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類型的書畫家作品最值得投資
在收藏界,書畫始終是一大主力品種,古今中外藏者隊伍龐大。在揚州,更是有著“家中無字畫,不是舊人家”的說法。近年來,國內外拍場頻頻拍出的天價書畫,更是為書畫的全民收藏添火加薪,藏友熱情日益高漲。那么,對廣大普通書畫收藏愛好者來說,什么樣的書畫作品才值得收藏與投資?就揚州地區而言,書畫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在市場普遍低迷的情形下,是否適合入市?市場中的油畫收藏目前又是怎樣的?對此,本報記者特別采訪了揚州市宜雨軒拍賣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陸兆平和揚州水墨畫院的藝術總監許淞俊,請他們從收藏市場的角度就上述問題談一談。
拍場中,晚清民國字畫和揚州名家更受青睞
“從我們公司成立后舉辦的第一場拍賣來看,我們和客戶對于揚州的書畫市場都不是十分了解的。但自去年第四場開始,我們明顯感受到客戶的眼光較之第一場更加專業,不再盲目了。這就說明揚州現在的書畫市場越來越成熟,收藏者對書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陸兆平說道。在宜雨軒的歷次書畫拍賣中,參拍的藏友對晚清民國的書畫作品表現出了較大興趣,這其中,揚州名頭的更受青睞。“在揚州本土拍賣的晚清揚州名家作品的價格較之其他地方要高,比如王小梅的扇面在揚州能以3萬元成交,吳讓之的扇面能以3.5萬元成交,這在其他地方拍賣通常是達不到的。這也充分體現了書畫具有的地域性特點,但揚州八怪的不在此列。”而揚州現當代書畫名家的作品在拍賣場中的認可度也較高,70%與市場需求相符。
“為什么老一輩書畫家的作品有市場?因為老一輩的書畫家將精力主要放在專心創作上,而不是忙著走市場,所以經得起歷史的檢測。”陸兆平說道。
四種類型的書畫家作品最值得投資
從1997年成立到今天,許淞俊的畫廊已經開了18年,在書畫市場也歷練了18年。“畫廊與拍賣公司的最大區別在于:拍賣公司看中現在價值,而畫廊更看中未來價值。”許淞俊分析道,“揚州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揚州人的欣賞能力、審美情趣也高。這18年來,我們看到揚州有太多的畫廊開開關關,為什么我們能夠堅持到現在?這主要因為,從開業到現在,我們始終堅持4個字的宗旨:名、真、精、新。名就是名家之作,真是保真,精是精品之作而不是泛泛應酬之作,新就是必須新品不斷,不能始終是那幾位畫家的那幾種風格,那樣會審美疲勞的。這其實也是投資收藏書畫的宗旨。”
“老一輩的書畫家,比如林散之、王板哉、李亞如等人的作品在當時就很有市場,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惜售。那么當這些老一輩名家作品市場供應越來越少時,這就需要我們去挖掘有潛力的中青年書畫家,也就是尋找具有投資潛力的書畫家作品。”什么是有潛力的書畫家?許淞俊認為:在人品好的前提下,院校派科班出身的;國字頭畫院的;既不是院校派也不是國畫院的,但功底扎實在全國性大展中獲過獎的;書法最好是有大學中文系教授背景的,這樣四種類型的書畫家的作品是有潛力的。“但符合這四點的書畫家并不代表都可以,還要再從中加以選擇。一個畫家在市場上出現的雷同作品越少,就越具有潛力、越具有價值。收藏以畫家的唯一原創作品最好,而不是同一內容的不斷復制。同樣一個畫家的作品,原創性的價值要遠遠高于臨摹復制品。”
此外,陸兆平和許淞俊都提醒:藝術成就的高低與一個畫家的行政職務不是成正比的。
油畫在揚州目前還是屬于小眾收藏
許淞俊說:“油畫肯定有市場,這與現在許多家庭的裝飾風格有關。但是我始終認為,國畫是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更需要我們去傳承弘揚。尤其是在當下。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沒有搞油畫的收藏經營。”“油畫在市場中還是有需求的,這在我們的拍賣中有體現,但偏向于小眾。我覺得,至少在中國,國畫還是較油畫更有市場、更有價值。”陸兆平接著說道。
市場低迷蕭條時,反而是一個進入的良機
那么,當市場處于低迷時,普通投資者和愛好者是進入還是觀望?對此,陸兆平和許淞俊認為,從拍賣公司與畫廊的角度來說,當市場處于蕭條時,反而是一個比較好的收貨時機。而對于普通投資者和愛好者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比較好的介入時機。“這里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無論從事什么收藏,都應該在經濟有余力的情況下。并且要注意辨別真偽,畢竟精品難得,保真是前提。現代科技越來越高明,但只有真品才會保值、增值。”許淞俊提醒道。
“還有一定要培養自己的眼力,不能盲目跟風炒作。畫家最好有專門的經紀人或者經紀公司來運營作品,將精力放在自己的創作上,多出去寫生,多深入生活,多出精品。客戶中還是以普通書畫愛好者為多。畫家一定要懂得維護市場,離開了群眾與生活,藝術創作就是無源之水。揚州八怪、齊白石的作品為什么那么有市場?價值那樣高?除了畫家個人修養高的因素外,他們的作品有生活、接地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結束采訪時,陸兆平對記者說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