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存新論 畫無俗痕
——汪為勝藝術館開館作品選輯
汪為勝藝術館于6月28日開館,這是地方政府一項文化舉措。該館坐落于浙江海鹽,位于杭州灣北側。海鹽始于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它歷史悠久,是崧澤文化、馬家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里人杰地靈,古代有小說鼻祖干寶、詩人顧況、戲曲家楊梓,近代有出版家張元濟、作家余華等。在繪畫史上,唐代有顧野王,宋代趙孟堅,清代李修易和近現代張樂平、朱乃正等。該館位于海鹽文化中心廣場,是一座有著14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占地多畝,館內陳列汪為勝先生搜集的名家書畫,數十年編著的20幾本專著和近年來創作的數十幅寫生山水。
汪為勝先生祖籍系安徽皖南,汪家是那里的大家族并經營著茶葉生意,稱之為徽商。而徽商奉行的是唯有讀書品自高。故而,在中國近代史上徽商竭盡培育著自己的后代,也相繼涌現出戴震、陶行知、胡適、汪靜之等文化大家。繪畫史上,那里也誕生以漸江、程邃、梅清、査士標、蕭云從、汪之瑞為代表的“新安畫派”。汪先生秉承著徽商的睿智,發揚“新安畫派”精神,把美術事業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先后策劃并主持了60多個學術性展覽,為推動當代中國畫的發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近些年專注于中國畫領域的理論研究,編著理論叢書,主編刊物,并撰寫了多篇論文。為使自己的理論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又嘗試著繪畫實踐。
應當說,汪為勝先生的山水作品是源于黃山派畫家的現實主義美學傳統,將個體審美情趣與現實自然相融合,其基本特征概括有三點:一是以儒立身之本,兼學道悟通,確立繪畫精神為主導的藝術品格。二是“磨硯成窟、池水盡黑”這種堅韌不拔地學習和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三是“師法自然,搜妙創真”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故而,他的作品既崇現實,也崇情感;既傳情,又傳神。筆墨秀逸,情韻連綿。一方面抒發對自然的熱戀,另一方面代表著具有近代性質的現實主義美學傾向。
作品欣賞:

唐詩意圖-47x69cm

溪岸圖-47x69cm

皖南古居-47x69cm

古詩意圖二-47x69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