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沉香藝術品不再一枝獨秀
5月11日下午,北京翰海春拍現場:當代木雕藝術家李鳳強創作的沉香一葦渡江擺件拍至2880萬元,加上傭金,成交價達3312萬元。這件高118厘米、重約6750克的沉香木雕作品,創造了中國市場上沉香藝術品的最高紀錄。
來自印度尼西亞達拉干的10060克沉水沉香料隨后也從2000萬元拍至3622.5萬元,再破紀錄。
此前,沉香木雕刻藝術品的高價保持者是清乾隆沉香雕仙山樓閣嵌西洋鏡座屏,2070萬元。2012年6月5日北京保利春拍拍出,估600萬至900萬元,這件高81厘米的座屏以沉香木大料拼接而成。
沉香料的高價保持者是重約3635克的越南水沉密結奇楠上上金品伽羅貢香,1840萬港幣。2013年10月6日中國嘉德香港拍出。這件長61厘米的沉香料“深黃褐色,通體散香,質地致密,氣味淳正,清潤甜圓,層次分明”,曾經日本香界藏家舊藏,上世紀90年代轉入香港兩依藏收藏。兩依藏收藏的沉香曾一度稱雄國內。
內地沉香藝術品拍賣可追溯至拍賣市場形成之初,但真正成氣候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情,2011年最具標志性。是年一級市場流行的沉香文化熱,開始影響到拍賣領域,沉香料、沉香藝術品以及香具也自這一年屢創高價。同年6月4日北京古天一春拍,江春波雕刻山水人物沉香杯拍至392萬元。四個月后中國嘉德秋拍,一盒重約3000克的清代沉香料迅速打破這一紀錄,這盒估500萬至800萬元的沉香料最終拍至713萬元,讓業內人士大跌眼鏡。這盒香料保存完好,盒子亦為沉香木雕刻而成,耗材不菲。
此后,上等沉香無論是香料還是雕刻藝術品,價格動輒過百萬元,狂漲的價格讓玩家、行家、藏家措手不及,即便經驗豐富的拍賣業內人士,對其行情也難以做出合適的評估——2013年5月13日中國嘉德春拍,一付清代的伽楠香木鑲金粟壽字手串估15萬至25萬元,現場遭遇激烈競爭,拍至310.5萬元,超過估價近20倍。兩周后,6月2日北京翰海也上拍一付清中期的108粒伽南香朝珠串,估50萬至70萬元,現場拍至316.25萬元。一時間,沉香成為坊間焦點話題,沉香價格大漲之說彌漫。
讓業內人士信心倍增的是,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三年沉香料、沉香木雕刻藝術品行情持續攀升,引發人們對沉香密切關注。
北京翰海今年春拍“榮齋 善澤——沉香、茶、香具”專拍,一反過去以老沉香藝術品拍賣為主的格局,改變了沉香收藏、投資的方向,力推當代沉香料、名家雕刻沉香藝術品、名家收藏沉香藝術品系列,百余件沉香品清一色為當代沉香。

李鳳強 印尼紅土沉香一葦渡江擺件 6750克 3312萬元 2014年北京翰海春拍
印尼、越南沉香價格高漲
北京翰海的香、茶專拍158件拍品成交近八成,總成交額高達22171.598萬元,為歷年成交額度最高的一場香、茶專拍。29件拍品價超百萬元,其中5件價超千萬元,7件價格在500萬至千萬元間。這29件百萬元拍品中包括22件沉香,6件銅爐,1件茶葉。是次專拍也是內地規模最大的沉香拍賣,預展、拍賣現場均氣氛熱烈。
沉香拍品由三大部分組成,首先是出自李鳳強之手的54件沉香木雕刻藝術品;其次是9件沉香料;第三部分是來自臺灣著名沉香鑒賞、收藏家趙明明的二十余件藏品。此外,還包括了內地著名收藏家劉錫榮收藏的十余件銅爐。
上拍沉香產地豐富、品種類型多樣,沉香料以一線主產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文萊、柬埔寨的精品為主,印尼加里曼丹、達拉干、加布拉、馬尼澇沉香,以及越南紅土沉香是這次拍賣的重點,占到了八成以上。此外,也有少量海南沉香和來自二線產區如巴布亞沉香,以及數件印尼老山檀香。一線主產區的沉香開采時間較早,一直是沉香的主要來源之一,價格昂貴。
李鳳強創作的沉香一葦渡江擺件(圖一)是來自主產區印尼的紅土沉水香材,紅土沉香因出于紅土區山林的紅色土壤得名,外表多為紅褐色,香氣濃烈,甜中帶點辛辣,油脂(樹脂)含量高而厚重,行家認為這類香材“香氣散發性、彌漫性很好,香氣醇厚,螺旋醇含量豐富,藥用價值很高”,“由于經過長期水土埋掩,氣味特殊,少有大料,歷來是收藏家追逐之物”。
拍至3622.5萬元的沉水沉香料(圖二)同樣來自印尼,是加里曼丹沉香正產區達拉干的精品,達拉干也是印尼沉香的主要集散地。達拉干沉香的味道層次豐富,多數有香甜之味,佳品表面油線常見“油花”狀紋路,有“花奇楠”之稱。另件重約5055克的加里曼丹八分沉沉香料拍至1075.25萬元,行家普遍認為加里曼丹沉香味濃重且層次變化明顯,產量稀少。
重3910克的越南八分沉沉香料拍至1380萬元,是中國市場上越南沉香料拍賣的第二高價。越南沉香味清香,似花非花并伴有清涼味,以其他產地的沉香區別較大。越南是重要的沉香產地,十余個省出產沉香。另件約2095克的越南沉香老料拍至931.5萬元,為八分沉老料,油線飽滿。
清代四庫全書中推當時越南占城(越南南部)所產奇楠為越南沉香上品,奇楠一詞源自梵語,早期多譯為“多伽羅”“伽藍”“伽楠”“棋楠”,有沉香極品、瓊脂之譽,行家認為極品奇楠多出自上等沉香料中,體量較小。奇楠珠串歷來受收藏者追捧,去年中國嘉德、北京翰海300余萬元拍出的珠串即為上等奇楠所制。今春北京翰海上拍兩件奇楠珠串,重約69.6克的108粒沉水奇楠珠串拍至678.5萬元,重約27.8克的14粒奇楠手串拍至218.5萬元。
以上等沉香木雕刻而成的佩飾件近年來極為流行,珠串外首推沉香牌,這次上拍的沉香掛件及4件沉香牌均高價拍出。高6.5厘米、重25克的達拉干沉水沉香觀音掛件從4萬元起拍,拍至19.55萬元成交。其他四件成交價均超過十萬元,重約30克的馬來八分沉沉香龍牌拍至32.2萬元。
北京翰海首次引入的臺灣藏家趙明明藏品,包括其手工所制線香、香料、沉香擺件等,沉香產地多來自越南、海南等地。以越南紅土沉香制成的三盒(每盒15克)線香拍至3.22萬元。重約452克的越南富森熟結紅土沉香料拍至82.8萬元。高31.5厘米、重約648克的“石怪”款加里曼丹沉香觀音像拍至66.7萬元。重約302克的越南芽莊黑土水沉大料拍至120.75萬元,這類芽莊沉香空洞難以雕制,多用于熏材。市場上的芽莊沉香有人工種植品和野生芽莊料兩種,野生料油脂較厚。

清 沉香料 一盒3000克 713萬元 2011年中國嘉德秋拍
沉香品鑒、評估服務缺失
去年香港嘉德秋拍奇楠香料的高價行情,今年由北京翰海續寫,精品的價格持續攀高,印尼、越南的上等香料成為新的拍賣交易主體。
由張茂永主導的北京翰海本季沉香專拍,首次引入了沉香料、當代名家雕刻藝術品以及名家收藏沉香系列專拍,開知名拍賣公司上拍當代沉香藝術品之先河。這場專拍的價值在于將沉香拍賣的方向轉向當代制品,把沉香玩家、藏家的目光吸引到當代沉香領域。畢竟,歷史上沉香就始終是高品味的頂級消費品,歷史遺存下來的明清老沉香鳳毛麟角,偶有傳世品也多是雕刻的佩飾件、把玩件以及擺件,經過20余年收藏市場的過濾、沉淀,如今流通量直線下降,藏家惜售,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開拓新興市場勢在必行。
沉香老料、老沉香藝術品適宜高端沉香玩家、收藏者,受眾群體有限。老沉香真偽鑒定困難、斷代困難、價格難以評估,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老沉香的市場價位。因材料珍稀,沉香木雕刻藝術直到明代才流行,傳世品多為清代制品,多數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等文博機構,民間少有,人們對老沉香藝術品缺少認知。清代宮廷沉香料主要用于熏香,消耗量大,雕刻藝術品數量有限,且保管、記錄清晰,可知收藏機構中沉香料、雕刻藝術品數量也不多。
拍場上老沉香藝術品價格高昂,但始終供應量小。二十年前港臺行家、藏家已經走在前面,涉足沉香收藏、投資。近年來大陸經濟穩定增長,利益趨勢沉香投資之風吹入內地,有遠見的內地收藏者、投資者已經開始遠赴海外沉香產地,斥巨資購買沉香。海南等地人工種植沉香的面積急速增長,即便價值不高的白木香也不愁銷路,大有全民藏香、品香之勢,隨身佩戴沉香掛飾件,把玩、品評沉香漸成成功人士的高雅文藝活動。
當代高品質沉香在今年春拍以前,不僅拍賣缺失,公開、可信的展覽、交易在內地也不多,導致愛好者對各個沉香產地的沉香缺乏了解,對收藏、交易望而卻步。公開的拍賣盡管不是學習、交流的最好平臺,但至少為愛好者打開了一道窗,可以直觀了解到不同產地沉香的形態、色澤、油性,以及價值評估的方法等基礎知識。
然而,沉香的品鑒、評估畢竟還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內地市場剛剛起步,相關配套的鑒定、咨詢服務缺失,沉香愛好者把品香作為一項娛樂活動,修身養性值得提倡,若以收藏、投資為目的,尚需謹慎為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