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博會進入“上海時區”
上海從9月開始投入到了密集的藝術旺季,這座城市能否成為亞太區藝術交易新樞紐。

巴勒斯坦藝術家被禁止前往美國
紐約新博物館(New Museum)展覽“此處和別處”謹慎探討中東政治問題之際,卻遭政治阻礙。

里希特作品的編碼防偽
里希特將作品進行系統編碼,偽作可被輕易查明。
MUSEUMS 博物館

去艾爾米塔什可以看什么?
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館長顧問推薦250年間最值得觀看的十大藏品。

維持奇跡比制造奇跡更難
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試驗之旅”。
EXHIBITIONS 展覽

神游山水之間
宋代繪畫珍品重現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

這個夏天,我們看影像
不同時代、主題、風格影像藝術激蕩共振的實驗場。

中國藝術家的巴黎丹青
香港藝術館回顧20世紀兩代赴法中國藝術家風貌。

黃浦江上的“白天焰火”
蔡國強個展“九級浪”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開幕當天舉行盛大的焰火表演。
CONSERVATION 文物

申遺成功之后
大運河與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期待打破“重申報不重管理”的怪圈。
MEDIA 媒介

開放,甚至是免費
荷蘭國家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相繼開放藏品高清圖片與觀眾互動,并認為這將是未來趨勢。
OPINION & COMMENT 評論

流動的“因地制宜”
交流并非為了急于達成共識,交流過程中發現的“差異”,也是這個藝術計劃在創作、討論、展覽的過程中隨之而來的收獲。
FEATURES 特寫

為上海留影
上海不僅是影像敘事中中國現代都市的鏡子,也是都市夢游者的行動現場。

安塞姆·弗蘭克:快進快出
第十屆上海雙年展總策展人安塞姆· 弗蘭克的“全球”經驗。
BOOKS 書評

阿城式的“文明探源”
以肉身的溫度活絡史料的經脈,其實是更需要“膽”,也更需要“識”。

躍入國際視野的中國藝術年輕一代
中國年輕藝術家(Young Chinese Artists ,簡稱YCA)正努力打破地理邊界和中國文化的特定符號。

新生代畫廊推手
努力為藝術家們尋找海外合作和展覽項目的畫廊與藝術家一起走向國際舞臺。

西方視野里的中國當代藝術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田霏宇與身兼藝術家和策展人雙重身份的施岸笛(Andreas Schmid)與TANC對話,談中國當代藝術及YCA一代。

打破中國年輕藝術家的美國困局
“我這一代:中國青年藝術家”展覽策展人Barbara Pollack詳述中國當代藝術在美國的復雜際遇。
ART MARKET 藝術市場

史上最偉大藝術基金的秘密
一個世紀前,安德烈·列維爾(André Level)賣出了許多當時還算是新晉藝術家的作品,諸如畢加索、馬蒂斯等人。然而他是怎樣建立他的藝術基金的——這中間又是否存在拍賣陰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