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和井噴,帶動了一股股民間熱錢涌向藝術品交易。近幾年私募基金、信托等方式介入藝術品收藏領域,廣受關注。
近年來藝術品信托等模式在國內的運作卻頻遭“滑鐵盧”,藝術品私募基金一旦“身份轉正”,未來又會遇到哪些可能的風險?對于新興的藝術眾籌模式,是否意味著一片新曙光?
核心提示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和井噴,帶動了一股股民間熱錢涌向藝術品交易。近幾年,私募基金、信托等方式介入藝術品收藏領域,廣受關注。2010年,黃庭堅的《砥柱銘》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場上以4.368億元天價成交,背后就是雅盈堂信托投資的項目。7月11日,中國證監會就《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品投資也被納入此次私募基金的調整范圍?!稌盒修k法》不僅明確表示對設立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和發行不設行政審批,更細化了投資者的投資資質。這被認為是,官方鼓勵發展藝術品私募基金的信號。
然而,近年來藝術品信托等模式在國內的運作卻頻遭“滑鐵盧”,藝術品私募基金一旦“身份轉正”,未來又會遇到哪些可能的風險?對于新興的藝術眾籌模式(將原本屬于高端階層的藝術品購買行為,向更廣泛受眾開放的一種模式),是否意味著一片新曙光?
對此,記者采訪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孔達達,廣州美術學院藝研班客座教授、藝術品投資資深顧問、北京德美藝嘉文化產業有限公司CEO董藝,藝術經濟學博士、專家馬健等。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由私 募基金的方式以4億元天價拍賣
背景
藝術品信托遭遇“滑鐵盧”
五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不斷走高。根據雅昌網發布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1年)》顯示,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為225億元,2010年則達到了573億元,2011年更高,達968億元。這其中,收藏群體越來越大,藝術品作為投資品種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可。
2010年被稱為“中國藝術品基金元年”。這一年,金融機構、私人銀行、基金管理公司紛紛推出藝術品基金,中國的藝術品基金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泰瑞藝術基金、摩帝富藝術基金、德美藝嘉、中藝達晨、深圳杏石等藝術品基金相繼成立。到2011年底,國內近30家藝術品基金公司已發行成立了超過70只藝術品基金。
“藝術品基金的發展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出現。它應該是藝術品市場‘新的業態’。”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既然是“新的業態”,自然在發展、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很多的信托基金,在實踐、運營的經驗、投資顧問的選擇各個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投資基金投資2年或者“2+1”年到期以后,發現在兌付時,所購買的藝術品很難變現,這方面的狀況還不少。
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孔達達向南方日報記者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從藝術品基金開始興起的2007年至2011年鼎盛期,全國發行了至少50只藝術品基金。在2009年以前的藝術基金以銀行及私募基金為主,而2011年政府開始調控房價,嚴格控制房地產貸款額度時,房地產和藝術品信托基金開始大行其道,這一年涌現的大量藝術品基金(30多只)大部分都是以信托方式進入市場。
“為穩固投資者信心,營造市場繁榮的局面,這些基金瘋狂地參與拍賣,高調并高價拍得藝術品,但在基金到期之時(通常期限在2年之內),難以在藝術品市場盈利而紛紛退出。”孔達達說。
最近有媒體報道,東莞某銀行VIP客戶黎小姐等多人,2011年4月集資950萬元購買一只藝術品投資基金,被告知年化收益率可達20%。今年5月投資期滿后,黎小姐等人幾乎都只拿回本金的10%,因而被媒體形容為“黑幕”。
無獨有偶,近兩年來,藝術品信托頻頻遭遇“滑鐵盧”。在藝術經濟學博士、專家馬健看來,中國藝術品信托在這兩年遭遇了“大潰敗”。“從藝術品信托的情況來看,融資類信托產品比較多,但嚴格來講,一些藝術品信托其實是以藝術品的名義為房地產等業務進行變相融資。在投資類信托產品中,很多藝術品信托則由于周期太短,踩不準節奏,以及管理團隊的過度自信而損失不小。總體而言,合法合規并且實現預期回報的藝術品信托可謂鳳毛麟角。”
2010年,黃庭堅《砥柱銘》在北京保利以4.368億元天價成交,背后是雅盈堂文化發展公司發行的藝術品信托投資項目。但拍賣之后波瀾不斷,相繼傳出《砥柱銘》疑為贗品、偽造成交、借“藝術品信托”之名圈錢挪作他用等傳聞,藝術品信托之亂象也再度浮出水面。
“藝術品信托的結構、模式,暫時看來都不適合藝術品基金。”廣州美術學院藝研班客座教授、北京德美藝嘉文化產業有限公司CEO董藝說,藝術品信托更多是一種融資行為,它是藏家把自己的產品重新評估一下,然后通過信托來集中融資,而投資人的回報都是相對固定的回報,這可能并不是真正的藝術品基金的屬性。“如今國內的藝術品信托需要面臨很大的調整。過去我們的投資像房地產,周期都非常的短,但是真正的藝術品投資期限應該是比較長的。如果藝術品信托走不出‘短期怪圈’的話,它的生命力就有問題。”

吳冠中《長江萬里圖》
現狀
藝術品投資從來都是以時間換空間
藝術品投資自古以來都是以時間換空間,一幅書畫束之高閣幾十年,再出江湖時價格可能翻個幾十倍。但目前國內藝術品基金的封閉期卻是一個比一個短。“以往藝術基金不成功的原因主要可以歸因為由非專業人士購入潛力不大或價格過高的藝術品,從而造成出貨困難,通常藝術品在短期變現盈利的可能性比較低。”孔達達指出。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11年的火爆之后,近兩年不斷冷卻。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對藝術品拍賣成交價的不完全統計,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拍賣成交總額在134.56億元。而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大大縮水至84.58億元。但大量民間涌動的熱錢仍在尋找“突破口”,對藝術品市場躍躍欲試。
近年來以私募基金形式拍得高價藝術品的情況屢見不鮮。2008年吳冠中繪制的天價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的買主是北京一家公司管理的融美藝術基金。而據相關媒體報道,2010年,湖南廣電成立了北京中藝達晨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藝術基金,2011年春拍中以4億元天價拍賣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也是其資金運作的結果。但據了解,最終這件天價拍品并未交易成功。
根據新出臺的《暫行辦法》,藝術品私募基金將被正式納入管理范疇,這對于民間涌動的準備投資藝術品市場的資本會不會是一個利好?
馬健認為,《暫行辦法》所帶來的“利好”,可能更多是指藝術品私募基金的設立比較容易,并可能因此而導致一波藝術品私募基金發行潮。但“利好”與否,看的并不是藝術品私募基金的數量,而是質量。“在我看來,藝術品私募基金管理團隊才是制約中國藝術品私募基金發展的短板。”
《暫行辦法》中對私募基金設置的“門檻”并不低。規定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1)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單位;(2)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
孔達達指出,相比藝術品信托,私募基金更加私密,資金募集是非公開的,投資的門檻更高,投資人數也相對較少。“通常也要求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有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入,從而出資人和管理者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可以更好地激發管理人工作的積極性。”
但他也指出,私募基金的風險在于,由于募資的渠道比較狹窄,而且每個投資人的出資量較大。如果出現某個投資人撤資的情況,就會對基金產生較大的影響。“當然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的基金都存在因購入無升值潛力的藝術品而造成基金到期無法兌現的風險。”
預期
藝術品投資眾籌模式破冰?
按照國際經驗,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時候,收藏需求會出現增長趨勢,達到5000美元的時候,便會大幅增長。而到2011年底,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5450美元,沖過5000美元大關,這表明收藏市場需求會逐步增長,市場上升空間還很大。在中國,排名前100名的超級富豪,有計劃地購買藝術品的比例不超過10%,但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超過60%。
隨著《暫行辦法》的出臺,藝術品私募基金管理的細則、監管條例等相繼出臺和完善,是否意味著藝術品眾籌模式迎來新曙光?
藝術眾籌是將原本屬于高端階層的藝術品購買行為,向更廣泛受眾開放的一種模式。藝術眾籌項目的理念是,在強調普通人能夠買得起、參與分享的觀念下,客觀上讓藝術品走出“象牙塔”,走出美術館和畫廊,成為普通人能夠擁有的商品。
但專家們普遍認為,藝術品私募基金的放開并不意味著藝術眾籌模式的廣泛開啟。馬健指出,《暫行辦法》對于監管層來說,藝術品私募基金能夠將資金募集對象嚴格限制于“合格投資者”(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從而避免了像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那樣波及到大眾投資者。
“私募基金的投資是對于高定制的客戶而言的。它不建議一般的投資者,或者一般的工薪階層去投資。”西沐說。
董藝也指出,只有在藝術品交易市場專業化程度較高時,老百姓參與藝術品基金才有保障。“事實上,普通老百姓如果存款就只有幾十萬元,也不推薦他選藝術品基金。因為藝術品畢竟周期比較長,對個人的整體要求也比較高,它是作為一個資產的配置,比例能夠到個人資產的10%就相當不錯了。從這個角度講,100萬元至少要增值到1000萬元以上,你才會考慮投資。”
除此之外,藝術品私募管理團隊對于藝術品的甄選、真偽判定、定價等因素,也直接會影響其運作的結果。
“無論是信托也好,眾籌也罷,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就是一種風險投資。因為藝術品價值的不確定性,真偽難以辨別的特點,就導致了所有涉及到藝術品融資的項目都會具有巨大風險。而國內缺乏獨立第三方機構、假貨泛濫都導致了對藝術品投資領域的不信任感。提醒普通投資者和消費者,涉及到藝術品的任何投資項目都應論證和仔細了解,不能因為具有高回報率就盲目投資。”中國藝術家協會專家張偉說。
孔達達分析說,《暫行辦法》可以說很好地體現了政府簡化行政審批程序的主導思想。放松審批后,私募基金的成立更加便捷,可能會促進投資者以基金的方式進入藝術品市場,對基金管理以及藝術品市場管理的專業人才的需求會增加,但是與此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儲備可能會供不應求,造成整體運營水平不高。由于自由度的增加,基金可能會嘗試更多元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手段,帶來潛在風險。“私募基金的成敗更多依靠于基金管理團隊的能力,如果經營不善,會造成一定的投資風險。”
可以預見,未來好的藝術品私募基金管理者必須是精通金融運作與深諳藝術規律的“通才”。西沐也指出,未來好的藝術品私募基金管理團隊應該包含以下因素:一是專業判斷能力,包括市場的把握、藝術品真假問題等的專業素質。二是必須要有職業化的專業團隊,強調運營的規范性,實現投資藝術品的增值服務。三是必須在業界要有人脈關系,渠道關系。“好的藝術品私募基金必須能物色到增值潛力的藝術品,還能兌付出去。因此還要具備必要的品牌宣傳的公共能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