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十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終評在省美術館新館進行。在終評總結會議后,記者采訪了山東省美術館館長徐青峰(上圖),他全面詳盡地介紹了十藝節全國美展的籌備情況、山東省美術館新館的功能使用等熱點問題。
記者(下稱記):十藝節全國美展是山東省美術館第一次承接這么大型的美術展覽,這次展覽的定位是怎樣的?
徐青峰(下稱徐):山東省美術館在十藝節組委會的領導下,具體負責關于展覽方面的工作。在前八屆藝術節中,美術作品所占份額非常小,從第九屆藝術節開始有了專門的美術展,但也只是通過邀請方式征集展出了一部分作品,宣傳力度也不是太大,很多藝術家都不知道藝術節中還有美術展。受文化部藝術司的委托,我們參與了十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的前期定位工作。作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將全國65歲以上的藝術大家,通過邀請的方式,展出其代表作品,這叫“選人”;第二部分,是將近三年以來全國各種大展中的獲獎作品,再經過評選入圍大展,這叫“選畫”;第三部分,是通過全國各省區市文化廳選送作品參與評比。通過這三個層面,基本上能把近三年代表中國美術最高成就的作品選拔上來,相對比較全面。
記:省美術館是如何籌備這次展覽的?
徐:首先我們新場館的面積能夠充分地保障這次展覽,另外我們的服務保障工作也非常細致。比如這個終審工作會,全國所有美術大展的終審作品都是放在地下評比的,有一些畫特別是小畫,從俯視的角度不利于展示作品的效果。因此,我們這次評選所有的作品不但全部掛到了墻上,而且每一張畫上都有射燈照著它,這樣就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評選的公平。像這樣全部把作品掛在墻上選拔,在國內大展中還是第一次。
全國以往很多大展作品展出后寄給作者時,畫的外框有很多都破碎了,有的畫面也有損壞,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布撤展時工作不細心。我們這次布展要求作品往展廳里擺放時,要有兩塊小海綿墊在下面,作品往墻上靠時,也要有海綿墊。布展時要求地面和墻面不能有劃痕,作品外框不能有劃痕,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戴白手套工作。我們山東美術館的布撤展工作,已經完全與國際接軌,確保展品毫發無損。另外,還要求所有的布展工具都必須有橡膠墊,包括每個凳子腿,我都用手摸過,驗查出兩個凳子腿沒有橡膠墊,馬上更換。只有這樣細致的工作,才能確保展覽萬無一失。
記:應該怎樣理解“最好地展示”?
徐:教育推廣是我們的一個亮點。全中國的美展,一般都是一個模式,開幕式當天門庭若市,隨后逐漸乏人問津。這個展覽將在美術館展出兩個半月的時間,一年前我們就做了詳細的教育推廣戰略性計劃。截至目前,我們已經跟280個單位簽了免費參觀協議,把一天分成四個時間段,每天都會有四撥固定的觀眾前來參觀。同時,我們組織了專門的講解“志愿者”隊伍。第一個報名的就是山東省美協主席張志民,他特別要求,到青少年觀看專場的時候,給小朋友一張一張地講解。山東藝術學院的很多退休教師、我們館的很多退休畫家也都參加了此次義工活動。知名藝術家來給大家講解畫,這在全世界的美術館中也沒有幾家能做到。
記:怎樣實現“最好地展示”這一目標?
徐:就是把工作想細、做細。政府建起這樣一座全國一流的場館,提供這么多的經費,我們就要考慮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愿意來。一般群眾可能會覺得藝術殿堂過于高雅,看不懂的地方沒有專業人員講解,來了之后累了也沒有地方休息,沒有養成到美術館、博物館參觀的習慣。現在,我們在功能設計方面提高了這方面的服務,在新館內有三處咖啡廳,累了隨時可以坐下來休息。展覽期間,我們還將安排有關繪畫作品欣賞、收藏、中西方美術史、美術大家個案分析等系列講座。將來,我們要保證一個人在館里待一天,不累、不渴、不餓、不煩。只有做到了這樣的服務,老百姓才愿意來。
當天在評審現場,這次來的很多評委都提出了預約展廳的要求,有的甚至說“我的個展就要在你這兒搞”。此前,我跟全國雕塑藝委會主任曾成鋼先生交流,他就說:“我見過的所有的美術館,沒有一個為我們雕塑的布展、撤展想得這么周到。每三年一屆的中國雕塑展可不可以在這兒做?”我說不但可以在這兒做,以后每一屆都可以在這兒做。以前,我們沒有這樣一個平臺,很多展覽都要到北京、上海去看。現在,山東有了這樣一個平臺,會有很多好的展覽過來,我們的服務做到了一流的水平,再加上一流的策展水平,我們這個館肯定會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全國著名的美術館。
記:這樣看來,山東省美術館新館將會對山東的公益文化事業起到強勁的推動作用。
徐:把一個館建到幾萬平方米,就肯定不是為少數藝術家和收藏家服務的,要是那樣的話建一萬平方米就夠了,建到幾萬平方米就一定是為大眾服務的。我們的展廳,一個觀眾的休息座椅,我們都要深入研究。這是美術館,一把座椅應該有藝術的含量在里面。我們要求進到美術館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件藝術品。所以說,山東省美術館將來會是一個非常有審美情趣的地方。
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我們不但在美術方面著力,在文化藝術的其他各個方面,也都考慮得很周全。將來,藝術家、學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都可能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在美術館的咖啡廳聊天、談藝術。我還建議一些學會的年會在這兒開,這樣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的中心。要是只有美術,還是太單一。
記:在我省的“三館”建設中,山東省美術館應起到什么的作用?
徐:博物館是指向歷史,美術館是面向當代并指向未來,所以有很多新的思想會在這里產生、碰撞,對年輕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記:美術館今后會舉辦一些什么樣的活動?
徐:我們會邀請一些藝術大家來主持一些公共教育活動,讓他們和群眾零距離接觸。比如說,山東的某些收藏家喜歡某位畫家的作品,我們可能會邀請這位藝術家現場做一些演示,或者舉辦一些座談、交流、學術報告會之類的活動。山東有這方面需求的人群是非常多的,因為山東喜歡藝術的人很多,他們非常渴望和藝術家有零距離、直接的交流。在十藝節美展期間,我們也將組織一系列藝術家跟觀眾直接對接的活動。很多美展的開幕式就是閉幕式,開幕式一完,就沒有觀眾了。在我們這里你將會看到,在兩個半月內,每天的觀眾都是很多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