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興華,西安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73年出生于吉林通化,2000年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yè),2005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人物畫工作室或碩士學位,2010年于西安美術學院畢業(yè),獲博士學位。現為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
2000年6月中國畫作品《冬景》美苑杯獲三等獎〈遼寧〉
2000年9月中國畫作品《大岳寂無聲》中國共產黨成立51周年獲三等獎〈吉林〉
2001年6月中國畫作品《鐵血太行》入選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
2001年10月中國畫作品《晨》獲吉林省首屆中國畫展 獲銀獎〈吉林〉
2003年中國畫作品《風—老區(qū)Ⅰ》參加吉林省青年美展〈吉林〉
2004年作品《和》參加吉林省美展
2004年《那年 那月 那日》“全國藝術院校青年教師優(yōu)秀國畫作品大展”獲銀獎(作品大賽組委會)
2005年中國畫作品《兄弟》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中青年精品展(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2010年中國畫作品《煙》獲魯藝杯學術獎(魯迅美院美術館收藏)
2011年中國畫作品《冬日暖陽》參加陜西省建黨90周年作品展。
王興華攻讀博士學位,導師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即解決中國畫意象的內涵與外延。這個需要一批學者共同完成的課題,整苦了不曾系統鉆研理論的王興華,一陷就是四年,從周易到黃賓虹,從柏拉圖到現代派,輾轉反復,出生入死。
王興華從事大寫意人物畫。如果把時間壓扁,他的畫風同石恪和梁楷一樣奔放,自覺追求用筆的意趣。這是因為石恪和梁楷的視覺思想和經驗比他空缺了一千年。他從自己的畫法出發(fā)探索理論,用他研究的理論指導自己,在表現方式上四面開花,盡管還沒形成單純的個人風格,但大寫意畫法卻始終是不離不棄。王興華面臨著兩種選擇,即回歸傳統和直面現實。傳統水墨畫主要是修心養(yǎng)性的工具,是講究老到和老辣的藝術,需要長時間的錘煉。如果直面現實,則需要強烈的人文關懷和仁人志士的胸襟與膽識,需要超越技法,讓自己變成時代的代言人。
——彭德 2011年于西安美術學院
中國人物畫在當代的出路,我認為取決于兩個方面問題的把握,一是關注當代社會生活,二是探索適合當代社會生活表現的語言。王興華的中國寫意人物畫,在這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他關注當代社會生活,對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勞動群眾表現出了一種深厚的情感,興華的筆墨豪放而沉雄,這是他對于勞動者的品格精神力量感受體驗的結果。這種豪放而沉雄的筆墨,準確的傳達了勞動群眾的特殊性格風貌,豪放而沉雄的筆墨與豪放而沉雄的內容的渾然統一,使他的作品能給人一種的感動。
——劉永杰(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劉永杰工作室主任,教授,中國畫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