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平靜
1981生于江蘇徐州。現就職于江蘇徐州書畫院,專職畫師。
2005年6月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工作室,獲學士學位。
2006年就職于江蘇省徐州市書畫院,專職畫師。
參展獲獎情況:
2004年連環畫作品《天橋·風箏》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優秀獎,并被浙江美術館收藏。(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6年11月“新生力量70—80年代”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南京美術館)
2007年12月“蘇州·徐州·揚州”三州中國畫聯展。(蘇州美術館)
2007年12月“書畫徐州·首屆年展”。(徐州博物館)
2008年12月“書畫徐州·二屆年展”。(徐州博物館)
2008年12月“水墨報告《畫刊》70后”水墨邀請展。(南京鳳凰美術館)
2010年9月 “徐州書畫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展(1980-2010)”(徐州藝術館)
2011年1月 花開和諧——新華報業第二屆藝術展暨花鳥畫新春提名展
2011年1月 庭前閑看——中國青年工筆畫展(南通市中心美術館)
2011年3月 亞洲青年美術大展(泰國)
2011年4月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藝術之旅——工筆畫新視覺(中國銀行)
2011年5月 第二屆“徐悲鴻”中國畫展獲范保文新人獎及優秀作品獎(江蘇省美術館)
2011年5月 夢·自由——水墨人物 (南京市圖書館)
2011年5月 徐州市建黨九十周年作品展 (徐州市藝術館)
2011年9月 第二屆中國徐州品牌節暨“品牌徐州100佳”活動中,榮獲品牌徐州美術名家”光榮稱號。
2011年10月 新新工筆——成就未來的工筆畫大師(第二季)(南京1865小玲瓏山館)
2011年10月 書畫徐州第五屆年展——徐州書畫邀請展(徐州藝術館)
2011年10月 水墨(日照 雅都美術館)
2012年5月 徐州書畫院作品展(銀川市文化藝術中心)
2012年9月 交融綻放--長三角地區美術作品學術提名展 (上海長寧圖書館)
2012年10月 書畫徐州第六屆年展 徐州書畫邀請展 (徐州藝術館)
2012年10月 第二屆“徐悲鴻獎”中國畫提名展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
2012年10月 “閎約深美”南京藝術學院百年校慶美術作品展
2013年3月 花開六塵---新生代青年女畫家作品展 (南京六塵藝館)
2013年4月 墨能量——當代青年名家水墨邀請展(南京古岸藝術中心 )
2013年5月 2013徐州書畫院作品展(江蘇省國畫院)
2013年5月 墨色如幻--江蘇省中青年名家提名展(滄州市美術館,南通中心美術館,淄博畫院美術館)
2013年6月 “百匯含英”首屆江蘇省民營美術館匯展(江蘇省美術新館)
2013年8月 自.在--新青年水墨邀請展(南京芥末藝術館)
2013年8月 徐州書畫院作品展(云南省大理市博物館)
2013年9月 徐州書畫院中秋花好月圓作品展(徐州鳳凰書城美術館)
2013年9月 徐州民進書畫院成立一周年作品展(徐州李可染藝術館)
2013年9月 2013江蘇省中國畫人物肖像畫邀請展(南藝美院展廳)
2013年9月 粉墨風雅中國戲曲水墨畫名家名作展 (上海環球港美術館)
2013年10月 李可染暨彭城畫派書畫作品展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
2013年10月 MINGHUA中國當代水墨檔案展(南京明畫藝術館)
2013年11月 粉墨雅集.國粹戲曲水墨名家名作展(上海大樸堂畫廊珍寶館)
2013年11月 南京品格——市青年美術協會會員精品展(南京市美術館)
2013年12月 徐悲鴻獎中國畫獲獎作者精品展(江蘇省美術館新館)
2014年1月致青春——南通中心美術館青年藝術家創造計劃(南通中心美術館)
2014年3月花前引——張平靜水墨作品展(半遮堂·大韻合)
2014年3月青奧藝鏡——南京優秀青年畫家提名展(南京圖書館)
2014年3月“漢風墨韻”李可染暨“彭城畫派”美術作品晉京展(中國美術館)
2014年3月花開六塵——青年女畫家作品展·第三回(六塵藝術館)
2014年5月“徐悲鴻藝術精英工程”2014年度人物篇研討品鑒會(南師大新傳院藝術與傳播研究所)
2014年6月墨能量——GoodArt當代青年名家水墨邀請展第二回(南京古岸藝術中心)
2014年6月六朝煙水——江蘇省中青年名家作品展(河北省滄州美術館)
發表出版情況: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展作品集,作品發表于《美術》第444期
2008年 作品蕭然錦花表于雙月刊《藝術界》7、8月刊“新銳藝術家專欄
2008年 《中國新銳藝術家·張平靜卷》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0年 《徐州書畫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集》
2011年 作品《餐花》刊登新華日報2011年1月15日B4版藝壇
2011年 作品《夢中家園》刊登《美術報》00024版
2011年 作品刊登《奢》NO.05 2011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部(北京)會員專刊
2011年 第二屆“徐悲鴻獎”中國畫展作品集(天津美術出版社)
2011年 《庭前閑看》——中國青年工筆畫展作品集
2011年 《夢·自由——水墨人物作品集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11年 《新新工筆——成就未來的工筆畫大師(第二季)》
2011年 《盛氣青年:2011年中國當代新銳藝術家作品集》(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2年 《交融綻放——長三角地區美術作品學術提名展作品集》(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 劉海粟美術館 上海蘇俄造型藝術館)
2012年 《第二屆“徐悲鴻獎”中國畫提名展作品集·張平靜卷》(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2年 作品《花叢》刊登《美術報》
2012年 《盛氣青年:2012年中國當代新銳藝術家作品集》(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2年 《國畫家》(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
2012年 《畫院》(中國美術研究雜志社)
2013年 墨能量——當代青年名家水墨邀請展作品集
2013年 《墨色如幻--江蘇省中青年名家提名展作品集》(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3年 《自.在--新青年水墨邀請展》作品集
2013年 《粉墨風雅戲曲水墨名家名作》
2013年 《李可染暨彭城畫派書畫作品展作品集》
2013年 《MINGHUA中國當代水墨檔案展作品集>>
2013年 《粉墨雅集.國粹戲曲水墨名家名作展作品集》
2013年 《南京品格——市青年美術協會會員精品展作品集》(東大出版社)
2013年 《盛氣青年:2013年中國當代新銳藝術家作品集》(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3年 《徐悲鴻獎中國畫獲獎作者精品展》(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4年《六朝煙水——江蘇省中青年名家作品展》(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4年《周末》報5月15第23版“徐悲鴻藝術精英工程”2014年度“借鑒.融合——當代人物畫主體性表達研究”研討品鑒會
2014年《周末》報5月22日第23版張平靜作品整版報道
2014年《花開六塵——青年女畫家作品展》
文/陸虹
其實,并不是十足的戲迷,但是有機會,那唱腔,那韻味,那衣袖倚轉的姿態,使在記憶里跌宕起來,那更是一種迷人的微醉薄吟的情狀,更愿意一個人獨自面對。她把這份“緒”寫出來,意在剎那的筆墨之間。張平靜的戲曲人物就是這樣跳躍到你眼前的,他們爛漫地找不到清晰的面目,但驚鴻一瞥的容顏,在歲月的時光中綻放著往昔精粹的瞬間。
筆墨是畫人心靈的載體。張平靜選擇畫戲曲人物,注重的是人物的“態”,而不是細節的美。她看不到美艷的眉眼,但她抓得住那剎那的韻味,那種女性最富有節奏或最安寧的瞬間她都看到了,她們在她筆下生出水墨的光鮮,一種色鮮味美的暈染讓觀者眼前一亮,這樣的水墨色調是在平靜心里調和后生發出來的,是裹著無數美的希望的落筆。
對于當代水墨的嘗試,我們總是以衡量心性看一個畫家的真誠。張平靜女性化的純粹,是她激情的轉換,她若不是心懷浪漫與柔媚,便無法集中筆力,將人物情懷表達出來。
平靜出南京藝術學院的校門也有個把年頭,學院是培養畫人技法的所在。而堅持畫畫,并畫出些自己特色的,還是少數。所有生活的體驗在寧靜的年代,變成帶有私人化的體驗,著實需要一份思考。導師周京新是一位極富個人化水墨語言的畫家,他對張平靜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多的是看畫畫的活力,即一幅畫的生命感,這似乎是所有藝術創作的基準,似乎誰都明白,可是真是打準把星,的確很難。
和很多女孩子一樣,張平靜愛收集細碎的繁雜的女孩用的裝飾品,可以不用,但要買一些,放在那,觀賞。那是一些能直接觸摸到的帶有美和質感的常物,物態的直觀讓人感官愉悅。雖然還沒有更深沉的文化意義,但對美的感受,已經讓平靜有種別樣的震動。
張平靜喜歡戲里的人物,她們濃妝艷抹,她們婀娜窈窕,她們淺唱清酌,她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不尋常的韻味,這勾起了平靜水墨的夢境。她用水墨表現青衣花旦,將一種瞬間的情緒用墨色把控,透出女性嫵媚輕盈的感覺,這是她將傳統水墨審美的一種個人化轉變,從而形成富有張平靜色調與筆墨韻味的畫面,在戲曲人物中間找尋自我的藝術感覺,將之變化成自我的獨特風貌,雖然還有很漫長的路途,但是張平靜畢竟開始了自己的路。
歷來畫戲曲人物的優秀畫家,重在筆墨意趣,人物傳神。要想在傳統的人物畫中有所變革,實在不易。古代畫論曰:“凡畫之作,功夫到處,處處是法,但覺一片化機,是為極致。”這也是成功的畫作所具備的。
張平靜現在還在藝術道路的摸索階段,但已經有她的語言,她的青衣幾乎不見明眸與纖手,但她筆下之神韻來自她整體的畫面感受,她敢于將色彩直接當做富有感情的造型手法,那種寫意的勇氣與下筆的干練,造成她筆下人物的百媚溫婉。他人瀟灑幽默,而平靜飄逸含蓄,已經顯示出她有別與他人的獨特審美體驗。日常的生活過渡到藝術的審美中,無非是一種自我的陶醉與享受,張平靜,每每與她的戲曲人物相遇,她便有一種山中梅下遇知音的感覺。
作品欣賞:

蕭然錦花之三 26cm x 26cm 紙本

蕭然錦花之六 26cm×26cm 紙本

戲 136×34cm 紙本

舞雀之三 35X136 2013年 紙本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作品5

作品6

作品7

作品8

作品9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