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華簡介: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工筆)藝委會主任委員、湘潭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筆墨空間的哲學拓展——劉新華工筆花鳥畫藝術探讀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從演化到開始“定格”,必要達到獨創性,達到自己所認可的風格而罷休。劉新華的工筆花鳥畫既有北國的蒼茫,又有南方的清麗,淡碧如洗、意出塵外、紅塵消隱、天地靜寂。
當你相對良久時,在這片靜寂中,似聞天外流音。劉新華工筆畫中神秘壯麗的品格,有著師古脫俗的氣度和研習傳統文化造就的素質。他在線條、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都已形成了成熟的理念和精湛的技法,使工筆畫狀物存真、造境傳神的技藝得到充分地發揮。
劉新華的工筆花鳥畫以窮神極變的現代創新精神追溯宋元和自然的生命樣態,以如歌的行板呤唱而出,有如晚唐詩的意味。他的畫面在形式上襲用了宋人的骨骼,但更自覺的強化了形式感,以致形式感漸從自然狀態中剝離出來,筆下的物象不僅真實而且神秘的強化凸現出了一種流離迷幻的感覺效果。
面對高貴、典雅、古樸的宋畫,撲面而來的不僅僅是筆、形、色這些表層形態的東西,更有一種時光的追懷,讓你在瞬間猛然呼吸到宋人的榮耀,劉新華小心翼翼的尋找著那份時空倒錯的幻覺,在形態與色澤之間瞻仰徘徊,搜尋著深遠如夢的輝煌。“一朵朵傷情,春風懶笑;一片片消魂,流水悉漂”,面對宋畫深遠如夢的光輝,劉新華把所有的精力均投射到畫面所描繪的物體之間,畫面間一些細微的變化都足以誘發他思維的躍動。宋代花鳥畫成了他哲學邏輯的起點,他循此按照自己的視覺經驗在生發、演繹、心手相應、忘乎所以,超越混亂后重新組合成整體。相對于宋畫,他更自覺的強化了視覺經驗而淡化了生命狀態,真實、細膩的物象刻畫融入虛幻飄渺的跡象之中,凸現出風華絕代的姿容和高寒遲暮的精神狀態。
劉新華的畫極神極變,窮工極妍。對其作品的解讀,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感悟與心靈操練的過程。他把傳統筆墨中的規范、法度轉變為生長點,轉變為藝術敏感和技巧不斷生長的支點。他把對傳統工筆畫語言的提取納入自己的形式語言范疇,但更重視自己精神狀態和審美理想的再現。在采用以往的技巧時少了一些既定規范的束縛,更多的是自己不拘小節的運用和發揮,使工筆畫由形象的藝術轉變為語言的藝術,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作品中的線條、造型、色彩、空間的表現力。
當代工筆花鳥畫對線的選擇往往是非常苛刻的,什么樣的線產生什么樣的畫面氣質。在劉新華的眼中線僅僅成了構圖的痕跡而已,他的大部分作品線條只是初稿時的鉛筆痕跡,最后都若有若無的融入了畫面物象之中,給人以不可捉摸之感,整個作品線、色渾然一體。那是對線條所有的變化技巧精熟把握后的放縱。
在他的工筆花鳥畫藝術創作中劉新華大膽吸收和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色彩表現手法,將審美理想自然而貼切地融入到似真似幻的神秘的畫面色彩氛圍之中,這種色彩并不是出自對自然色彩的模仿,而是存在于他對神秘壯麗境界的審美追求,他的工筆花鳥畫從個性的角度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色彩表現,使他更自由、更主動的用色彩去呈現他心中的多彩世界。在西方現代繪畫觀念、中國敦煌壁畫以及版畫的制作技巧的影響下,他找到了現代工筆花鳥畫與其他畫種的契合點,他吸納西畫中的色彩表現方法,巧妙的利用繪畫材料中的不同視覺特性,結合不同的運筆和技巧處理造成不同的畫面肌理效果豐富了作者傳達藝術情感的手段。
劉新華的作品中,還隱含一種憑借藝術敏感所錘煉成的“染”的方法,在他的工筆畫中,“染”已不僅僅是一種塑造形體表現質感的手段,而是通過分染與侵蝕描繪造境的物象來講述自身。他是畫家刻意營造的視覺意趣,它逐漸獨立成為一種重要的繪畫語言,是與一種懷舊的、感傷的浪漫主義神秘情懷聯系在一起的,物象與背景共處于超現實的氛圍中,使這種超現實感益發強烈,整個畫面猶如在夢中幻境。渾然一體的畫面在流動的韻律中增添了拙澀的味道。
在創作過程中,劉新華的作品起稿常常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某一契機的觸發、引起一系列的反映逐漸形成的。因為創作的過程不是按程序而進行的,而是在不斷的發現與假設中對畫面不停的充實,使得幻覺效果日益豐富起來。以沉思與暢神的行呤筆調在追求有限的自然物象時向深不可測的浩渺無垠的審美境界演化。生活中諸多的體驗化為朦朧的感覺而存入潛意識,一經某個機遇的觸動,便會自然涌現。他作畫時無規律性可言,作畫過程的不確定性提高了創作感覺的敏銳度,剛開始的形與色,掙脫了最原始的控制,以其散漫的甚至是無目的性的形態展現。在作畫過程中由于對畫面上一些細微變化有意無意的流連盤桓,使他逐漸地進入形式表達的語境狀態,并把自己的精神生活一點一滴的與這些細節融合在一起,以達到作品與內心生活密合無間的程度。這是在龐雜而朦朧的印象中提煉,是混亂的澄清,是感覺的濃縮與純化。作畫過程中如果不用心體驗是發展不起來這些豐富而美妙的感覺的。然而,恰恰是設色過程中這些偶然因素表現出心靈感受的細膩,以及對事物反應的敏感。因此發現與把握存在于創作過程中點點滴滴的偶然現象,并有意與無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時,畫面顯現出渾然天成卻收放自如的效果。加之線的不確定性,使作品更具有一種讓人捉摸不定、耐人尋味,更加深層次的美。
圖式和方法是表層的,而形式和理想直指藝術家的內心。劉新華的作畫過程是一種體驗與發現的哲學過程,存在于其作品中的象征性主要表現為對壯麗神秘境界的審美追求。他作品中那些時尚而又充滿古典神秘的色彩以及各種營造氛圍的手段,與其說他是對傳統技法的繼承與發揚,倒不如說是受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面對傳統,形式、色彩,慢慢的褪化、隱退,幻化成一種幾乎未說出口的心領神會,一種握手已違的親密接觸,一種盈盈照眼的怦然心動,感官與形式水乳交融,由跡象而神游,,由神游而生出屬于自己的畫面,從而也緒引出自己的創造智慧,這就是劉新華的中國式哲學體驗——單純而古典的神秘世界。
作品賞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