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東京迎來了綿綿細雨,高溫有所緩和,周末將會是一個清涼而怡人的假日。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美協(xié)的秋季拍賣的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目前接手的委托數(shù)量也遠遠高于以往,必將會在開幕之際迎來人聲鼎沸的勢態(tài)。在距離開槌還不到短短的4天之時,讓我們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本屆拍賣的兩大重量級名品——LOT006元至明初紅地黑雕漆綬帶鳥穿花大盤和LOT053殷-西周青銅饕餮紋尊。

LOT006元至明初 紅地黑雕漆綬帶鳥穿花大盤
藪內(nèi)竹窓(1865~1942年),名號竹窓紹智,齋號透月齋,是日本茶道世家--藪內(nèi)家的第十一代掌門。
藪內(nèi)家族所引領的茶道流派稱為藪內(nèi)流,藪內(nèi)流古儀茶道,是重要的茶道流派之一。戒輕佻浮薄,遺留著千利休時代的茶風,在武野紹鴎及千利休的風雅閑寂的茶風中注入了古田織部所引領的武家茶道的要素。
初代掌門藪內(nèi)劍仲是武野紹鴎的門徒,又與千利休是表親,并受其相傳,后迎娶了古田織部的妹妹;與當時被豐臣秀吉重用的利休形成對比的是,藪內(nèi)家隱居與洛北追尋一種孤高的境界;后來從古田織部處接手了燕庵茶室。
幕府時代末期,藪內(nèi)家房屋遭燒毀,受到西本愿寺資助而得以重建。明治維新后,和其他流派一樣飽經(jīng)磨難,最終得以延續(xù)至今。由于藪內(nèi)家和西本愿寺之間長久的往來關系,此盤經(jīng)由西本愿寺流入藪內(nèi)家的可信度極高,流入時期最晚應該為竹窓任掌門的1942年為止,也可能更早。
此拍品元末明初時期作品,乃雕漆工藝爐火純青,日臻頂峰期的產(chǎn)物,由此而顯現(xiàn)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大家風范和渾然天成的凌然氣魄,實乃由內(nèi)而發(fā),一望便知。圓形敞口,淺身,內(nèi)壁雕壽鳥牡丹,外壁雕如意紋,圈足,足內(nèi)髹黑漆。盤身紅底堆黑漆,黑漆漆層極厚,質地優(yōu)良,產(chǎn)生濃厚欲滴的效果。刀工鋒芒畢露,深峻陡峭,精雕細刻,美輪美奐,巧奪天工。打磨精致到位,細針密縷,至纖至悉,給人以晶瑩剔透,靚澤生輝之感。
盤內(nèi)雕長尾綬帶鳥兩羽,綬帶鳥因其名稱通“壽”,在中國傳統(tǒng)紋樣中代表福壽安康,壽比南山等意。兩只小禽,相伴相隨,振翅舞動,動感十足,活靈活現(xiàn),似欲脫盤而出。
襯托物事于其上的是吐蕊怒放的牡丹,花型碩大,豐腴富貴,枝繁葉茂,靜窈縈深。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體態(tài)豐滿,高雅大方,是雍容華貴,繁盛昌榮的象征。小徑紅稀,芳郊綠遍,紅花壓枝,微風和煦;在這樣一個令人愉悅的春日,一陣清風劃過,似嗅得到淡雅的香氣;翠葉藏禽,嚶嚶啼鳴,似已娓娓傳至耳中。如此一副良辰美景,著實讓人陶醉。
外箱蓋上有款:推黑,牡丹尾長鳥盆,西本愿寺傳來,藪內(nèi)竹窓箱書。松蘿居。側面亦有同款。

LOT053殷-西周 青銅饕餮紋尊
青銅尊作為青銅器中的典型作品,其審美價值是無與倫比的。其造型的飽滿穩(wěn)定與凝重、裝飾的古樸與精細、工藝的精良與純熟都使得其為現(xiàn)代美學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就造型來說,青銅尊的造型曲線流暢而不呆滯,自然而不散亂,曲直相對,收張相合,使人在平和中又感到壹種生命的律動。曲線的一張一縮、一合一伸都使人產(chǎn)生起伏跌宕之感,消除了乏味枯燥的視覺感受。
就其裝飾來說,青銅尊的裝飾紋樣并非牽強附會、隨意拼貼紋樣。其裝飾的紋樣走勢依造型的線條而布置,于緊處疏而于松處密,上下分隔對比,圓中求方,方中帶圓,雖繁復而不雜亂無章,古拙而不失靈動,對于整體的體量感與均衡的調節(jié)十分注重。同時,裝飾紋樣千變?nèi)f化、豐富多彩也使得青銅尊的藝術價值更加突出。紋樣的清麗與凝重、神秘與猙獰都間接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構成與文化觀念。
就制作工藝來說,青銅尊的制造工藝相當嚴謹與精湛,塊范法與失蠟法的運用,使其造型與裝飾得以完美結合,從而使得青銅尊的整體形態(tài)顯出精雕細琢之感。這也正是青銅尊的審美價值不僅為古人所推崇而且被現(xiàn)代人所贊美的原因所在。
此拍品喇叭口,直長頸,折肩,鼓圓腹,折腰,撇圈足,四面由上至下均飾靡棱,被稱作出戢,通體雕饕餮紋。唐代李白有詩句,“晨游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見余喜,為余開一尊。”尊是盛酒具,相當于現(xiàn)代的酒壺,盛行于商周,同時也是當時重要禮器的一種。器形恢宏霸氣,威風凜凜,儼然如同一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威武大將軍,氣宇軒昂,泰然自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質地堅硬強固,青光熠熠,雖歷經(jīng)千年風雨,但歲月的斑斑銹痕卻使它出落的更加落落大方,別具一番韻味。紋飾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巧奪天工。技藝之高超,讓人難以想象此乃一件千年前的作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