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拍季中,各大拍賣公司頻頻出現“白手套”專場。在眾多專場中,北京保利春拍中推出了“拂光朗熠——法國梅西耶夫婦藏元明掐絲琺瑯器專場”,以掐絲琺瑯為主打,這在絕大多數專場都以書畫為主要內容的氛圍中,顯得格外搶眼。最終推出的34件掐絲琺瑯拍品悉數成交,總成交額近3400萬元。
掐絲琺瑯技術自元代傳入中原以后深得皇家喜愛,至明初尤盛。明代“御用監”為制作琺瑯器的官方機構,其所出琺瑯器質精工致。目前所見“御用監”制作的琺瑯器當中具有明確年號款的是始于宣德朝,且僅見宣德、景泰、嘉靖、萬歷四朝的器物帶有官方年款。傳世的明代早期掐絲琺瑯器寥若晨星,多已歸入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典藏,民間流通者更是罕見。
然而,與清代掐絲琺瑯器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成交的火爆相比,明代掐絲琺瑯真有點微不足道的意味。其實,早在十幾年前,明代掐絲琺瑯就曾在拍場有過驚人的表現。2000年,一件明宣德御制掐絲琺瑯番蓮花卉蓋盒在香港佳士得以994.5萬港元成交,折合人民幣已經突破千萬元大關。2002年,一件明景泰御制掐絲琺瑯纏枝番蓮蓮蓬紋盒也在香港佳士得拍出了997.4萬港元的高價。只是接下來的很長時間里,明代掐絲琺瑯器便再無驚人之舉,價格基本維持在百萬元上下,精品者不過兩三百萬元。直到今年春拍,在保利的“白手套”專場上,一件明宣德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爐再次拍出了425.5萬元的高價,同場多件器物也同樣高價成交,成為了近年來明代掐絲琺瑯器拍賣的一個新高,這樣的趨勢值得關注。

明宣德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爐
名稱:明宣德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爐
估價:200萬至300萬元
成交價:425.5萬元
成交年份:2014年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
敞口微侈,束頸垂腹,底承外撇圈足,兩側各附龍首形耳。爐內、口沿、圈底及龍首處鎏金,器身外壁以藍色釉為地,上飾兩圈纏枝番蓮紋,紅、黃、藍、白各釉色純正穩重,與綠釉枝葉相組,頗具裝飾意味。

明萬歷 掐絲琺瑯纏枝菊紋六方盒
名稱:明萬歷 掐絲琺瑯纏枝菊紋六方盒
估價:80萬至120萬元
成交價:369.6萬元
成交年份:2007年
拍賣公司:北京長風
平蓋、平底、直壁、六方形,整器保存狀態非常完好。通體以纏枝扁菊為主題紋飾,配以鑄胎工藝,手感沉厚,有敦厚穩重的質感。萬歷時期能有如此重工重料且造工精美之器物,代表了此時宮廷琺瑯器制作之精髓。

明早期 掐絲琺瑯朝冠耳爐
名稱:明早期 掐絲琺瑯朝冠耳爐
估價:180萬至260萬元
成交價:230萬元
成交年份:2014年
拍賣公司:北京翰海
此爐造型敦實古拙,雙耳形制優雅。以天藍色琺瑯為地,上飾五色纏枝蓮花十朵,下承三足,足內飾以一朵折枝蓮花。其銅胎質地厚實,釉面光澤潤和,色調濃郁雅正,掐絲精細,具有明早期掐絲琺瑯的典型特點,當為宣德無款御物。

明 掐絲琺瑯鴛鴦香熏(一對)
名稱:明 掐絲琺瑯鴛鴦香熏(一對)
估價:150萬至200萬元
成交價:156.8萬元
成交年份:2010年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
鴛鴦單掌立于荷葉之上,昂首挺胸,尾部上挑,身形線條流暢而優雅。通體羽毛以紅、黃、白、綠、天藍、寶藍等各色琺瑯料填制而成,釉料色澤鮮艷,五彩斑斕。設計者將實用性巧妙隱藏于鴛鴦婀娜的形體之中,其構思之精巧令今人自嘆不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