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路平
“藝術家要有社會擔當, 作品的‘精神性’一定意義上意味著藝術家的社會擔當”在南京國際美術展三次初評過程中,面對浩如煙海的兩萬多件作品,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油畫學會秘書長章文浩一再強調評選作品的要有‘精神性’。此次初評結果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青年藝術家,有些甚至剛剛走出校門,作為一個畫家同時作為高校教師的章文浩教授對他們給予了厚望,并坦言“藝術這條道路大家都會走得不輕松,甚至會很艱難和辛苦。不管路上風景如何,希望大家都不要忘了自己最初選擇這條道路時的那份簡單、真摯的熱愛!”
以南京國際美術展為平臺,以布羅德藝術基金為支撐,6滾動投入30億資金,推進通過藝術家成長計劃,發掘、培養國際上認可的中外美術藝術家,建立建設國際認可的現代化藝術品公開市場體系,全面提升中國美術家和作品在國際藝術舞臺的影響力和地位。可以說,整個宏大的帷幕目前只掀開了一角,南京國際美術展只是一系列宏偉規劃的開始,厚積薄發的氣魄吸引了20個國家和地區4507名藝術家20087件應征作品。目前南京國際美術展征集展初選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以往任何展覽的評選環節是最為神秘的,究竟評委們會怎么選?什么樣的作品才能入評委們的“法眼”?對于這些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本次南京國際美術展的評委們分別做出了各自的解答,在這些談話中,滿滿的灌注著長者對于年輕一代藝術家的關注與期許。
評選標準多方面考量
6年30億,以全面提升中國美術家和作品在國際藝術舞臺的影響力和地位為目標的南京國際美術展吸引了全球藝術家的關注,在此次國際展參展的藝術家中涌現了許多有才情的國內外的年輕藝術家。從兩萬多件作品中選出800件初評作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從作品的題材、繪畫風格,手法表現多方面衡量。面對風格多樣的作品,評委們有很大的包容度,從作品的題材上講,無論是關注內心的還是關注社會的只要是表達的真情實感能夠打動評委的更有可能入選,當然也要求作品要有一定的當代精神性,表現手法也要自由。
此次南京國際展更注重作品的表現風格和畫面語言,同時作品的題材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入選的部分作品在表現形式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說,風格多樣,有許多有意思的好作品是我對目前入選作品的總體印象。經過初評、終評選出來的作品將以“紛呈當下”為主題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展出,以“紛呈當下”作為南京國際展的主題,在我的理解,有兩個方面:一,關注當下;二,風格面貌多樣,希望這也是將來展覽的一個風貌。
藝術家要有社會擔當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精神世界個性的自由表達,同時也往往反映著藝術家所處時代的社會精神。在全球化的挑戰和變動中的文化格局面前,西方的觀念與模式,促進了我國油畫藝術的進步,然而西方藝術思潮與模式在我國的流行也使得中國油畫存在著“精神性”弱化的問題,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的藝術家在藝術的精神內涵與語言形式上不
斷創新和突破。作品“精神性”一定意義上意味著藝術家的社會擔當, 藝術家要有社會擔當。現在繪畫領域的面貌雖多樣活躍,很是熱鬧,但是浮躁之氣很重,這也是大家所擔憂的。至于中國油畫未來的發展方向那是畫家們自己的事情,但有一點:在放眼世界的同時,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藝術的人文根基,走自己的路。對西方的東西我們要有更大的消化力,而不是淺嘗輒止。我相信中國油畫未來的道路會是很寬廣的。
繪畫是人生的一種修養過程
此次初評結果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青年藝術家,有些甚至剛剛走出校門,作為一個畫家同時作為高校教師我想對她們說,藝術這條道路大家都會走得不輕松,甚至會很艱難和辛苦。不管路上風景如何,希望大家都不要忘了自己最初選擇這條道路時的那份簡單、真摯的熱愛!擯棄浮躁、低俗之氣,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做好份內之事。繪畫是人生的一種修養過程,一種精神的寄托。它既是我們自我價值的實現方式,又是對社會文明做的一份努力。
南京國際美術展,國際性平臺助推藝術發展
“筆墨當隨時代”,像任何藝術一樣,油畫也必然面臨著伴隨時代的轉換和發展。因此,特別是在當代藝術的多樣性、綜合化的發展背景中對于油畫的處境和發展可能性的探討非常重要。本次南京國際美術展是力求打造中國的藝術奧斯卡,為中國美術藝術界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中國文化藝術對外的開放度與融入度,全面提升中國美術藝術在世界美術藝術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力量。我沒把國際展的目標想得那么宏大,但是我欣賞利源集團做事的認真、執著,以及決策者熱情滿滿的魄力。我相信美展的舉辦以及后續的藝術家培養計劃是一件對美術界有積極意義的事情,對于我們的藝術家的培養與發展也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這也是吸引我參與其中之處。可以說,通過國際展為起點,利源集團試圖打造一個國際性的藝術交流、展示平臺,這不僅對我們的藝術家的培養,同時對我國藝術的發展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我也很希望我們藝術院校的優秀學生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這樣的社會力量的扶持,讓他們未來的藝術之路能走得更寬、更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