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冀少峰(湖北美術館藝術總監、策展人)

熟悉朗雪波的人都知道,他有著科班出身的背景和良好的基本功訓練,他游離在裝置、影像、架上藝術的表達間,其視覺敘事的非線性、跳躍性,敘事風格的轉瞬即逝和多變性,以至于很難給朗雪波的藝術進行一個準確的歸類。他有著卡通一代的精神符碼和文化關懷,但他骨子里又浸潤著視覺知識分子少有的偏好理性思考的品質。他對生活的熱愛,他的勤于思考,精擅表達,勤于嘗試,勇于突破,不僅貫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更滲透在藝術探索的不同時段中,他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去進行一次次的嘗試,他對嘗試過程中的偶然性、愉悅性的重視顯然高于結果,他猶重視內心激情的體驗,甚至迷戀之,心向往之。
他追求的是一種純粹的精神自由和身份獨立,他從做藝術到生活,都極力在追求一種品質、品格,他有著極強的邏輯思維表達,又時時能表現出一種少有的超然智慧和距離感,他還不斷給自我設置藝術的難度,不斷加大自我探索的深入,求新求變求深度表述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一路走來,而藝術所賦予他的內在激情的涌動和刻骨銘心的體驗,也導致近期的視覺探索無疑帶有一種轉折性意義,簡潔冷漠中體現出的是一種空間的營造、體積的塑造及物體間所呈現出的各種關系的多樣性、復雜性。
朗雪波用充滿內在的激情,真實記錄著我們生存的社會現實,并通過自我的一種對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的微體驗去消解集體主義經驗,用微敘事來對抗消解宏大敘事,看似無意義實則有著極強社會政治學色彩,他道出的其實是一個直指社會深層的沉甸甸的話題,即空間權力意識——空間即政治即權力這樣一個事實。他喚醒的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那種對公開、公正、公信與透明的渴望,朗雪波終結了一代的集體主義經驗和集體主義記憶,成功解構了在藝術背后所彰顯的權力符碼。
朗雪波以個體方式展開對社會的一種微抵抗,從中不難發現,其內心深處所散發出的那種人性的溫情光暈,那種追求純粹的自由與獨立的品格才是最打動人的,因而他的視覺圖景帶給閱讀者的也必然是如此般另一番思考。誠如王小波所言,生命就是跑題跑不停才有趣,生命就是追求自身的小格局、小趣味、小怪癖,生命就是不斷“發現偏好,培養偏好,發展偏好”。那么朗雪波的異類視覺講述是否跑題或也是在培養自我的偏好呢?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他已然擺脫了固有敘事模式的桎梏,即將開創出屬于自我的另一番風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