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凡瓷板畫仕女圖
近些年來王大凡瓷板畫拍賣市場上價格相當不菲,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賣會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畫《禹王治水圖》以920萬元創(chuàng)個人成交紀錄。
現(xiàn)在收藏界已將瓷器的搜索目標從明清官窯轉向民國精品。而民國時期最負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畫成為了收藏家競購的熱門藏品,成為各大、中型拍賣會的主角之一。民國瓷板畫目前在藝術市場中仍處于價值被低估的狀態(tài),今后無疑將成為一大熱點及亮點。
王大凡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能詩,并擅長國畫。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之一。早年拜汪曉棠為師,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曉棠的影響較大。晚年時得海上畫家馬濤《畫中詩》冊,構圖、造型遂受馬濤影響。與王琦瀟灑、奔放的畫風相比,王大凡則顯得規(guī)矩嚴謹,主題與配景相輔相成。筆下人物秀潤、紋理清新、氣韻渾成。首創(chuàng)粗細相間、兼工帶寫的“落地粉彩”畫法,繼承和發(fā)展了“淺絳”傳統(tǒng)繪瓷技藝,畫面濃淡、陰陽分明,神形活現(xiàn),生動活潑。
王大凡是將國畫藝術和詩、書、畫、印運用到陶瓷裝飾上的杰出代表,其傳世的近千幅藝術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以詩入畫,以畫孕詩,詩畫結合的藝術風貌。如果說他早年的作品用畫筆向人們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那么他中年的作品就是傳達一種禪意,晚年的作品則表達了一種精神境界。中國畫大家林風眠、潘天壽、周昌谷、吳山明等稱王大凡是一位藝術修養(yǎng)極高的“陶瓷文人畫大師”,“如果不是當時景德鎮(zhèn)環(huán)境閉塞,缺乏宣傳,大凡先生人物畫藝術造詣可以與海上大家相媲美”。
此幅王大凡瓷板畫中鋒用筆,樸拙、厚實、圓潤,章法別致,有裝飾味。人物臉部非常的細膩,有西畫中的素描關系和光影變化,暈染手法獨特,立體感強。并且王氏畫仕女“丹鳳眼”、“櫻桃嘴”的特點鮮明。人物畫在雙勾白描稿的基礎上,多用濃重、深沉、艷麗的色彩,作多層次的渲染,注重明暗層次和冷暖變化,有傳統(tǒng)工筆重彩的藝術效果。此王大凡瓷板畫款識書法為標準王氏行書,俊逸秀美,平淡見精妙,精審且遒麗。
此瓷板畫框為老紫檀木,質(zhì)量上乘,配上“珠山八友”王大凡的繪畫功底,給人一種穩(wěn)重,歷史感,蘊含著民間村野的淳樸味,這是王大凡瓷繪人物畫魅力所在之處。此王大凡瓷板畫具有極大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是一件難得的精品。
現(xiàn)此王大凡瓷板畫珍藏于上海遠大博納拍賣有限公司,將參加上海遠大博納和香港環(huán)球國際聯(lián)合舉辦的2014香港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恭候您的光臨。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