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從彩陶紋飾、巖畫、青銅器紋飾、帛畫、畫像磚石、壁畫一步步發展繁榮起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玄學興盛,文人崇尚飄逸通脫,畫史畫論等著作開始出現,山水畫、花鳥畫開始萌芽,這個時期的繪畫注重精神狀態的刻畫及氣質的表現,以文學為題材的繪畫日趨流行。南京作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加上杏花春雨江南的氤氳美景,無疑成為了當時的藝術之都。
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單純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強調神似。它以毛筆、水墨、宣紙為特殊材料,建構了獨特的透視理論,大膽而自由地打破時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與想象力,這種出色的技巧與手段,不僅使中國傳統繪畫獨具藝術魄力,而且日益為世界現代藝術所借鑒吸收。

Lot185傅抱石 觀瀑圖
設色紙本 立軸 92×49 cm
著錄 《傅抱石信息資料6》,P83,南京博物院2013年1月
備注 傅二石題包首,并傅二石鑒定證書。
唐宋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繪畫藝術得以大發展,五代以來的南方山水畫派承續以董源、巨然、黃公望、倪云林等文人筆墨情趣,成為畫壇主流,至元、明、清,文人畫的水墨藝術獲得了突出的發展。在題材上,山水畫、花鳥畫占據了絕對的地位。文人畫強調抒發主觀情緒,“不求形似”、“無求于世”,不趨附大眾審美要求,借繪畫以示高雅,表現閑情逸趣,倡導“師造化”、“法心源”,強調人品畫品的統一,并且注重將筆墨情趣與詩、書、印有機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繪畫樣式,涌現了眾多的杰出畫家、畫派,以及難以數計的優秀作品。南京作為南方山水畫派的主陣地,匯聚了一大批當時的文化精英,清初的“四僧”格調奇高,氣韻不凡;“金陵八家”筆靈墨巧,各顯神通,尤以龔賢對水墨藝術貢獻最大,也奠定了“金陵八家”在歷史上的地位。

Lot152亞明 西園雅集
水墨紙本 鏡心 93.5×354 cm
備注 1.2004年10月19日,經著名書畫鑒定家蕭平先生鑒定為真跡。
2.曾出版(待查)
截至近代,對水墨藝術的討論,聲音龐雜,各方對于“中國新水墨”所引發的強烈認同感,其實是基于近百多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的學術梳理。近代以來,中國畫在對于民族命運的擔憂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中展開了巨大變革,第一階段是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國畫傳統在城市化的啟動和新文化運動中發生變革,并開啟了海派、京津畫派等嶄新的面貌;第二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中國畫經歷了謳歌時代生活的寫實新國畫階段;之后,“85新潮”帶來現代西方美術理念的巨大沖擊,中國畫開始了第三階段變革,“新文人畫”、“新工筆畫”、“新學院派”、“實驗水墨”等探索都取得了各自的影響力,但總括成“新水墨”,并得到國際認同,卻是第三階段豎起的最具號召力的學術旗幟。近代以來“新文人畫派”算是唯一一個真正成長起來的有影響力的藝術派別,以南京為主要陣營,南京儼然成為了水墨首都。
2014年的藝術市場,當代水墨一路走紅,算是真正的“當代水墨年”,本次南京經典春拍著眼于當下的藝術市場,搜集匯聚了當下水墨藝術最為杰出的藝術大家,朱新建、周京新、范揚、江宏偉、徐樂樂等,名作異彩紛呈。

Lot278方駿 宋人詩意圖
設色紙本 鏡心 70×137 cm
中國當代水墨是基于對傳統中國畫的當代發展而來的一個新的藝術概念,是指不同過去的當代社會、經濟、科技與文化的發展狀態下的水墨之表現元素,是以傳統中國畫中最基本的水墨材質與形式來表達當下的時代背景,其中既有傳統傳承之要素,又有當下時代的文化風尚與取向,所以說當代中國水墨處于介乎于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之間的相互關聯而又獨自存在的藝術表現形態。
水墨藝術在南京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自古以來孕育的藝術大家不勝枚舉,到了當代也是“新文人畫”的主要陣地,朱新建、周京新、范揚、江宏偉、徐樂樂、劉二剛等水墨藝術在此發展至鼎盛。

Lot813朱新建 南海觀音大士造像
水墨紙本 鏡心 139×68 cm
朱新建,在今天的藝術市場是一個奇跡。南京經典拍賣公司在2012年10月份的秋天拍賣會上推出了國內第一個朱新建的書畫專場——《幻聲空色》專場,當時的市場價格還是很一般,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越來越多的收藏家開始接觸朱新建的作品,隨著世人對其藝術價值的肯定,時至今日,價格已然步入一線行列。然而對于朱新建來說,他對中國畫藝術發展的貢獻,體現在如今的價格上,還遠遠不夠,相信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藏家收藏知識的提高,朱新建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會愈加明顯,我們期待。

Lot722朱新建 閑話圖
水墨紙本鏡心34×135 cm
備注 : 701-722號作品為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歷史博物館展覽作品。
朱新建的筆墨功夫是世人驚嘆的,朱新建的才氣是有目共睹的。那自由、真誠、直抒性情的筆墨,恣意縱情揮寫,“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提筆所到之處,花市柳橋,溪畔漁船,書寫意趣之濃,古往今來,無人敢為之,都讓朱新建一人盡占。深厚的筆墨功夫,足以折服世人,故而不僅影響了中國畫的發展,已然成為筆墨武林中的一派獨門劍法。他曾寫過“說美人”的文章,而且一直畫女人。新建筆下的女人已從小腳女人換成了都市女孩,以性感、妖媚、慵懶的圖示贏得了無數“粉絲”。他把非常高雅的《五燈會元》讀得爛熟,因而能拿起筆來很隨便地在宣紙上說段禪――美人畫。而這也恰恰是朱新建在藝術圈內人氣頗旺的一個重要原因。

Lot294范揚 菩提本無樹
設色紙本 鏡心 142×76 cm
備注 此作品附與作者合影。
范揚的山水畫注重心靈意象的抒寫,但絕沒有脫離對客觀自然山水的認識和感受,也沒有做傳統筆墨程序的簡單組合。他不斷從大自然中獲取新的審美感受,使自己的藝術創作永葆生命活力。他走出書齋,去皖南、西藏等地寫生,直接體驗自然給予的啟迪。在大自然中體察造化之妙,探尋真山真水的內在精神。在走入自然的過程中,范揚的確升華出了更多的藝術感悟,畫,畫得更加沉郁厚重了,表現形式上卻更加自由、放松、灑脫,逐漸形成了更具自己時代特征的筆墨程序。

Lot270周京新 忠義堂
設色紙本 立軸 223×158 cm
展覽 1.“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覽”,北京
2.“天孫云錦—現代南京畫家作品展”, 紐約,香港
著錄 1.《水墨狀態—中國畫名家十人集》,P1,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2.《二十一世紀主流畫家人物畫創作叢書·周京新》,
P73,大象出版社,2003年
3.《天孫云錦—現代南京畫家作品展》,P127,2004年
在傳統的文人繪畫中,有筆有墨,方可以寫華章。筆為骨架,墨為皮肉,有骨有肉,才算精彩。荊浩曾經批評“吳道子有筆無墨,項容有墨無筆”,“將二子之所長”,最終“成一家之體”。然而,周京新卻突破了這種墨線分離的舊法,大筆濕墨,一筆下去,不論粗細,既有骨線,又有濃淡,既可作線作筆,亦可作面作墨,線即是墨,墨即是線,沉厚中有靈動,筆法墨路清晰可尋,循環往復,連綿不絕。

Lot497徐樂樂 盜飲圖
設色紙本 鏡心 38×68 cm
作為當代最炙手可熱的中國畫女畫家,徐樂樂的畫作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所具有的與前人完全不同的,具有新時代精神的審美情趣。在她筆下的人物中,完全找不到刻意追求的寫實狀態,幾乎每一根線條落在紙上都是為取悅欣賞者而為。畫壇公認工寫兼備當為工筆畫的致高境界,徐樂樂的畫作恰到好處的將工筆與寫意完美的結合。她的畫作取法陳老蓮,人物特點皆出于此。但其幽默風趣、爽朗不羈的性格特點又致使她的畫作完全脫離陳洪綬格調高古、注重線條美感的影子,使她的畫作既有古人的筆墨情趣又不失現代感的調諷與幽默。

Lot639劉二剛 高士四屏
設色紙本 鏡心 68×17 cm×4
備注 《好風樂夢》,P82,江蘇美術出版社
新金陵畫派的著名畫家亞明曾說:“二剛人物,貴在傳神,非圖解人物之生活模式,神從筆情生出,筆在美學中行走;二剛山水,注情于筆。有人說他的畫亦莊亦諧,其中所謂“莊”者,是說二剛吸收和秉承了正宗文人畫中的文化營養與學者風范,“諧”者,則指他將通俗文化中的幽默詼諧因素引入文人畫書卷氣中,使正襟危坐的文人藝術不斷包含著現實生活的經驗。
南京經典2014春季大拍將隆重推出《中國書畫》、《江山多嬌——新金陵畫派》、《一代草圣——林散之書畫》、《最后一個中國畫大師——朱新建之夜》、《禪畫宗師——圓霖大師書畫》、《世界三——周京新、方駿、范揚》、《藝術南京——南京頂級畫家》、《本來面目——金銅佛像》、《匠心天工——瓷器雜項》、《傳世國酒——國香館藏名酒》等專場。
南京經典春季拍賣會預展時間2014年8月1、2號,拍賣時間2014年8月3、4號,南京丁山花園大酒店鉆石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