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士得等藝術機構能為實習生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
高昂的學費
佳士得、蘇富比兩家國際拍賣的藝術教育項目入駐中國以前,早已面向全球招生。佳士得拍賣行旗下的“佳士得教育”宣布開設一個關于藝術、法律和商業的學時為四學期的碩士學位(MSc),該學位將由格拉斯哥大學授予。入學面試將在倫敦,以及迪拜藝術博覽會,紐約弗雷茲以及巴塞爾香港藝術展期間舉行;蘇富比藝術學院(不再由蘇富比拍賣行所有,只是授權冠名)自1998年起就開始設置了藝術商業研究生課程,三學期的藝術商業的藝術碩士學位課程與加州克萊蒙特大學的MBA課程合作,因此相較于在倫敦和紐約校區開設的藝術商業課程,具有更強的工商管理背景。
佳士得的藝術碩士學位課程將招收12名學生,每人學費為32000英鎊(50000美元)。蘇富比的碩士課程也差不多一樣昂貴,在洛杉磯克萊蒙特校區的學費為75000美元,但可能會招收更多的學生。
這些課程的目的是填補傳統藝術教育的空白。“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博物館里的學術人才,具體科目一般不討論金錢。”蘇富比藝術學院院長利維(David Levy)說。
藝術史學生淪為畫廊接待人員?

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 )大學
雖然現有的一些大學課程,例如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 )大學的。
MA課程——講授藝術以及文化遺產政策、管理和教育內容,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分校的藝術政策及管理課程,都包含了金融科目,但是這對于那些計劃未來從事藝術品交易的學生們來說遠遠不夠。“那些有藝術史學位的學生往往只是淪為畫廊的接待人員。”利維說。
佳士得教育碩士課程的主任喬瓦尼·加斯帕里尼說,這些課程“針對日益增加的藝術品市場復雜性”,而佳士得拍賣行和旗下教育機構的緊密關系有助于“學生們更直接地獲得相關的商業經驗”。
創立馬斯特里赫特大學藝術市場方向的詹姆斯·古德溫(James Goodwin)目前是佳士得教育的獨立講師,他說這些新的碩士學位課程非常必要,因為目前的藝術市場的一大弱點就是缺乏“傳統的專業”人才。因此,他說藝術市場應當更快速加速其專業化過程,“市場越專業,投資者越有信心。”
在實踐中學習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這種正規教育是必需的。代理重量級人物如安尼施· 卡普爾的里森(Lisson)畫廊的創辦人Nicholas Logsdail 就是從實踐中學習相關知識的。當他二十出頭在倫敦斯萊德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史的時候,他從實際市場交易中學到了藝術品采購和銷售所需要的經驗。他認為在職業生涯中秉承“激情是藝術和探索的原動力”的理念,比用一些花里胡哨的商業計劃來控制藝術市場或者藝術家重要得多,盡管他也承認“商業頭腦”在愈發擴大的國際市場中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高昂的付出會有豐厚的回報。根據蘇富比藝術學院網站的說法,畢業一年內在藝術領域找到了工作的蘇富比畢業生比重為87%(包括了學院的其他專業)。
倫敦Riflemaker畫廊的創始人之一Virginia Damtsa 很滿意她從蘇富比藝術學院獲得的當代藝術碩士學位,盡管她為了掙學費只能上晚間提供的課程。至于她那些富裕的同學們,她說:“他們的父母要么是收藏家,要么是自己從銀行或者法律工作轉行,完全可以負擔昂貴的學費。而我這種情況的,必須要提前攢錢支付所有費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