自己的祖國卻依然鮮有人知。許多人甚至不知道,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那攝人魂魄的“天人大腳印”就是蔡國強的作品。而在蔡國強通過火藥爆破所產生的累累碩果中,“大腳印”算不上最讓人驚心動魄的。
1996年,經過美國聯邦調查局、國防部等政府部門的層層審核,蔡國強獲準進入美國內華達核實驗基地參觀,他也因此成為有史以來持中國護照進入該“軍事重地”的第一人。參觀剛開始,蔡國強趁美軍方人員不注意,將偷帶進來的簡易“炸彈”突然引爆,形成一朵蘑菇云,同時還拍照留念。美國國防部總部接到舉報后,立即派人坐著悍馬車氣勢洶洶趕來,對蔡國強進行嚴密的全身搜查。然而,當軍方發現這不過是這位華裔藝術家的一次藝術創作時,不禁啞然失笑。這張照片后來竟成了一本介紹戰后藝術史書籍的封面……
二十多年來,蔡國強在世界許多大城市的每一次創作活動,都會成為當地的爆炸性新聞,乃至全球藝術界關注的焦點。其轟動效應恐怕只有真實的恐怖事件才能與之相提并論。然而與其藝術創作上的“崇尚暴力”形成極大反差的是,蔡國強本人是個透明、淡定、做事認真的人,兒時的他甚至十分害怕火。正是這種反差,恰恰說明作為一位當代藝術家,首先要具備足夠的勇氣超越自我,進而“挑戰美術史”(蔡國強語)。
然而,膽量夠大僅只是當代藝術家所應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否則,所有重罪刑事犯就都可以被稱為藝術家了)。真正決定一位藝術家藝術成就及其在藝術圈地位的,還要看其作品中所表達的世界觀及其藝術追求,能否向蕓蕓大眾展現一種全新的、有意義的價值觀,并且觸及到他們的情感乃至其心靈深處。而能否做到這點,則完全取決于藝術家自身所蘊含的能量和見識。
事實上蔡國強此前的諸多作品,常常引發國內美術界人士的議論乃至非議。本人無意談論這兩者之間到底孰是孰非,在此我只想列舉若干蔡國強既往的作品、他本人對作品的闡釋,以及作品實際產生的社會影響力。

《農民達芬奇》展覽現場
《農民達芬奇》是蔡國強在國內最飽受爭議的作品之一。國內美術圈有人認為,蔡國強把中國農民與歐洲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混搭”在一起有“牽強”之嫌,甚至“因為他本身就是個農民”。對此,蔡國強首先明確自己本身的確是農民出身,其次在談到這個作品的創作初衷時,他表示當下的中國社會的國際角色正努力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在此進程中,個體的中國農民完全有可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2013年,蔡國強在巴西舉辦以《農民達芬奇》為主題的個展,到場觀眾超過了一百萬人,居當年全球當代藝術展觀眾人數之首!

這次在上海舉辦的《蔡國強:九級浪》展覽中的作品,還包括他于2006年創作的著名作品《撞墻》。蔡國強對該作品的解讀是,99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里寓意著無限的意味,作品體現出團結的力量及一種盲目的英雄主義。而在其他場合,他曾表示藝術家就是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放在一起,并使之成為正確的。《撞墻》是蔡國強最受觀眾喜愛的作品之一。

蔡國強作品《撞墻》
今年2月,比利時策展人、蔡國強最好的朋友兼合作伙伴楊·荷特溘然離世。盛大的葬禮上,蔡國強送給這位生平好友最后的禮物,就是在楊本人創辦的美術館上空炸出一朵黑白相間的云朵。楊的兒子用手機拍下了那個云朵,并告訴蔡國強這塊云朵酷似他的父親楊。許多人為此哭了起來,包括蔡國強本人……
由此可見,作為當代藝術家的蔡國強不僅有膽有識,更有著真摯、淳樸、細膩的情感。但本文作者最欣賞他的地方,在于已然55周歲的他從不為名聲和財富所累,依然像個頑皮的男孩子一樣滿世界的以“搗蛋”為樂,“就像自己還什么都沒做過”(蔡國強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