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拍,當代水墨持續受到各大拍賣公司的關注和追捧,不論是新文人畫的代表朱新建、李津,還是新工筆的代表徐累,年輕一代的新水墨藝術家曾健勇、徐華翎、黃丹、黨震等藝術家的作品頻繁出現在各大拍賣會,并屢次創造新的價格傳奇。當代水墨的突然發力要追溯到2012年,在2012年之前,“新水墨”這個詞在拍賣市場上鮮有發現,在這一年,新水墨成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競相追逐的寵兒,很多人用“黑馬”來形容新水墨這一年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從2013年開始,各大藝術博覽會上,許多畫廊紛紛帶來了新水墨作品,甚至有不少畫廊用將近一半的展位空間主推新水墨;在已經結束的2014年“藝術北京”,新水墨已經成為一級市場關注的重點,主要參展商超過一半都有展示新水墨,折射出市場對當代水墨的高度認可。
谷文達
實驗水墨先鋒谷文達早在80年代中期便意識到單純的在宣紙上畫西方畫學習西方的東西,雖然在中國有價值,但在世界上來說還是重復西方的老路。西方現代藝術雖然主張破除條條框框,但卻不能幫助我們構建自己的當代藝術和當代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谷文達則側重批判文人畫中的文人意識,即個人和世俗情感的流露,這種文人情趣只會讓藝術家成為區域文化的代表。而谷文達之所以成長為一個享有廣泛國際聲譽的藝術家,是因為他一直致力于將自身的文化經驗轉變成能夠介入國際環境的有效語言,從而使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環境下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張羽
水墨,對于張羽而言,是一種精神線索,也是一種媒介,表現當代人精神生活的媒介。張羽所探索的實驗水墨的視覺表現方式,通過使用圖式表現《靈光》系列和無限重復過程中制造出圖像痕跡的《指印》系列,可以充分了解到。張羽的實驗水墨與直接表現自然的物像的傳統水墨畫完全不同,是超越自然本身的,注重內在的主觀體驗,把內在體驗和視覺體驗相融合而轉換成新的視覺圖像。尤其是《指印》系列,通過普通人無法忍受的極具意志力的行為徹底甩掉了西方的當代方式或傳統的水墨畫方式,達到了自己獨有且具有差別性的實驗水墨的當代表達,創造了新的藝術語言。

徐累
新工筆領軍人物的徐累的繪畫昭示了一種意義,即在中國美學體系的邊境之內延續林風眠、吳冠中“融匯中西”的思想道路,在繪畫本體上開創向現代性轉變的途徑和可能性,并在國際范圍內得到認可。徐累也表示:“我希望能夠站在自己的維度上實現藝術創作中東西方藝術的和諧。”
冷峻、沉靜、超逸,是徐累呈現給他人的樣子,一如他的畫里散發出的氣息,似乎是對國畫超拔脫俗的道法精神恰到好處的變奏。“馬”是徐累作品中被不斷重復的母題,與他的觀念主色“藍色”,加之戲劇化的舞臺式布景,共同構筑了徐累的個人符號和精神圖騰。

李津
李津通過對平庸日常生活超乎尋常的探索收獲了廣泛的國際聲譽。他的作品風格獨特,很好地平衡了幽默的稚氣和對顏色、線條、透視靈光乍現的大師級操控。盡管他的水墨作品承自經典的中國文人畫家,但是李津在主題和風格上都顛覆了這些藝術鼻祖的傳統,從而創造出驚人的坦誠和智慧,兼具當代與傳統,世俗與知性,放縱與樸實。今春拍場共推出133件李津作品,嘉德“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二)”推出的《五色譜圖》以184萬港元拔得頭籌。緊隨其后保利香港“中國當代水墨 [II] — 中國當代新水墨”專場《足食者》以172.5萬港元成交。

徐華翎
徐華翎特有的“輕描淡寫”、“隔紗幻影”繪畫語言,用獨具中國韻味的媒材方式發展出一種迷幻又細膩的現代風格,頗具個人創作特性。中國藝術品市場資深專家蔣再鳴認為,徐華翎作為新水墨年輕代表人物,作為科班出身,創作雖然沿用了傳統的技法,但她的作品也是具有符合時代審美特質的新工筆繪畫。2013年北京保利秋拍“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場”專場中,畫家2005年作品《香》以132.25萬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今年春拍嘉德“中國當代書畫專場”作品《之間》以120.75萬元再次斬獲佳績。

曾健勇
曾健勇的繪畫從中國畫的水墨語言中生發而出,卻逐漸形成了迥別于傳統趣味的獨特美感。究其根源,與他對西方油畫的揣摩和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畫家從東西方藝術中汲取精華滋養自身的藝術創作的同時,也植根于當下社會,關注人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兒童和動物是曾健勇作品中最常出現的題材,在他的畫里,這兩者都無一例外地有著銀灰色的大眼睛,清澈空靈,楚楚動人,眼睛的周圍布滿細密的粉紅色血絲,平添了濃厚的精神分析學意味。

王天德
王天德的創作歷程從“扇面”、“水墨菜單”、“中國服裝”、“數碼系列”等,將水墨媒介運用在現實生活中的物件,突破了筆墨紙張單一的局限性。王天德的“數碼系列”,以火灼取代毛筆書寫的手法,建構成為虛實痕跡的空間關系。他的水墨空間觀念既是繪畫,也是類浮雕,火灼、山水、書法、穿越時間與空間,形成王天德總體的視覺語言。藝術家有意識或無意識探討書寫與再制造之目的,為透過水墨與新材料的實驗,以便臻于藝術之進化論。

梁銓
梁銓是中國抽象藝術和實驗水墨兩個領域中極其重要的探索者,是中國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一位藝術家。他能夠把形式元素從具體生活和歷史記憶中隔離出來,能夠在所有的藝術實踐層面上找到趣味要素和其他區別性單元。梁銓一直堅持簡單、質樸、內心的藝術態度,幾十年如一日的進行抽象藝術創作,在中西方抽象藝術概念的轉換中,將“空”這樣一個禪宗概念放入抽象水墨實驗中,這樣的立場或者出發點以中國的方式豐富了世界抽象藝術。今年春拍,畫家1989年作《隱身人》于北京華辰“中國現當代藝術”專場以60.95萬元刷新了藝術家的個人拍品成交記錄。

黃丹
黃丹的水墨作品大致可分為兩個系列,一是較為早期的“女孩系列”,二是帶有假山石、馬等元素的“湖水系列”。目前在拍賣出現高價位的作品,大多是黃丹的“湖水”系列,其市場認可度要高于早期的“女孩”系列。評論家杭春曉認為:黃丹的水墨作品色彩明朗,“獨白性”的畫面感直接作用于觀眾視覺,與當代水墨強調思想觀念與形式創新的思路不同,黃丹作品更具有傳統水墨的抒情性和敘事性,個人化風格強烈。今春拍場共出現21件作品,成交15件,其中最高價拍品為2013年作《上海照相館》于佳士得(上海)“亞洲與西方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以32.5萬元釋出。

劉子健
在中國水墨畫從傳統向現代演變的過程中,劉子建是一位頗具啟示性的代表人物。許多評論家看到他在這個過程中向外界展示的是傳統水墨如何整合不同的文化資源,重新定義了“水墨”概念。劉子健的早期作品用西方技法和書法、東方紋飾進行平面構成拼貼。在探索的道路上一直孤獨無援,從他的作品中能讀到他十分痛苦的內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知識系統的自我完善。2013年,他的作品里隱約透出了具有東方精神的氣息。有久坐守一,丹田發熱,真炁自來的感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