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工藝(壽山石)藝術創作座談會
專家寄望中青年藝術家:不唯材料論、堅持原創、理性思維
7月22日,福建省文聯會議室,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聯合召開中國傳統工藝(壽山石)藝術創作座談會,以進一步擴大“‘匠心神韻’中國壽山石雕新秀創作大賽”活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吸引更多藝術家的關注和參與。
座談會專門邀請了本次大賽系列活動項目的評審專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錩前來指導。福建主要藝術門類壽山石雕、陶瓷、木雕、漆藝等國家、省級大師代表和新秀共30多人參加了座談。
張錩老師首先發言,他高度贊賞了此次中國壽山石雕刻新秀大賽的系列活動,認為此次系列活動是中國民協為了鼓勵民間中青年藝術家而特意設立的項目。
隨后,他從五個方面說明了此次系列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是歷史性,壽山石雕刻始于南北朝,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而不衰,清朝康乾時期尤為鼎盛,且名家輩出,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直是收藏家們熱衷的收藏。
二是主體性,此次活動的參與者是中青年,在限定的題材和時間內,通過現場制作的這個平臺,更好地展現和鍛煉這些中青年藝術家。
三是學術性,此次大賽活動過程中,還舉辦“技歸于道”首屆閩派工藝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梳理閩派工藝特色和傳承脈絡,探討其創新發展之路,為弘揚閩派工藝優秀文化,建設閩派工藝理論,為閩派工藝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四是社會效應和物質性,本次活動不僅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還能讓更多的國人在強勢文化中認同本土性的表達,從而能夠更自覺地尊重本土文化,參賽作品的材料、作者的構思、制作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五是權威性,本次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以及政府主管部門參與,賦予活動極高的權威性。
“對選手的能力要通過多方面的考察,主辦單位在選手被選中后應該提前通知他們,讓參賽者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能夠提高現場比賽的成功率。”張錩老師說。
同時,他也對中青年藝術家們藝術創作提出幾點希望:
首先,不要唯材料論。提倡材料和藝術的附加值都要并舉,各位藝術家們要學會變“廢”為寶,他鼓勵大師們能夠擺脫對材料的過分關注,把一般的材料做成有藝術質量和水平的作品,這樣更能體現藝術家的藝術水平。
然后,堅持原創性。他鼓勵藝術家們在作品中更多的體現自己的想法,移植的想法盡量少些,多些新創意新構思,尤其鼓勵年輕的藝術家們應該有新的思考。
最后,注重理性思維。藝術發展過程中,理論高度很關鍵,當今在社會節奏和形式變化快,強勢的外來文化也在不斷沖擊的形式下,閩派工藝壽山石雕該如何發展,這是中青年藝術家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之后,張錩老師從構思的立意、構圖、藝術創作等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藝術創作課。
中國壽山石雕新秀創作大賽系列活動第一次協調會
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羅訓涌:為福建藝術史留下寶貴財產
7月15日,中國壽山石雕刻新秀大賽系列活動第一次協調會議在福建省文聯召開。
會議主要內容是商議中國壽山石雕刻新秀大賽系列活動各承辦、協辦單位的分工協作和組織溝通的問題,同時討論了針對活動運行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并聽取了有關單位的意見。
參加本次會議的與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羅訓涌,省民協秘書長陳曉萍,省經信委消費品處處長許榕,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余衛平,省海峽民間藝術館館長劉東方、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陳禮忠、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王曉戈、福建省藝術收藏協會秘書長黃澤林、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會長陳文榮等活動主承辦、協辦單位的負責人。
“本次中國壽山石雕刻新秀大賽系列活動,表明福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影響力已經邁向全國,對閩派工藝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作為本次活動的聯合承辦單位,深感任務光榮,責任重大。”省民協秘書長陳曉萍首先通報了系列活動籌備情況和各承、協辦單位負責的具體工作。
此次系列活動“匠心神韻”中國壽山石雕新秀創作大賽、“民間大美”福建省民間藝術新秀佳作展暨評獎和“技歸于道”首屆閩派工藝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是一個集傳承性、時代性、學術性于一體的活動。
在籌備活動過程中,各有關單位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活動任務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和細化,方案進行多次修改,以最大限度地體現活動的目的,為青年藝術家提供展示與競技的舞臺,滿足參賽者的要求,力爭將本次活動辦出特色、賽出水平、為今后舉辦更大型的活動奠定基礎。
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余衛平對活動具體細節作了補充說明。
他認為,賽事基礎參照省級職業技術操作比賽標準的同時。應增加藝術素養與技藝傳承的評定,建立全國專家級評委數據庫,從中隨機進行評委抽選;對于“民間大美”福建省民間藝術新秀佳作展暨評獎活動,應當展現我省工美藝術新秀的個人經典作品,評選出有技藝傳承、創新的藝術精品進行展覽。
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羅訓涌作對本次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本次系列活動將為福建省民間藝術人士提供了展示、發展與交流的平臺,促進了福建民間藝術人才的培養和優秀藝術品的涌現,對我省民間藝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羅訓涌說。
同時,他希望,省民協和各承辦、協辦單位要更加積極主動將本次活動圓滿辦好,并將其影響放大擴大,為福建藝術歷史上留下一筆寶貴的財產。
首屆閩派工藝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擬于10月舉辦
主題“技歸于道”梳理閩派工藝特色和傳承脈絡,探討創新發展之路
“‘匠心神韻’中國壽山石雕新秀創作大賽”活動期間,為弘揚閩派工藝優秀文化,建設閩派工藝理論,為閩派工藝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擬于10月下旬在福州舉辦首屆閩派工藝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并出版論文集。
“技歸于道”首屆閩派工藝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是一次高規格的行業專業論壇,要達到詮釋我省壽山石及整體工美行業的發展與交流,并向國內知名專家、大師定向征稿。
本次論壇主題為“技歸于道”,梳理閩派工藝特色和傳承脈絡,探討其創新發展之路。
即日起至2014年10月10日,征集內容有關閩派工藝藝術特征、閩派工藝發展與創新、閩派工藝發展現狀與問題、閩臺工藝和工藝產業化發展思考以及閩派工藝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文章。
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投遞郵箱:1319565182@qq.co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