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名畫,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蒙娜麗莎算不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女,充其量也不過就是豐滿的貴婦而已。她的美在于欲說還休的神秘,誰都可以在她 身上找到自己,而你看到的她不過是你內心的反映。
500年了,從藝術表現到大眾媒體持續的創造中,不斷出現蒙娜麗莎多種樣貌及變化,并且這股熱潮還將長此以往地延續下去。
達·芬奇《蒙娜麗莎》草圖
有證據表明,蒙娜麗莎(以下簡稱麗莎)是佛羅倫薩一名姓喬孔達的富商的妻子,而她的丈夫和達·芬奇的父親是很好的朋友。當時1503年麗莎搬新家又正好懷孕,而這個家族習慣用藝術創作的形式銘記重要的時刻,恰巧已經53歲的達·芬奇陷入一場糾紛,沒什么收入。于是,達·芬奇也就答應鄰居的邀請為麗莎畫一張個人肖像。
《蒙娜麗莎》草圖,也許更接麗莎的真實長相
館藏盧浮宮的《蒙娜麗莎》真跡
傳聞,達·芬奇為這幅肖像前后一共用了十多年時間,但是最終沒有把這幅畫交給麗莎,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因為達·芬奇沒有拿到報酬的緣故,也有學者認為達·芬奇當時受助于最顯赫的家族,但是這個家族的錢是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這引起了當時佛羅倫薩包括麗莎娘家在內的貴族不滿,夾在其中的達·芬奇因此斷掉了和麗莎家的聯系。不管怎樣,曠世奇作,蒙娜麗莎誕生了!

蒙娜麗莎 達·芬奇1503年繪制77×53cm 油畫 收藏:盧浮宮
達芬奇還創作了《蒙娜麗莎》年輕版哦
不過這幅曠世奇作還有年輕版哦!不僅有著相似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還更明媚。相比之下,《蒙娜麗莎》“本尊”則略顯晦暗。2012年公開亮相后,緊接著于今年2月,英國《每日郵報》爆出確認是達·芬奇的真跡,并且創作時間還更早。

左為盧浮宮蒙娜麗莎,右為艾爾沃斯·蒙娜麗莎
業界許多人指出,之所以會有年輕版的《蒙娜麗莎》,是因為達·芬奇1506年離開意大利時,富商喬孔達委托達·芬奇為妻子麗莎所作的畫像還沒有完成。達·芬奇當時還是將畫作交付給了喬孔達,喬孔達也不得不接受了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而盧浮宮的《蒙娜麗莎》很可能是達·芬奇于1516年在法國完成的。
達芬奇還構圖了裸體版的《蒙娜麗莎》哦!
達·芬奇對蒙娜麗莎畫作情有獨鐘呀,不僅創作了年輕版和成熟版的,還構思了裸體版的,不過只完成了構圖,他最愛的學生薩萊完成了畫作。

裸體的喬孔達 達·芬奇構圖 薩萊繪圖 16世紀 私人收藏
《蒙娜麗莎》最早的臨摹版
1516年,對藝術癡迷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重金邀請達·芬奇前往法國安享晚年,時年64歲的達·芬奇帶上《蒙娜麗莎》,與最愛的學生兼情人的薩萊一起來到克洛呂斯城堡。達·芬奇去世后,《蒙娜麗莎》由薩萊繼承。弗朗索瓦一世從薩萊手中買下《蒙娜麗莎》,將其帶到了自己的第一座王宮:楓丹白露宮。為了保存原作的需要(過于潮濕),當時的法王御用藝術家安洛瓦·杜波瓦繪制了最早的蒙娜麗莎臨摹本。

克勞斯·呂斯城堡珍藏的《蒙娜麗莎》摹本
《蒙娜麗莎》遭竊成全了她聞名全世界
此后,《蒙娜麗莎》就在多位君王手中流轉,法國大革命后,輾轉回到盧浮宮,拿破侖曾經一度將它掛在自己的寢室里日日欣賞。后為了躲避二戰戰火,《蒙娜麗莎》一度離開,直到1945年盟軍勝利在即,才終于結束逃亡生活,回到盧浮宮。
《蒙娜麗莎》自誕生后,一生只回過佛羅倫薩一次,而那次因失竊案成全她短暫的“回娘家”之旅,卻讓她從而聲明大噪,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畫作。

1911年9月3-10日出版之《週日信使報》以盧浮宮喬孔達遭竊為封面 插圖由A. 貝托拉米繪制
惡搞蒙娜麗莎第一人馬塞爾.杜尚
《蒙娜麗莎》漂流到了當時仕途很不順的杜尚那里,他嘔心瀝血創作的《下樓的裸女》被拒絕展出,流派爭斗也讓他大失所望,他不再相信藝術是一方凈土,這么一種亟待宣泄的情緒正好撞上了麗莎,于是一個絕美的艷婦被無端加上了胡須,還被取名為L.H.O.O.Q(法文意思是我的屁股在發燒),暗喻畫面形象是淫蕩、污濁的。
帶胡須的蒙娜麗莎成了反傳統、宣揚自由的典范,惡搞麗莎成全杜尚,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現代藝術的關鍵。

喬孔達L.H.O.O.Q 馬塞爾.杜尚 館藏:達文西理想博物館
中國版蒙娜麗莎入選吉尼斯紀錄啦
中國人也在蒙娜麗莎的傳奇史上寫過自己的一筆。1998 年,廣東的三名工藝美術師用天然云石拼了一個重6 噸、長12.3 米、寬8.2 米、面積達100 多平方米的超級蒙娜麗莎,并入選了當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整幅拼畫大小為原作的271.86 倍,觀眾登高方能一睹蒙娜麗莎的微笑。

中國人的巨型蒙娜麗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