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湖帆、周錬霞《荷花鴛鴦》成交價1035萬元
張大千平生稱自己最為佩服的“兩個半畫家”中,第一個就是“海派”山水的代表性人物吳湖帆。民國時期,吳湖帆潤例遠超張大千、齊白石,比溥儒高出一籌,比肩前輩宗師吳昌碩。
從數據上看,吳湖帆作品市場近年來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尤其在2011年北京瀚海上拍的《富春山居圖》手卷,以接近億元的高價成交,進一步激發了市場的熱度。隨后的一年,吳湖帆拍賣成交作品的平尺單價達到歷史高位39萬元,即便在整體市場不景氣的2013年也保持了33萬元的平尺單價,說明吳湖帆作品的價值近年來重新被挖掘出來,市場認可度在逐步增強。
2014年上半年吳湖帆拍品成交過百萬元的繪畫作品有15件,扣除與他人合作的4件,其余11件中,有9件為市場生貨,從未上過拍場。成交平尺單價在50萬至100萬元之間,最高也未超過200萬元,與齊白石最高可達千萬級的平尺單價作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也正因為資本在某段特定時期的跟風性,造成資金不均衡分布,引發局部藝術市場的升值潛力。
吳湖帆一生的藝術頂峰時期是在上世紀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在這10年左右的時間內,他創作了多幅精品和代表作。綜觀吳湖帆歷年拍賣成交價格最高的10件作品,有7件創作于這一時期。
1936年至1939年是一個分水嶺,之前吳湖帆以臨摹古畫為主,1936年開始,吳湖帆由臨摹而出,開始了自我風格的創作,其代表作大多出自1939年后。拍賣市場上,對其臨摹的古畫十分推崇,但對于他中晚年有自我面目的代表作更為追捧。吳湖帆千萬級拍品中,分水嶺前后的拍品基本各占一半。
在選用材質上,吳湖帆也是極講究的一位。他對裝裱和用印等十分講究。吳湖帆對于作品細節上的關注,不在一招一式,而是綜合性的、全面而自然地散發出來。但是有時對于細節的過分考究也會影響作品的整體氣勢,這也許是吳湖帆作品在北方藏家中份額不高的原因。
鑒于吳湖帆精品代表作數量多,民間收藏頗富,但并沒有全部流通在市場上。隨著其他近現代名家作品的市場重拍率越來越高,吳湖帆的作品在價位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會促成生貨流入市場,從而再度促成更高價位的出現。吳湖帆作品價格尚未被完全發掘的另一個原因還在于其身上舊時代的貴公子氣,生前不事炒作,也與時風背行,能充分理解其富貴表象下的文人氣質繪畫的藏家畢竟不多,因此吳湖帆市場地位的弘揚可能不會一蹴而就。吳湖帆生前有一枚閑章:“待五百年后人論定”,現在才過了半個世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